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文

2003-02-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丁少伦 我有话说
  假如由我来创办一份以“人文”冠之的杂志性丛刊,它可能是什么?

为什么要创办这样一份丛刊呢?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我想,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只要你在一种单维的或平面化的境况里感到不适,抑或有一种外出漂泊的漠生感或疏离感——甚至有一天,你突然追问自己孜孜以求的东西,与生命的价值取向有何关联;思想、学术、文化,与我们活生生的具体存在有何关联;人文科学——这些不及物的悬浮得很高的东西,与当代社会、当下生存,抑或与我们生存的意义和幸福有何关联,那么,《人文》会为你带来一份温馨和安宁,并伴之以解释学所说的“教化”的愉悦——重要的是,它或许能成为你“精神的家园”。

首先,我们应当知道自己站在哪里?面临着怎样的“语境”和困境?正所谓学术文化的前沿性和当代性。说起前沿性,人们难免联想到先锋、新锐的西方话语,这样一种姿态,如果不提醒其站在何处,确有成为“精神新贵”并脱离中国本土的可能。这也是在【前沿话语〗后设置〖中国话语〗的潜在理由。然而,中国话语并非凝定的封闭形态,而是在与西方话语的相互激荡中不断生成的东西。在这样一种精神张力下,我们会发现,所谓前沿性,其实就是现在进行时的当代中国——这样一种现实指向,当然是一种精神的指向、思想文化的指向。尽管如此,这种指向仍然在现象学的意义上保留了对象的鲜活性、复杂性和多元形态,亦显示出人文科学区别于社会科学的本质特征。

其次,我们应当知道,什么是话语里最重要的东西,或即将成为最重要的东西?它们何以成为人文视界人们普遍感兴趣的话题?【当代学术关键词〗强调本源性和贯通性,前者开启了源头活水,从而使其向各学科渗透成为可能;后者打通了学科边界,从而使学理根脉呈现一派通学气象。我们知道,各个学科都有与其他学科不可通约的特定术语和符号,只要我们不囿于此并能以思想文化的眼光重新解读对象,并辅以或娓娓道来或洋洋洒洒或汪洋恣肆的文体风格,是打破学科壁垒、通向人文视野乃至波及知识大众的正确选择。【边缘〗强调潜在的可能性。其相当活跃的品格能激活我们的思想、思维乃至文化的想象力。正如某些已定型的话语开始在历史舞台上退隐,而正在生长着的充满着原创力和生命精神的边缘话语,却极有可能走向前沿。〖维度〗是一个富有弹性并相当立体或有空间感的词语,它涉及思维、方法、知识或学术背景、思想或文化人格的魅力、学术规范与规则等等。它所要回答的是,所有那些重要的或即将成为重要的人文话语,何以以某种方式而不是以其他方式被说出?而且,如此说出时,其精神向度或文化追求何以弥散着一种力量,一种甚至可以向整个时代或社会风尚播撒的力量?!

第三,我们应当知道,什么是最值得关切、珍视、捍卫——即与所谓人性及其精神品格息息相关的东西,它们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果说,前面更多地是从学术和思想文化的角度去谈论问题,那么,这里我们则要更多地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谈论问题。诚然,思想对话中的优雅姿态、文本解读中的高雅趣味,都是人文精神所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缺少一种率真犀利的〖思想锋芒〗、坚守精神家园的〖文化批评〗,其能否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兼容”或“人文关怀”,则是相当可疑的。包容而不失锋芒,使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知道如何在丰厚的思想文化资源里“剥离”出最有价值的东西;批评而不失“兼容”,使我们明智地知晓别人到底需要什么,知晓如何在相异的话语背景下“碰撞”出能够共享的思想之光。〖新感性〗主要谈艺术和审美——诸如诗歌、音乐、美术之类,其具体选择,无疑是那些在历史文化长河中通体散发着精神光芒的文本。“惟有审美才能让世界幸福”——这一略带乌托邦文化色彩的梦想,将激励我们自觉建立新的审美感性/情感形式,并相应地探索审美化生存的可能性。最后是〖终极关怀〗。这一非宗教非信仰的实践理性的领域,涉及生命、意志、自由与责任以及当代人的现实存在境遇等诸多伦理问题。其中,最具震撼力的,无疑是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仰望的道德的星空!

或许,那些表面看起来最无实际用途的东西,恰恰是最为根本的东西。当它们被遮蔽的时候,我们就可能迷失,以至于“无家可归”。沿着上面所指出的“路标”,我们能进入精神的“澄明之境”或“家园”吗?

我们期待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