English

《中国青年》尝试全市场运作赢利新模式

2002-11-27 来源:中华读书报 记者 陈香 我有话说
本报讯 发起覆盖内地、香港、台湾、澳门等地中国地区各行业、各领域的中国青年榜样年度人物评选,参与以高校报刊亭网络为核心、专为品牌企业提供市场整合和行销方案的“高校TOP”计划,作为惟一面对全球华人在校大学生的“广告金犊奖”和全国大学生健身健美操明星大赛的媒体支持之一,《中国青年》杂志社成为中国第一家将媒体整合、市场行销、勤工助学合并一体的文化公司背后的合资“黑手”,在众多机关刊物仍在“如何变”的市场的风口浪尖犹疑不决时,先行“下海”,将市场化的羊肠小道走成了康庄大道。

日前,在“中国青年精英论坛暨中国青年校园先锋文化有限公司成立大会”上,记者采访了被业内人士誉为“激情的理想主义者”的《中国青年》杂志社社长彭波。他告诉记者,这实际还是上述系列活动的广告招商会。中国1000多万在校大学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庞大消费群体,尤为重要的是,他们是未来中国消费者的主流和最有价值的群体。先锋文化由每日传播事业集团和中国青年杂志社合资组建,致力于打造直接面对这些18~24岁的高校群体的一体化市场传播系统。先锋文化已开始了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建立连锁经营的“勤工助学报刊亭”的努力,将通过覆盖1600所高校近2000个勤工助学报刊亭的建设运营,打造完整的高校发行网络和市场行销体系。在满足高校师生对报刊的阅读需求时,也为高校提供了上万个勤工助学岗位,同时,为想进入高校市场的品牌企业提供了一条完整快捷的通道。

提到杂志的“变”,彭波不免感慨万千。“作为创刊于1923年的共青团机关刊物,《中国青年》也有过发行量迅速滑坡、市场低迷的时期。”尽管有多方面的压力和制肘,却动摇不了杂志人走市场路的决心。通过改版、资本运营、策划系列大型营销活动,杂志成为“浴火的凤凰”,其自办发行的比例超过1/4,且大举进攻零售市场。

而长期以来中国大众期刊以发行利润为主的赢利模式受到业内先行者的厌弃。传统观念认为,大众期刊走大众路线,就只能无限压低成本,才能扩大发行量。这样的观念和赢利模式使大众期刊的形象总是停留在上世纪的“老”和“土”之上,读者不能享受到更多的阅读快乐,广告特别是品牌广告少之又少。而国外的期刊界早已形成了成熟的以广告利润为主、发行利润为辅,甚至无发行利润的赢利模式,国内目前只有一些时尚杂志能做到。《中国青年》的编辑告诉记者,作为大众期刊的《中国青年》将于明年改为全彩印刷,定价不变,发行将只作为吸引广告客户的手段。他们认为,中国的大众期刊也应大力打造和培育自己的广告市场。无疑,《中国青年》率先在大众期刊界打造的赢利新模式将成为大众期刊进入“全彩时代”的一个“事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