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书界再现生命话题《死亡日记》推出姊妹篇

2002-12-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记者 舒晋瑜 任羽中 我有话说
本报讯 今年12月11日是《死亡日记》作者陆幼青去世两周年的祭日,华艺出版社将推出其姊妹篇《父亲:对生命的最后倾诉》,并组织了一场关于“关爱亲人,珍爱生命”的别开生面的对话。

《死亡日记》曾经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震撼,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所涉及的生命话题的意义日益为国人所认同。《父亲:对生命的最后倾诉》的作者张小木是一位普通的报纸编辑,她的父亲则是一个把一辈子都交给了部队的老军人。当父亲得知自己癌症扩散后,曾一度陷入绝望,但女儿无微不至的关爱使他终于在死神面前坦然起来、坚强起来。两代人在同死神搏斗的过程中,敞开了自己最隐秘的内心世界,进行了一场关于生命的对话。老军人最后向女儿倾吐了内心中的秘密,并用临终日记反思自己的一生,写下了对生命的思考和遗憾。据作者的介绍,在失去“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也是我最爱的人”之后,她几个月中都以泪洗面,最终决定把那些震撼人心的对话和经历记录下来,此后就“把全部痛苦的回忆封存起来”,而这本书的手稿曾经请一些朋友读过,“所有人都觉得特别沉重,很多人甚至感动得痛哭失声。”最终,书稿也打动了华艺出版社的编辑。

更值得一提的是,张小木的父亲在临终前曾经特别关注《死亡日记》,他让女儿把报纸上关于陆幼青的报道全部搜集起来,“要看看这个年轻人是怎样面对死亡的”,《死亡日记》也成为这场生命对话中的重要话题。而陆幼青遗孀时牧言女士也表示,《死亡日记》已经成为了许多有着类似经历的人们心目中的经典,在台湾地区出版后,也同样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她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更多人勇气与启迪,告诉“我们每一个生者,都应该加倍珍惜生命,珍惜生活!“

华艺出版社副社长金丽红介绍说,《死亡日记》出版之后,很多癌症病人和他们的亲人都寄来了自己写作的书稿,他们愿意继续关注这个话题。而有关专家更指出,关于死亡的话题是沉重的、痛苦的,但是坦然面对死亡,正能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体现了崇高的人文关怀,这些用生命写成的“日记”和“倾诉”,对于我们这个正在日益老龄化的社会而言,意义是相当重大的,读者将从中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学会怎样善待生命,学会怎样关怀自己的亲人,学会怎样走出失去亲人的阴影。出版界对生命话题的关注,因此也就具有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方面的价值。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