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报纸别冷了小说

2003-03-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喜欢看报的读者发现,今天的报纸越来越没了文学的品格。不信,你再去验证一下,过去许多报纸的文化副刊园地,小说总有一席之地,而且佳作不断。一个都市生活情节,一个农村爱情故事,一段人生刻骨铭心的记忆,特别是一篇反映现代生活的哲理短篇,往往给读者很多思考和启迪。一份副刊办得出色的报纸,也往往能得到读者的钟爱。

但如今,读者却有一种某些报纸副刊正在消亡的感慨。纵观国内报纸的文化副刊,能连续不断发表优秀小说作品的有几家?就连以前坚持发表优秀小说的报纸,目前也已坚持不下来了。特别是一些地方报,由于文化副刊对小说的扶持越来越少,小说地位也从每月上十几条滑落至几条,一旦接到整版的广告订单,报纸首先砍掉的是副刊。如此这般,当地作者也就对钟爱的文化副刊“疏”而远之,即使有了优秀小说诞生,也不敢投寄报纸副刊,多是选择小说类专刊或各种期刊。

当然,我们不能一味指责报纸副刊,没有给小说更大的拓展空间。曾听一位地方报的编辑谈起,报社对于文化副刊编辑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但由于每个编辑对小说的内涵的理解不同,特别是近年来出道的编辑,对社会写实文章比较偏爱。自然,文化副刊出现的散文、诗歌、杂文较多也就不足为怪了。

小说在报纸文化副刊的地位下降,我们不难看出并不是小说本身的品位和档次下降了,而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小说在报纸副刊“根据地”的缩小。然而,我以为小说作为一种纯文学,报纸不能因为这种或那种原因而冷落它。作为文学的主流,小说曾在报纸有过繁荣,一批优秀小说作家也曾钟情于报纸副刊,特别是一些文学爱好者,往往把报纸副刊当作处女地来开垦。这种繁荣说明报纸小说在读者中是有较高的地位的。如今某些报纸小说正在消失,让人感到一丝悲怆。

记得作家梁晓声在《小说月报》的一次颁奖会上说,我郑重建议全国的报人们,在报纸上也给小说一块园地吧!如果多年以后,中国人与小说的关系不是更疏远了,而是更密切了;如果大多数中国人买了报纸后,读到小说就认真起来;如果大多数人由于经常阅读报纸小说而培养起爱读书的好习惯,进而对提高国民素质起到有利的促进作用,那么,我辈岂不是比获得什么大奖都高兴吗?可见报纸副刊不仅仅是影响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阵地,更是倡导全民读书的一块方舟。中国的报纸一般一份不过几角钱,倘若花几角钱买份报纸的人,翻开文化副刊,竟有一篇小说阅读,那么给读者的不仅仅是一份欣喜,更是一种浇灌。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