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痛着别人的痛

2003-04-02 来源:中华读书报 康慨 我有话说

关于他人之痛苦》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作者:苏珊·桑塔格

去年12月9日,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老牌文艺杂志《纽约客》上发表16页(包括配发的两页半照片)的长文《看战争》(LookingatWar),继其1977年的大作《论摄影》(On Photo graphy)之后,再度探讨摄影与政治,特别是摄影与战争和死亡的关系。

《看战争》开篇便追忆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当年对西班牙内战期间从前线寄回英国的战地照片的复杂反应。不难想象她在卡帕的《士兵之死》这样的照片面前所受到的那种震撼——尽管摄影术当时发明已近百年,但摄影师们如此近距离地深入战场,还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我手边有本读了一年多还没读完的《世界的眼睛:马格南图片社与马格南摄影师》(中国摄影出版社,2001年7月),对此记录道,正是卡帕等人的出现,才“有效地标志出现代摄影报道的诞生……这种如此接近前线部队的实况图片,几乎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士兵的眼毛,可以闻到炮火硝烟的气味,这是从未有过的事。”

正在进行的伊拉克战争被称为“有史以来第一场通过电视直播进行的战争”,但是电视时代的我们,在看到战地照片时所感受到的那种震撼,并未弱于当年的伍尔芙。对此,苏珊·桑塔格曾在《论摄影》中写道:“照片也许比活动的图像给人的印象更深刻,因为它们是凝固的,而电视图像则是流动的、未经挑选的,新的图像出现,旧的图像便消失。静止的照片却可以把‘特殊时刻’转变成为一件能够被保存下来的物品。”

看到最新一期的《纽约时报书评》,用了手持相机的桑塔格作封面,并配发长篇书评,才知其新书《关于他人之痛苦》(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已经于2月份出版,出版社是与她合作多年的法劳斯特劳斯(Farrar Straus & Giroux)。大概前述《纽约客》所发文章便是该书的节选。

25年之后,苏珊·桑塔格开始反思她在《论摄影》一书中所提出的这些观点。或者,是换了另一个更直接,也许是更容易引起矛盾结论的角度来重新看待记录暴力的新闻图像。桑塔格在书中提问,就我们对痛苦的承受力而言,那些关于伤害和死亡的照片和电视画面,究竟是一种让我们日后变得更加麻木的“休克疗法”(shock therapy),还是仅仅引起我们在遗忘之前的瞬间战栗?记录大规模暴行的图像,会让我们更富同情,走向反战,还是唤起我们复仇的欲望?在分析了美国的南北战争、西班牙内战、奥斯威辛和达豪的集中营,以及广岛原子弹爆炸期间饱受伤痛的人们的照片之后,桑塔格也将越战和“9·11”客机撞入纽约世贸双塔的图片纳入考察的范围,并将美国人与外国观众的感受比对分析,甚至直言不讳地指出,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伤口和死尸的图像有着色情照片般的魔力。

如今的报纸和电视新闻,每天都充斥着大量的暴力图像。桑塔格指出:“自从照相机在1839年发明以来,摄影就始终与死亡紧密相连。”她又说:“问题不是人们通过照片记住了什么,而是人们记住的仅仅是那些照片而已。”(《纽约客·看战争》)

《纽约时报书评》的文章指出,在本书的结尾,苏珊·桑塔格一贯的冷静似乎一下子消失了,而变得愤世嫉俗,她开始抨击那些“现代的公民”、“作为景观的暴力的消费者”、麻木的观众,以及作为娱乐产业的新闻传媒、它们始终给人以“这世上全无真正受难”的印象。

桑塔格的提问,甚至这些指责,开始让我变得迷惑。我们正在面对一场新的大战,远方每天都有新的死亡景象,通过各种报刊的“战争专号”和长时间、高密度的“战争直播”呈现在人们面前。但是,如此津津乐道,究竟是出于人们对战争的厌恶,还是别的远为隐密,难以承认的东西?大多数人都没有亲历战争的体验,相关的感受,无不从这些图像甚至电影中得来,别人的痛苦于我们自己,又意味着什么?

多年来,我迷恋于卡帕的这幅战地摄影的经典之作,每次看到这张照片,都会让我心跳加速。现在我要问一问自己了——为什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