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武侠《英雄》走上首都话剧舞台

2002-12-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记者 陈香 我有话说
本报讯 侠客对武功之颠境的追求和对侠之精神的终极逼问,君王为国之大义而辗转疆场从容赴死,柔美女子甘愿为情殉葬而不能舍夫独活,我国第一部集中了大众审美趣味、以民间“国粹”侠文化贯串始终并以激烈武打为肢体表现语言的武侠话剧横空出世,将于12月27日在首都舞台上演。这给一向被视为阳春白雪的话剧艺术舞台带来了强大的冲击波。

导演王剑春一直怀抱着“武侠话剧”的梦想,是他准备了五六年却一直不敢付诸实施的心愿。话剧从在中国诞生开始就被赋予了太多的战斗功能和教化传统,而忽略了它的另一个与大众血肉相联的本质特征。作为导演,他期待着一场话剧的复归。他选择了武术:“这种结合是武术为话剧舞台注入一丝新鲜的血液,而话剧又为武术增添了一种表现形式。”然而他也有着自己的担心。在中国,无论是电影、电视剧,其爱好者都不如武侠爱好者之众。武侠可以称之为民间的“国粹”。但是,批评的声音总是不断响起。以武侠为题材的图书、影视作品总是难逃“俗气”的厄运。话剧《英雄》一下就把中国武侠带入了最高雅的艺术殿堂,对于广大武侠迷来说,这是一个“胜利”的节日,而对于不久前还在激烈争论面向“大众还是小众”的话剧而言,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王剑春表示,自己是希望中国博大精深的武术与话剧结合后也能走出国门,为中国话剧做一块奠基石。《英雄》的执行制作人吴仪对这部武侠话剧抱着极高的期待。她提到,形体和语言在该戏中是平衡的,作为该戏的两大翅膀,会把这部武侠话剧架得很高,而这部强调中国本位,宏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武侠话剧作为国际上的首部武侠话剧,必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侠驰骋话剧舞台,专家意见如何呢?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所所长刘严君认为,作为一个对话剧艺术形式的新尝试和新探索,武侠话剧还是值得肯定的。

话剧研究人员王卫国更是快人快语:“只要观众存在需求,内容健康,有什么不可以?”他认为,社会走向多元,文化呈现多元化状态,艺术形式都处在再定位的阶段。多种形式的话剧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话剧的娱乐功能也应该得到充分发挥,何况,武侠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戏剧性。

然而专家还是不无疑虑。话剧是以对话为主,以情境设置为主,而武侠还是以功夫为立身之本,以激烈肢体动作为号召,两者的舞台呈现、表演侧重不一样,如何能进行更好的统一?上海曾出现过的贴近民众趣味的滑稽戏,从文化意义上说作用不大,因而只是昙花一现。虽然此者不是彼者,但武侠话剧能否引领一个新的风潮,还有待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