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暗示》究竟“暗示”了什么?

2002-12-0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河北省邢台市中兴西大街 王永改 我有话说
就像上次读《马桥词典》一样,捧读韩少功新作《暗示》,同样让我迷惑不解:纷杂的人物叙事,心灵独白般的喃语,夹叙夹议的片断体,令读者一头雾水。不禁想问一句:《暗示》究竟“暗示”了什么?

不可否认,韩少功是当代文坛一位不容忽视的实力派作家。他于1985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爸爸爸》,已成为“寻根文学”的扛鼎之作。但奇怪的是,自从1993年以后,韩少功创作风格陡然大变,由写实主义转向写生主义(即他称的“使文学回归本真文学状态”),他本人似乎更热衷于探究新文体、新模本。那本备受争议的《马桥词典》无疑就是最好的例证。有人称《马桥词典》是一本集哲学、文化、文学的思考与追求于一体的好书,也有人称《马桥词典》是一本大杂烩,不值一读。尽管这部小说获得了第四届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唯一的一等奖,但至今非议不断。应该承认,韩少功的这种探索是有益的,对于重新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惜的是,这种探究仅停留在文本和体裁方面,流于表面尝试,疏于深层挖掘,易言之,他的这种沟通是单向的,一厢情愿式的,而非双向的,互为联动的。正因如此,他的“跨体裁作品”才备受文坛争论和质疑。《暗示》一书再次延续了《马桥词典》中那种“小说读物”的风格,遭受非议自然在所难免。

坦白地说,《暗示》还是颇有一些“看点”的。大头、老木、小雁、鲁少爷、加加、多多……他们的故事多少诱发了我阅读的欲望。他对知识分子的势利和无知,跟风和虚伪,同样做了精彩的描写。但他在书中时时流露出的那种“理论腔”、“小说腔”总让人隐隐感到不快:小说作者应该是一个高明的旁观者,冷静的思索者,在书中指手划脚、肆意评论,终归有些“书生指点”的意味。在《暗示》中,处处可见作者对某人、某事的个人看法。有些是我双手赞成的,有些是我反对甚至反感的。看法不同的地方越多,不愿阅读下去的念头越强烈。最终在读到100多页时,我放弃了对《暗示》下面故事的猜测。

从严格意义上讲,《暗示》不像是一部小说,更像一部杂文或随笔,抑或说是叙事性的理论作品。作者对人物心理、事件演绎把握得十分准确、到位,但在更深层次的理论探究上,则显得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多少消解了试验文本的意义。

韩少功在书中曾称:“希望知识分子更优秀一些”,我也想套用一下:希望《暗示》再明了一些。毕竟,《暗示》不仅仅是写给知识分子、社会精英阅读的,还有更多普普通通的读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