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校园诗教”三要

2003-03-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改革开放以来,继承传统诗词的当代诗词越来越红火。诗词组织、诗词报刊遍布全国,每年发表的诗词都数以万计,诗海词潮,超唐逾宋。热衷者还倡议“诗词走向校园”。有些省的县市“校园诗教”搞得好,得到中华诗词学会颁发的“诗词之乡”的荣誉,有些地方还开了全省经验交流会,编印了几大厚册的“教材”,出版了几辑少儿诗词集。有的省又在筹备2003年召开更大规模的校园诗教经验交流会。笔者以为校园诗教亟须做好以下三要:

内涵要扩容。从提倡“诗教”的倡议书和现在校园诗教的实施状况看来,“诗教”中“诗”的“范围”,多为传统诗词,诗,多是古风、律、绝;词,多是词谱所列长调、小令,这实在需要加以扩容。拙见以为诗教的“诗”应是广义的,包括传统诗词、自由体新诗,和仅保存旧诗框架的解放体,以及各种生动活泼的民歌、顺口溜和自创的自由曲等等,总之,只要是“言志”、“缘情”的,语言精炼、有诗意、诗味的各种体裁的“诗作”,都可以也应该登入“诗教”之堂,作为诗教内容。这也才符合中华“诗”的内涵,中华“诗教”的内涵。这样的“诗教”才有利于学生诗思的活跃,有利于学生很快找到表达“诗思”的合适的载体。只强调“旧体”作为诗教内容,就有失“诗教”本义和积极应时进取之义。

操作要科学。校园诗教操作时,内容、时间安排、教法等,都要科学地融合在学校的整个教学活动中。要欢快多样地吸引,而不是任务、强制地灌输。诗教要形成魅力,而不能形成压力。现在的大、中、小学学生课业很多,要求很高,考试、升学、就业竞争剧烈,学生的压力很大。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都一再要求学校给学生减负,如果再增加学习、创作平仄、韵脚、对仗等很严格的诗词,那真会让学生“吃不消”了。所以,“诗教”一定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分清主次,不要喧宾夺主,影响学校原有课程。有关内容要和学生实际(可接受性)结合,大、中、小学生应有不同要求,重点是体味、欣赏,能模拟、创作固然很好,不能写作也不要责备。格律方面,特别是平仄和音韵,要以国家颁布的普通话语音为准,不必沿用平水韵、词林正韵。总之,诗教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科学、规范,与时俱进,这才是诗教操作的正轨。

效果要求实。诗教的根本目的是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优化国民素质。校园诗教就是让学生受诗的熏陶,提高对祖国优秀文化的认知、热爱,激发学生的创作情绪,优化学生的思维、言行、气质,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学生经过诗教能写出诗,创作出优秀作品,当然很好,是诗教的效果,但诗教效果的大小、优劣决不能用作品的优劣和数量的多少来衡量。尤其是对学生的作品,要让学生有感而作,而不是硬派任务,对学生创作,老师要指导,要帮助修改、完美,但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将家长、老师写的作品寄在学生名下,这种弄虚作假,是对“诗教”的大破坏!所以,我们一定要实事求是地要求、评估“诗教”的效果。只有这样,“校园诗教”的列车才会在正轨上奔驰向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