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走进楚骚文学大观园

2003-04-0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李炳海 我有话说
  早在20年前,美学界就对中国古典文学作过这样的划分,认为儒家美学、道家美学、佛教美学、楚骚美学是组成中国古典美学四大流派。虽然这种划分主要是着眼于思想倾向,但也足以证明楚骚文学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认真梳理楚骚文学的源流,探讨它的属性和特征,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至关重要。虽自战国以后就不断有学者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总体把握和系统梳理方面始终未能取得大的突破。周殿富先生的《楚辞源流选集》系列丛书,分为五卷:《楚辞魂——屈原辞译注图录》,《楚辞源——先秦古逸歌诗辞赋选》,《楚辞流——历代骚体诗选》,《楚辞余——历代骚体赋选》,《楚辞论——历代楚辞评论选》。仅从各卷篇名就可以看出,这是一套体大思精、结构完整的著作,是楚骚文学的集大成之作。

这套丛书的最大特点是材料宏富,文献充实。仅从楚辞文献学的角度考察,它所收录资料的数量及覆盖面,都是前无古人的。楚辞学资料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周殿富在资料的搜集方面称得上是苦心孤诣,不遗余力,其中的许多材料不是取自专门的楚辞作品和论著,而是从历代作家的文集中钩沉出来的,难度更大。这种披沙拣金,集腋成裘的工作,也正是该书重要价值所在。文字资料搜集起来有难度、图片资料的搜集亦非易事。全书配有500幅图片,可以想见作者付出的艰辛。

楚辞解读历来是治学的难点,周殿富的解读文学有鲜明的特点,体现出他的个性。他对于屈原作品的分析,不是从抽象的教条和概念出发,而是注重生命的体验和感悟。屈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殿富也富有诗人气质,以诗人的灵性去观照作品,在第五卷《历代咏赞屈原诗词选》开头,作者以自己的《夜读屈原辞十七首》作为序言,可谓别开生面,自铸新体。屈原的作品是用生命写出来的,殿富用激情去领悟这些作品,努力去和这位伟大的诗人实现心灵的沟通、感情的共鸣。解读古代文学作品要以历史还原为基础,这部书的许多解说文字从生命哲学的高度实现了历史还原,所得出的结论既符合作品实际,又富有启示意义。比如,作者对《九章》作了如下概括:

《九章》可堪读者七:其一,状山川而绝其境;其二,言政治而绝其幽;其三,述悲愤而绝其极;其四,慨人生而绝其艰;其五,摹怀乡而绝其思;其六,叙神游而绝天地;其七,观文采而绝古今。

要言不烦,用语精当,类似真知灼见在书中不时可见。

屈原同时又是一位文化巨人。有鉴于此,作者以大文化的广阔视角去审视屈原和骚体文学。书的第五卷是历代楚辞评论选,前面部分收录了《史记》的《楚世家》、《吴世家》、《陈杞世家》、《平准书》的全部或片断。通常列举和屈原相关的资料,往往在《史记》中限于《屈原贾生列传》而已,至多加上《楚世家》。作者把其他几篇纳入书中,显然是提醒人们要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上去理解、把握屈原及楚辞。书的第四卷是历代骚体赋选,其中收录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这篇书信不是骚体赋选,这是显而易见的。殿富先生之所以把它收录进来,无非是提示人们关注司马迁和屈原在精神上的相通之处,把楚辞和无韵之《离骚》——《史记》联系起来,从中可以看出编者的匠心。

《楚辞源流选集》是一套图文并茂、可读性很强的著作。且不必说阅读此书文字的感受和收益,单是翻阅每册书前面众多的图片,就足以使人大开眼界,立即走进历史人物的画廊。通过图片不仅可以目睹历代先贤的风采,而且可以领会到前人对屈原的理解、崇拜。第一卷前面收录的都是屈原的图像,各个朝代的画家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去描绘他,风采各异。就是出自同一画家之手,两幅图像也绝不雷同,赵孟兆页绘制的两幅就是如此。从这众多而又各具神韵的画像中我们可以推测,屈原究竟是以什么样的形象走入历代画家的心灵。

殿富的这套书详略得当,精于取舍。前面一卷收录的是屈原的作品,有注释、翻译,还有各篇的解析,是投入精力最多的一卷。屈原的作品虽然已有多种译本,但本书所作的翻译又有新的提高,真正做到了信、达、雅,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悠长。所作的注释简明扼要,时有新见。而且由于采用新颖的排版方式,原文和注解在每面中横向对应,疏朗明晰,非常便于阅读。后几卷收录的各类文献,各部分之间按朝代先后进行排列,而且注意到各代选篇的均衡,信息量很密集,关键处所作的注解也很到位。

殿富先生在书中赞扬屈原的海洋情怀,其实,殿富先生本人就是徜徉在楚骚文学的海洋上。他是一名弄潮儿,不惧艰险,进行了多方面、卓有成效的探索;他又是一名出色的导游,把越来越多的人引入这个神奇的艺术海洋。他这套书的定位“立足于通俗”,实际上,即使对于研究楚辞的学者,这套书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一套雅俗共赏的著作。

这套书规模较大,殿富先生是在业余时间经过数年努力完成的,实属不易。如果能在图文编排方面更加突出时间的线索,那么,他所追求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会更加完美。

(《楚辞源流选集》周殿富 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