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谁来为科学埋单?

2003-03-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叶子 我有话说
经过几个月的拖延,美国国会通过了2003年预算方案,这一方案批准了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和国家科学基金会经费的大幅增长。科学界有关人士仍然担心,2004年美国政府对科学研究的投入增长速率会大大放缓。但是,如果政府的资金支持停止增长,科学事业一定会受到损害吗?特伦斯·基莱的回答是“不”。

特伦斯·基莱是英国Buckingham大学的副校长和一名生物化学家。在1996年出版的《科学研究的经济定律》(该书中译本2002年已由河北科技出版社收入“鸟瞰科学”丛书中推出)中,他宣称政府资助科学对经济增长是不必要的,因为科学繁荣主要依赖于自由市场。目前,他正在写作一本名为《性、科学和利润》的书,将在年内完成。

日前,著名的《科学美国人》杂志对特伦斯·基莱进行了专访,请他介绍了其关于科技发展的经济理论。鉴于科研经费问题是国内科学界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摘要编译了这篇专访,以供国内有关人士参考。

《科学美国人》:你如何开始持有“政府资助科学不能促进经济增长”的观点的?

基莱: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削减了政府科研经费,人们都说,这将严重影响英国经济的增长,但事实恰恰相反。这件事使我对政府资助科学研究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我很快发现,在发达国家中,日本政府在科学上投入最少,但经济增长速度却最快。日本科学的发展依赖于它们奉行的自由放任主义政策。政府科研经费投入比较少的法国和德国发展速度也很快。

《科学美国人》:有没有历史上的证据支持你的观点?

基莱:英国农业和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19世纪,那时根本没有政府对科学的资助。由于一战爆发,英国政府开始资助科学,并且资助的力度越来越大,但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另一个例子是美国,直到1940年,美国政府并没有怎么资助科学,但那之后,事情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在10-15年中,美国对科学的资助从2000万美元增长到了30亿美元。这种不可思议的增长速度一直持续到现在,但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并没有相应发生变化。这两个例子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科学美国人》:那么,如果政府不来支持科学,谁来为科学埋单呢?

基莱:我认为研发资金将来自于私人机构。私人资金甚至会大力支持纯科学或者说基础科学。美国在1940年以前,有大量的私人资金资助科学,但那以后政府开始大量投资科学,人们说,“好吧,那让政府去做吧”,于是他们把投资方向转到了别的地方。但当政府缩减对科学的资助时,很快就有私人开始加大对科学的投资。

《科学美国人》:一些经济学家并不同意你的观点,他们的论点是怎样的?

基莱:哥伦比亚大学的里查德·尼尔森(Richard Nelson)对我进行了抨击。他说,“基莱并没有问过如下问题:私人为什么要资助科学呢?因为,如果你资助了某一项科学研究,其他人也将从中受益,那么,你就是在资助你的竞争对手。”他认为科学是公共财产,就是说,科学带来的利益是共享的,对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并没有特别的好处;而坐在那里等着利用别人研究成果的人将受益。因此,他认为,政府应当把科学当作公共服务来发展。对这个问题,我在我的第一本书里没有进行阐述,但我将在另一本书里进行回答。

《科学美国人》:那么你的回复是什么?

基莱:所谓科学是公共产品,那只是一个神话。能够读懂科技论文的人都是很小的一个群体,想成为这个“俱乐部”的一员,你必须付出高昂的费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经济学家Ed.曼斯菲尔德(Ed Mansfield)曾指出,利用另一个公司的科研成果,平均花费是相当惊人的。(因此,对一个企业来说,绝不会坐等他人开展科学研究而自己不去介入。)

《科学美国人》:让大学里的科学研究更多地接受工业界的资金支持是否会限制学术自由呢?

基莱:如果你相信政府对大学的资助会造成某种恶果,那工业界的资助同样如此。例如药物公司资助学术,也许会导致有关研究成果不能公开出版,这将是不幸的,也不应当允许。大学会自己解决这样的问题,实际上,他们正是这样做的。

最终,科学经费的来源将是多样化的:既有政府投资,也有基金会资金;既有工业界的资金,也有大学筹集到的捐助资金。这种多样化可能会使事情到达一个理想化的状态。

编辑附记:关于基莱观点的争论

基莱把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主义推广到科技政策领域,认为自由市场足以支持科学的技术的发展,而政府投入除了低效、远离市场和经济发展、滋生腐败以外,还会使全社会对科学的总投入减少。基莱的观点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他的观点在中国尤其会受到批评。在《科学研究的经济定律》一书中译本中,译者特别指出:“在中国,如果没有政府的资助,单单依靠市场,科学事业的发展可能面临严重的困难。因此,我们应坚决反对作者所持的政府对科技发展放任不管的观点。但是,摒弃其极端自由放任主义,这本书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管基莱的观点正确或者错误,是否适合中国的国情,但无疑,他的观点是新颖而富于启发性的,这也是我们发表上述编译文章的原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