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访谈“焦点”

2002-11-2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祝晓风 我有话说
“要本着一个建设性的思维来开展舆论监督”

水均益披露梁建增的五个绰号梁建增管水均益叫“水煮(主)”

1997年6月30日清晨,梁建增在香港为水均益掏出租车费

“焦点访谈”最早“占领”英军司令部

水均益明年将出版他的第二本书《我与一百个外国元首》

今年,《焦点访谈》里一个河南的节目也没有,但翟树杰透露,河南的“线索”还是比较多的

网络版“焦点访谈在一九一八”是“焦点访谈”的人自己搞的   

11月23日是星期六。上午9点多,《焦点访谈》的总制片人梁建增,还有著名主持人水均益、翟树杰等同时坐到了北京惠新北里甲1号、文化艺术出版社的会议室里,和来自北京几家主要报纸及北京电视台的记者们座谈,气氛轻松、热烈。这些每天晚上都要“访谈”别人的“焦点”们,现在就要接受别人的访谈了。这是因为,《焦点访谈》、《东方时空》、《实话实说》和《新闻调查》的总制片人梁建增新近撰写的《〈焦点访谈〉红皮书》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后,反响热烈,“红皮书”又成为图书市场的一个焦点。

这次电视人和报人的见面会,被主办方文化艺术出版社称为“记者恳谈会”,用梁建增的话说,叫做“用事实说话,用心灵交流”,气氛宽松、融洽,几位大牌“焦点”面对新闻同行也无话不谈,不时有惊人“爆料”披露,让这些平日专跑出版、很少跑娱乐圈的记者们喜出望外,不但大饱了眼福,还大饱耳福,听到了不少“红皮书”背后的故事。

“反对名人出书?”——水均益不以为然 梁建增透露,水均益明年还要出第二本书

因为《〈焦点访谈〉红皮书》又涉及到名人出书和电视人出书的话题,所以是“书记”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对此,梁建增说出这本“红皮书”的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真实、客观地反映《焦点访谈》人思考的轨迹和实践的脚印”,提供给同行;二是告诉读者“焦点”背后的故事;三是,“搞舆论监督很难,对大家的付出我也很感动。他们把人生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焦点”。作为总制片人,管理者,有责任把这种大家的付出写出来”。“红皮书”的这几点,被水均益概括为“既有理性的分析,也有情感的倾注”。

梁建增还认为这本“红皮书”具有“系统性”和“权威性”,体现了一种“权威发布”。他说,这种权威性首先来自作者的权威,“我在“焦点”八年,既从事过微观的节目制作,也经历了中观的节目管理,更参与了宏观的栏目发展规划,八年来我保存了大量资料,所以这本书应该还是有权威的”。

与会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刘茜则肯定出版社抓了一个好选题,“红皮书”有深度、有品位,又有史料价值,不仅普通读者爱看,各级领导也爱读。

至今,央视新闻评论部已先后出版了包括以主持人为作者的十来种书,其中大多都成为畅销书。与此同时,对名人出书的批评也一直不断,对此,水均益不以为然。

水均益说,自1998年他出了《前沿报告》之后,一直面对这种问题。他认为,应该宽容、正面地看这个问题。我们这个社会应该是个宽容的、多元的。出书的标准,如果都“不朽”,那我们的文化产品就会很单调。至于具体一本书好不好看,读者是最重要的评判者。他还说,电视新闻方面的书,对总结、积累个人的新闻经验和栏目的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更何况还有读者的需求。国外有的名记者,一年出好几本书也不稀罕。

梁建增则认为,《焦点访谈》的编辑记者,许多是文字记者出身,有文字情结。比如水均益原来是新华社记者,而且是驻外记者,本身就有很好的文字表达能力。鼓励记者出书,对记者有好处,对栏目有好处,对读者也有好处。他接着透露,水均益因为已经采访过八十来位外国首脑,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在明年适当的时候,将出版他的第二本书《我与一百个外国元首》。

水均益至今没还梁建增代付的出租车费

随梁建增来的除了水均益、翟树杰,还有《焦点访谈》的记者孙金岭、曲长缨,还有采访山西263国道乱收费的白河山。因为大家关系融洽,所以在一起就“互揭老底”。据梁建增介绍,原来在《焦点访谈》节目组里,主持人水均益经常被同事们亲切地简称为“水主”。而水均益也马上向这些专跑出版的“书记”们公布了梁建增的几个别号、昵称。在《焦点访谈》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里,梁建增的名字最多,有叫“梁总”、“主任”的,也有叫“梁导”的,随便点儿的还有叫“小梁”的,因为梁建增当了多年的制片人,所以他还有一个更亮的名字:“梁片儿”。

水均益说,“梁片儿”和大家既是同事,又是朋友,平日在工作中团结一致,结下了很深的友谊。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1997年6月30日,他开始72小时直播的那个清晨。当时“焦点访谈”的人马为直播香港回归,已经进驻香港几天,每天都忙得昏天黑地。水均益头天太累,所以睡得太香,30日一早醒来,距离6点钟他上镜直播只有半个小时了。水均益至今还记得,在赶往“直播”的路上,是梁建增在不停地给他打电话,安慰他。等到了目的地,香港会展中心,水均益才发现自己身上一分钱没带,无法付出租车费,如果再为此纠缠,直播可真要耽误了。这时,他望见有一个人站在路边的晨雾中,在等他,正是梁建增。梁建增赶过来说,你赶快进去,这儿你不用管了。水均益说,梁建增五年多前替他付的这笔出租车费,他到今天也没还。

说到直播香港回归,翟树杰说,都说是解放军最早占领英军司令部,其实是“焦点访谈”最早占领,因为他们为了直播,好几天前就已进驻香港,而工作地点就在英军司令部。

“要本着一个建设性的思维来开展舆论监督”

《焦点访谈》这些年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一是舆论监督,二是国际报道。梁建增特别谈到,“要本着一个建设性的思维来开展舆论监督”。比如《焦点访谈》对山西263国道乱收费的报道,就引发朱总理的改革思路,对政法干部吃皇粮和部分费改税问题有很大促进。另外,梁建增还提到,舆论监督也有一个

适度的问题,对某一个地区的批评报道,会注意不要在一段时间内过于集中。有记者注意到,这本“红皮书”中批评河南并不多,梁建增说,不仅书中不多,而且因为前几年(对河南的批评)比较多了,今年《焦点访谈》一个河南的(批评报道)也没有。但翟树杰接着透露,河南的“线索”还是比较多的。

据翟树杰介绍,现在新进入“焦点访谈”的人,首先要拿一本ISO90002001认证手册学习,这是为了提高编辑、记者和员工的素质,使《焦点访谈》的运作具有国际品质,保证内部有一个好的机制。而此事也要归功于梁建增。至于今后《焦点访谈》招聘人员,是不是以ISO90002001认证手册为标准,翟树杰没有说明。

记者们还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就一些读者关心的问题向几位“焦点”求证。最近一两个月,网上流传一个短片,是将电影《列宁在一九一八》的人物以“焦点”人重新命名,并重新编织情节、配以对白,比较诙谐调侃。许多人猜测此片的来路,但都无权威人士证实。在23日的这次恳谈会上,几位“焦点”坦白,此充满想像力的短片,正是“焦点”人自己的作品,是为了年终单位联欢搞的小幽默,正说明了“焦点”人的团结、乐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