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教育理论自我意识的彰显

2002-12-1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李召存 我有话说
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主导价值取向,并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潜藏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提升教育理论自身的主体性?如果教育理论自身没有主体意识、自我意识,那么很难说它在教育实践中能产生多大的张力。其自身的发展也只能是自在的,而不是自为的。虽然早在200多年前的赫尔巴特,就在其名著《普通教育学》中提出了教育学科的独立化思想,但在其后的发展中,教育学科的自我主体意识的发展十分缓慢。因此,在当前,如何根据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根据哲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来反思现行的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进而为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生长点和发展动力,提升教育学科自身的成熟度,将是教育理论自我意识彰显的重要体现。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夏正江博士的力著《教育理论哲学基础的反思:关于人的问题》正是在这一方面的一个有益探索和尝试。

这本25万字的著作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重点课题“教育学科元研究”丛书中的重要一本。在分析框架上,作者借鉴了西方教育哲学的观点,将教育理论分为“人性论与教育”、“价值论与教育”、“知识论与教育”三个逻辑构成要素。并重点从“人性论与教育”“价值论与教育”两个角度来反思现行的教育理论。在第一章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哲学人类学与心理学自我理论的研究成果,着力探讨了人的概念与教育的关系。具体内容涉及人的善性与恶性、自然人与文化人、自主人与受动人、理性人与非理性人、人的世俗性与宗教性、人的恒常性与可变性等问题。其中有诸多新颖独到之处,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如在人性善恶这一问题上,作者提出要转换分析问题的视角,把人性善恶这一事实判断转换为一个价值判断,从而在教育上确立了积极的人性定向。再如,针对传统的影响人发展的三因素理论,作者提出了人的“文化进化”这一观点,认为人是生活在现实物理的世界和可能的文化世界之中的,教育是人超越现实存在向可能的理想世界前进的重要方式。又如,在人性的可变性与恒常性这一问题上,作者指出人是一种可能的存在,是生成的而非预成的,人的自我是多重的,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创造属于自己的可能生活。

在第二到六章,作者主要以教育目的为切入点,探讨了价值论与教育的关系。在这一部分中作者首先从方法论的层面,分析了教育目的的确定方式,包括规范哲学的方式、分析哲学的方式,以及科学实证的方式,这种上位的归纳概括方式,在国内教育理论界尚属首次尝试。然后作者深入到具体的教育目的价值领域。教育价值取向中的四种不同的价值关系范畴: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精英主义与平等主义、现时主义与未来主义逐一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在分析过程中,作者并不是对每一对范畴作简单的否定或肯定,而是力图深入到哲学层面,进行纵深性的批判研究,辩证地对每一价值取向进行了合理性的辩护与批判,以图寻找协调不同取向的可能性。比如在对“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关系的研究中,作者深入到其哲学基础,即“个人哲学”与“社会哲学”基本假设、基本价值准则的对立、冲突当中,对教育中个体的尊严与社会尊严、个人自由与社会控制、个性与社会性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特别是对个体自由的价值、范围、程度的讨论,在同类研究中亦属少见。更为可贵的是作者的笔触并没有停留于此,而是在此基础上反思观照当前教育实践的利弊得失,得出了诸多有意义的见解。比如,在对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分析中,作者认为当前的教育实践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两者之间的合理张力,既要彰显教育对增进个人尊严与价值,提升个人生活质量的共性,又要突出教育在增进社会团结,培植社会公共精神方面的作用。

最后一部分“对话人生与教育”是作者对全书的一个间接总结与提升。在这一部分作者立足于现代交往理论,从存在论、认识论、社会哲学三个不同的维度,分别阐述了对话的价值与必要性,指出教育应当使学生学会在一种“我——你”的存在论关系来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以一种开放、自由探究的对话精神参与到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中去。

本书的突出特色除了上述内容框架的独特视角外,在研究方法与写作目的取向上也有独创之处。在研究方法上,作者把“历史”、“现实”、“理论”三个维度有机巧妙地结合。在对每一问题进行理论逻辑分析时,作者都以有关的历史事实再现为基础,以现实的教育实践为归宿,这就给人以一种厚实的历史感,也给现实的教育发展提供了诸多启示。作者在批判反思与吸收建构中,实现了“破”与“立”的统一。同时,在理论阐述中,作者还把逻辑分析与整体辩证思维有机统一起来,既凸显了不同价值取向间的对立与冲突,又辩证地看到了每一价值取向的合理性,以及不同价值取向之间的关联性与互补性。在写作目的的取向上,正如作者自己所言:“这种努力的目的不在于构建一套全新的、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而是试图解构传统教育理论中某些不合理之处,从而为新世纪教育理论的诞生开辟道路或提供有益的启示。”也正是如此,本书呈现出一种开放性态势,批判性和创新性色彩比较浓厚。在本书的许多地方,作者往往在解答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从前并未被意识到的问题,科学的发展起于问题,对于教育学科的发展来说,这些问题的提出也许比解答问题更有价值。

综观全书,从性质上看,本书属于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范畴,也是属于教育哲学的研究范畴。作为一种教育学科的元研究,本书惟一美中不足的是,作者没有就知识论与教育的关系进行深入剖析,否则本书将会更有分量。这一点作者自己也感到很遗憾。但是瑕不掩玉,本书作为教育理论自我主体意识的一次彰显,必将对教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提供诸多有价值的启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