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传媒的使命

2002-12-0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李跃 我有话说
一天晚上,我租一辆三轮车去单位取一份报纸。我供职于一家报业集团。车夫40来岁的样子,脸上不掩沧桑之色。他听我报出地名,问:你是记者吗?我答:是。我经常要回答类似的问题。没想到他紧接着补充了一句:现在有些记者真缺德!我吃惊不小:此言何来?在我良好的自我感觉里,老百姓心目中的记者当是正义之化身,公理之依托,揭露阴暗,鞭挞丑恶,所以才屡为强势者所不容,记者采访挨打事件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本报业集团前不久就发生过一起。也正因为如此,记者才往往赢得了社会草根阶层的普遍敬重。但此番“缺德”之评判竟出自一位车夫之口,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车夫愤愤地说,某报“街头即景”栏目刊登了一幅新闻图片,拍下的是一位残疾人坐在轮椅上过马路的情景。报纸发表这样的图片是出于什么心理?有什么意思?这样的图片又有什么新闻价值?不经人家同意就发表,是不是侵犯了肖像权?末了他又补充说,你不是残疾人,你的家人朋友中如果也没有残疾人,永远体会不到那种尊严受损的心情。

我一时黯然无语。这位车夫显然是个受过较好文化教育的人,能够说出一大番道理,而那位不巧上了报纸的残疾人,也许正是他的家人。车夫的话虽然不无偏激,但也不由得引起了我这样一番思考:在某些问题比如关于诸人平等,关于相互尊重等等的认识上,我们的部分传媒人确实还不如这位车夫。传媒已日益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领域,那么传媒人的素质是否也应相应提升呢?

传媒人是知识分子群体中最活跃的一部分人,也是介入民众生活最深最广的一部分人。然而很遗憾,传媒人的整体素质却不那么令人乐观。我们的一些电视娱乐节目往往是千篇一律,不是歌舞晚会就是游戏竞猜等等,严重缺乏原创性与想像力。湖南电视台快人一步从港台电视里模仿来了几个节目,红火了一阵,结果引来各地纷纷仿效,直到败了观众胃口才肯作罢。我们的一些电视剧总是为了迎合某种标准与高度而将人物形象夸张化,使之不同程度地失真。往往是,一部电视剧在播出前,传媒上是好评如潮,播出后,招致骂声一片。

说到报纸,在传播理念方面它应比电视负有更多的责任,然而作为平面媒体的它确实也往往将生活平面化了,缺少厚度与深度是许多报纸的通病。我最烦报纸上这样的标题:“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掀起你的盖头来”……诸如此类,司空见惯,了无新意;还有这样的句子:“会场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激动地说”等等,也是“曝光率”极高的。我常常困惑:新闻非得这样写吗?非得重复那些人云亦云的套话吗?

还有,我们在报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报道:城管大队突击没收了某某街的非法摆卖摊点,对那些影响市容的流动摊贩们进行了狠狠打击,取得了丰硕成果;或者,在某某节日前夕,某市共清理“三无人员”若干名,保证了市民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我总习惯于不由自主地从另一面来看这些报道。在记者的笔下,那些脏兮兮的小摊贩以及在城市的缝隙处寻找立足点的“三无”人员,是现代都市的伤疤,有碍观瞻,必欲驱之而后快。记者们也许忘记了,他们也是中国的合法公民,他们的尊严并不低于任何人,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传媒不应采取居高临下的姿态。城市有关执法者的做法当然无可厚非,社会需要秩序,但我们的传媒,是否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呢?是否应以更大的真诚去接近他们、倾听他们、触摸他们呢?而不是冷漠或者猎奇,就像前文所提及的在报上发一幅不知所云的残疾人过马路的照片。

关注基层民众的命运,在中国当前的国情下,应是传媒的重要功课之一。去采访他们当然不如跑跑会议新闻领领红包那么惬意,但进入到他们中间你也会收获别样的生命体验,别样的感动和感触。

很欣赏《南方周末》上的一句话:深入成就深度。《南方周末》还有一句话:你看见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闻在报纸上;你看不见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闻在路上。是的,只有永远在路上,我们才有可能深入这个世界,深入别人和自己的内心,记录那些来自生命深处的声音,以及呼吸。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