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外版计算机图书引进十年回顾

2003-03-05 来源:中华读书报 郝黎明 我有话说
我国的外版计算机图书引进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批量引进始于1993年。本文简要回顾了近十年来我国外版计算机图书引进、发展的历程,对目前外版计算机图书引进、出版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抛砖之作,意在引玉。

历史:与时俱进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PC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微软MS DOS 3.3版本的巨大成功,基于Intel 80x86/Microsoft DOS的计算机平台开始大量进入大学校园,计算机技术图书的需求量随之骤然上升。由于当时国内作者群体力量薄弱,无法满足广大读者对优秀计算机图书的需求,外版计算机图书开始悄然现身。北京希望电子、科海等公司率先开始翻译、组织策划国外计算机资料和图书,拉开了外版计算机图书进入我国的序幕。

大规模的外版计算机图书引进始于1993年。当时,PC操作系统平台开始从DOS向Windows过渡(尽管此时的Windows 3.x仍然是基于DOS的,但图形化操作界面已经势不可挡),新一轮的技术升级迫在眉睫。同年10月,电子工业出版社与美国万国图文公司共同出资,在国内率先成立专门从事国外优秀计算机图书引进工作的合资公司——北京美迪亚电子信息有限公司。至此,外版计算机图书开始以版权贸易的模式批量进入国内市场。此后,多家从事外版计算机图书引进、翻译和出版的合资公司相继依托出版社成立,国内外版计算机图书的引进步伐大大加快。

外版图书进入国内后,以其精美的装帧、先进的技术内容、令人耳目一新的写作风格,迅速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尽管由于版税预付金、翻译成本等问题导致价格普遍较高,但由于技术含量高、出版周期相对较短以及实用性强等优势,外版图书深受读者欢迎,成为计算机图书市场的亮点之一。

每一次的技术革新都会带来计算机图书市场的繁荣。1995年底,Windows 95正式发布,给桌面计算机操作系统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从此,32位的图形操作系统取代了基于DOS的16位操作系统。与此同时,在“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提出后,Internet在全球范围高速发展,网络技术日新月异。Windows 95及其后续版本Windows 95修正版(俗称Windows 97)、Windows 98(第一版,1998;第二版,1999)以其优异的网络性能与高速发展的网络技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此后的几年,以网络技术为龙头,以互联网络技术基础、网络管理、网络开发、网络安全等方向为重点,外版计算机图书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10余年来,外版计算机图书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无论是从技术发展角度还是市场表现来看,用“与时俱进”这个词来表述外版计算机图书十分恰当。

现状:挑战

2001年,伴随着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经历了近十年高速增长的全球IT业进入了整合期,外版计算机图书市场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过去高速增长时期被掩盖的一些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1.技术更新速度放缓

2001年,微软新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XP发布。然而,微软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Windows XP远没有像想像中的那样广受用户的拥戴。回顾1995年,当Windows 95发布时,它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心,人们欢呼32位操作系统时代的到来;1998年,Windows 98(第I版)发布时,也立刻吸引了许多Windows 95用户转向Windows 98;1999年5月,Windows 98(第II版)发布,几乎受到了所有的Windows 95和Windows 98(第I版)用户的推崇,很快,Windows 95几乎在桌面操作系统中消失。在Windows 98(第II版)后,Windows已经有了Windows Me、Windows 2000和Windows XP三次重大更新,其中Windows 2000和Windows XP更是微软声称的“革命性的升级”。然而,时至今日,Windows 98仍然牢牢占据着桌面操作系统的“半壁江山”,微软翘首以盼的如当年Windows 95取代Windows 3.x/DOS的辉煌场面始终没有出现。当然,类似的案例远不止Windows系列产品,只是这一极具象征意义的事实明确地表达了这样一种信息:信息技术更新的速度比之前几年有所放缓。

技术更新放缓的影响很快波及到计算机图书,尤其对外版计算机图书的影响更大。多年来,外版计算机图书的主要优势之一正是紧密跟踪最先进技术,始终在技术上领先国内本版图书半步。如今,技术更新的步伐放缓使得这种优势逐渐弱化,甚至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外版计算机图书缺乏技术亮点,加之价格不菲,自然失去了不少魅力。

2.同质化竞争从硬件蔓延到图书

“同质化”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词汇,指同一大类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观甚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逐渐趋同的现象。在商品同质化基础上的市场竞争行为称为“同质化竞争”,同质化竞争往往导致商品缺乏个性,缺乏创新,发展停滞。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水平迅速提高,现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以电子制造业为例,中国的电子产品已经在世界范围内遍地开花,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子产品输出大国。但另一方面,中国电子产品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缺乏核心技术导致众多电子产品的功能设计大同小异,创新与个性不足。

不幸的是,同质化现象已经从硬件领域扩展到了计算机图书领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1年底,全国560多家出版社中超过300家参与了计算机图书的出版。相近甚至相同的选题大量重复,造成了计算机图书品种数量严重过剩,甚至能在书店中发现几种计算机图书具有完全相同书名的现象。外版计算机图书的引进同样受到影响,部分出版社跟风现象明显,重复引进相近的选题,造成资源重复和浪费。另一方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国内已经出现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本土作者,其实力已远非昔日可比。这些作者具有全新的知识结构和很强的知识更新能力,他们极善于学习,能够很快掌握新技术,并迅速编写出高水平、高技术含量的计算机图书,进一步缩小了本版图书与外版图书技术上的差距。由此,过去以技术领先见长的外版计算机图书如今也面临同质化竞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外版计算机图书单本效益明显下滑也就不难理解了。

创新与个性,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竞争获胜的法宝。外版计算机图书的引进和出版本身就是拿来主义,如何在外版图书选题和营销环节上体现创新和个性,的确是对外版计算机图书策划人员的一个重大挑战。

3.版权贸易不平衡

多年来,我国引进的外版计算机图书品种数量远远大于输出的本版计算机图书品种数量,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诚然,在信息技术领域,美国一马当先,在全球范围处于领跑者的地位,我们尚处于跟踪和追赶的位置。反映在计算机技术图书版权贸易方面,我们的引进数量大于输出数量自然可以理解。然而,中国的信息产业虽然起步晚,但没有过去的包袱,这使得中国的信息产业发展直接站到了较高的起点上。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信息产业高度重视,采取了优先发展、重点扶持的有利政策,我国的信息产业取得了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截至2002年底,我国上网人数已超过5800万,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而且,我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固定电话网络和移动电话网络,用户总数超过4亿。更令人振奋的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在高性能并行计算机技术、通用中央微处理器技术、嵌入式微处理器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信号交换技术等诸多方面,我国的科研和制造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并且拥有一大批世界一流的人才。

先进的技术、一流的人才,这些都是计算机图书潜在的优秀资源。只要加以合理的组织和引导,我们也完全可以在优势领域编写出一流的技术图书,在国际图书市场上与国外图书一争高下。令人欣喜的是,国内一些计算机图书出版社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点。例如,2002年,以电子工业出版社《加密与解密——软件保护技术及完全解决方案》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计算机技术图书就成功地实现了版权输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4.图书翻译质量备受关注

2001年以前,计算机图书市场一直处于快速上升阶段,产品购销两旺。这个时候,外版计算机图书也很少遭遇翻译质量方面的责难——当产品供应处于卖方市场阶段时,谁会对它的质量挑三拣四呢?

然而,2001年以后,计算机图书品种过剩、IT产业泡沫破裂、全球经济不景气……,种种因素综合在一起,使得计算机图书市场渐趋疲软,转入买方市场阶段。读者的挑选余地大了,要求自然也就提高了。于是,外版计算机图书的翻译质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甚至有些网站对一些外版计算机图书的翻译质量公开提出十分严厉的批评。

导致外版计算机图书翻译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近十多年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频繁,出现了大量新的词汇和新的用法。其中许多尚未有标准、统一的中文译法,译者只能凭自己的理解去翻译。毕竟,译者不可能跟得上所有的知识更新,出现一些差错在所难免。

2)翻译时间紧迫。计算机图书生命周期甚为短暂,有些图书在市场上生存一年已属不易。这就要求出版社必须缩短外版图书从引进到出版的周期,一本原文六七百页的外版计算机图书引进后,出版社常常要求译者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翻译完毕,以加快出版速度。萝卜快了不洗泥,翻译时间过短,译稿质量不高也就不难理解。

3)部分译者急功近利,一味追求速度,忽视质量,缺乏责任心,也导致了外版图书翻译质量有所下降。还有的译者接到书稿后,采用“分包制”,同一本书参与翻译的人数过多,而翻译完成后又缺乏有效的统稿和审校,造成全书不仅翻译风格不统一,而且术语译法混乱,错讹在所难免。

翻译的最高境界无疑是“信、达、雅”。作为更新换代非常快的技术类图书,强求每一本外版计算机图书的翻译质量都达到“雅”,既不现实,也无必要。但“信”是最起码的要求,“达、雅”则是追求的目标。外版计算机图书现在的确有必要关注一下自身的翻译质量,重建读者信任。

未来:机遇

今后值得注意的几个方面。

1.坚持技术先进,大力推进技术应用

十几年来,计算机技术在国内得到了大力普及,一方面读者对低端图书的需求不像前些年那样迫切,另一方面,国内计算机图书作者大批量地成长起来,在中低端及入门级图书市场上,本土作者的作品受到了更多的推崇。在高端技术图书领域,也已经有不少优秀的本土作品涌现。但是,由于我国信息技术总体上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外版计算机图书仍然在技术上具有相当的优势。因此,在引进外版计算机图书时,即便不能保证每本都技术领先,至少要坚持技术先进。同时,要加大技术应用型图书的引进,这类图书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2.以教材为契机,开拓新的增长点

2001年初,朱镕基总理在清华大学发表讲话,要求重点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至少应该读1~2本原版教材。同年10月,教育部4号文件要求“在近三年内,各院校5%~10%的课程要使用原版教材”。目前,高教、清华、电子、机工等大社已经引进了不少国外优秀的原版计算机教材,市场反映良好。一边是教育部的推动,另一边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教育将进一步同国际接轨。两方面的利好因素将使外版计算机教材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因此,外版教材将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计算机图书市场的亮点,尤其是那些国外名社和大牌作者的作品。

3.树立品牌优势

在买方市场阶段,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品牌培育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其实,相对于本版计算机图书而言,外版计算机图书的品牌培育有着先天的优势。因为很多外版计算机图书都出自国外著名的出版公司或知名学者之手,在国外已经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和较高的美誉度。但与一些外版经管、社科等图书相比,外版计算机图书在引入国内后,市场营销、宣传的工作力度不够,品牌价值没有得以完全体现。今后,这方面的工作大有潜力可挖。

4.积极推进本版优秀作品的版权输出

如前所述,我国本土计算机图书作者已趋成熟,一大批高技术含量的优秀作品已经涌现,完全有资格在国际图书市场上一搏。但多数作者自身缺乏版权输出的渠道,对国际图书市场运作不甚了解。而多年来从事外版计算机图书引进工作的出版者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版权贸易经验,熟悉国际图书市场运作规矩,拥有广泛的版权贸易渠道。利用这些优势,他们完全有可能推动我国本版优秀作品的版权输出。

推动本版作品的版权输出不仅有利于改变目前技术书籍版权贸易严重入超的状况,而且有利于推动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因此,它的意义十分重大。

结语

学习别人,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毫无疑问,十多年来,外版计算机图书为提高我国计算机应用水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引进外版计算机图书这项工作本身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出版行业的对外合作。尽管当前外版计算机图书引进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但相信这些都是暂时的。困难、挑战总是和机遇相伴。毕竟,国内对于优秀的外版计算机图书还有较大的需求,只要措施得当,外版计算机图书仍然大有可为。同时,展望未来,在不断引进国外优秀外版计算机图书的同时,相信我国越来越多的本土优秀作品也会在国际舞台上闪亮登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