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世界汉诗大典》的“无疾而终”和一个记者的追查实录

2003-04-09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陈香 我有话说
当形形色色的编委会、大赛组委会向一位难有机会征文获奖、不可想像自己也能出书结集的普通人发出“您的作品已获奖,汇款到即发予证书”、“您的作品已入选,汇款到即寄样书”的诱惑时,您是毫不犹豫还是在这些证书、样书的惊天“成本”前略有迟疑?

这些动辄就是“名家荟萃”、“恢弘巨著”、“里程碑”的大手笔多少是真,多少是假?

一封来信扯出一个编委会

事情的源起是一封来信。不久前,中华读书报编辑部接到一封沉甸甸的来自江苏响水县一位老读者的来信。信中,他气愤地揭露了一个所谓的“里程碑”式典籍《世界汉诗大典》(以下简称《大典》)的编纂骗局。一投稿就入编,清样一返回就汇出预订书款,一切手续办完,书却无论如何也不来。接连去了多封信,刚开始还回答,叫耐心等候,最后干脆是石沉大海,再无信息。老读者强烈要求《中华读书报》将与此有关的北京爱文文学院暨《大典》编委会揭露曝光。

记者拨通了发信者、一位退休老干部的电话。提到这个北京爱文文学院,老先生即刻义愤填膺。1999年7月,北京爱文文学院把《大典》征稿及有关事项《须知》寄到了老先生处。该院号称联合全球近百名著名诗家词人,从1995年开始,历时5年,精选海内外6000名诗家词人20000余篇作品汇集成卷,已经开始征订。与一般明显的“征订”、“编纂”圈套不同的是,《大典》一校样随《须知》一并寄出。《须知》提到,如果对《大典》所选的作品不满意,可自荐作品替换。《须知》还提醒“广大诗家词人对一切可能以盈利为目的的非文学专门机构及潜在的行骗者保持必要的警惕”。老先生即于7月24日寄出5首律诗。2000年1月19日,该编委会致函老先生,原计划1999年底出版的《大典》需推迟到2000年6月方可问世。

老先生2000年3月24日汇出69元,编委会会计毛红收;4月18日又汇出100元,毛红收。只是发票与《大典》迟迟未来。老先生7月22日、9月8日去函问,爱文文学院告知约到10月30日才可出版发行,并慷慨地说,因延期之故不愿订购该书的朋友,只要将收据退回,即予以退款。“根本没有开收据,胡赖!”老先生啼笑皆非。2002年以来,老先生共去了4封信问《大典》何时出版,竟是再无音讯了。一部“轰轰烈烈的‘里程碑’式的典籍”就这样“无疾而终”了?

本报记者的“按图索骥”

记者拿起爱文文学院《大典》编委会的几份须知通知和致作者函,却发现这个编委会好生难找。编委会办公地点迁过一次,电子邮箱变过两次,电话号码变过3次。究竟这部恢弘巨著由哪家“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编委会也忘记提及。而几份公函上边的公章,除了一个孤零零的“北京爱文文学院”,没有任何正式的挂靠单位。“知名人士”、该书主编周笃文先生,记者问遍京城诗坛人士也无人识得。据文学院自己提及,它是被王蒙誉为“慈善机构”的,而记者将电话打至王蒙先生家中,王蒙先生出差不在,其夫人表示从没有听说有这样一个单位,亦从未听到王蒙如此评说。

记者拨通了文学院及编委会在第一份须知上留下的电话号码。一位小姐接的电话,报名金元公司,生产饮料的,地点是十里堡北里恒泰大厦的203室。记者问起北京爱文文学院和《大典》编委会,小姐莫名其妙,说他们搬来这里办公已经一年多了,从没有听说过这样一个单位。记者按照又一份通知上留下的电话打过去,接电话的是一位先生,告诉记者那里是一家科技公司,2002年11月迁过来的。记者问起爱文文学院和《大典》编委会,这位先生表示不清楚,但却接过一些电话,有上海的,有江苏的,都在问什么《大典》什么时候出来。记者怀着一线希望拨通了最后一个电话,接电话的先生告诉记者这是一家小杂货店,在八里庄;电话是公用的。记者问起文学院和《大典》编委会,这位先生顿时无名火起。他告诉记者,有非常多的电话打过来,有长途的,有本市的,都在问什么文学院和什么书。他警告记者不要再打扰他,“啪”地挂了电话。

记者找到爱文文学院曾用过的办公地点恒泰大厦的物业管理公司恒泰物业。恒泰告诉记者,他们是2002年3月才接手的,无法提供任何确切消息。记者又几经周折找到1999年管理恒泰大厦的东越物业,询问此文学院和编委会,一位小姐告诉记者,那是几年前的事了,他们公司的老员工都走了,现在的新员工对该事一无所知。记者突然想到,按照规定,如果这个爱文文学院是一家有盈利行为的公司,必会在工商部门登记;如果是一家没有任何挂靠的社团组织,必会在当地民政部门备案。打电话到朝阳区工商局信息档案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没有登记记录;与朝阳区民政局联系的结果是,它也未在民政局备案。

几经周折,记者与几份通知上一直未变的“北京669信箱”的具体管理者——慈云寺邮局投递部门联系上,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个信箱自1998年申请设立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汇款单如雪片一般源源不断。直到记者采访的前一个星期,还有人来拿过汇款单。

不是结尾的结尾

现在是4月上旬,距记者的追查采访已有月余。因为记者在等待以文学青年身份寄往北京669信箱爱文文学院和《大典》编委会电子邮箱信件的回音。终是没有回函,电子邮件也被退了回来。看来,北京爱文文学院是打定主意要“偃旗息鼓”,而《大典》的“宏伟事业”肯定是“无疾而终”了。

为慎重起见,记者又致电中国文联组联部和北京市文联,询问是否有一北京爱文文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未听说。

记者近日再次去电慈云寺邮政局询问669信箱使用情况,被告知,该信箱停用已有一个月。

现将该信箱申请者的身份公开如下:中国决策管理人才研究中心郝英涛。

一个爱文文学院倒下了,说不定它又会以“XX文学院”的名义站起来;一个《大典》编委会销声匿迹了,说不定它又顶着“XX编委会”的面目在紧锣密鼓四处活动。众多文学爱好者在保持着一颗热爱文学的虔诚之心的时候,不要忘记,把眼睛擦亮。

相关链接

马兴利诈骗案 1999年,马兴利在不具备任何条件和资格的情况下,随意虚构并非法使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著作出版基金管理委员会”名义,以扶植科技出版为诱饵,向全国发函,征收基金。收到信函的专家学者误以为基金会为宁夏政府设立,深信不移并很快汇款。前后共有103人上当受骗,马兴利诈骗所得金额计229700元。2000年1月,马兴利以不存在的“银川卫星科技情报研究所”名义向外界发函,征集《当代中国科学家与发明家大辞典》、《迈向二十一世纪中国科学家》入编材料。约3万人卷入前者,马兴利所得诈骗金额无以具计;后者共得汇款270笔,计215700元。

银川市郊区人民法院于2001年9月开庭审理马兴利诈骗案,一审判处马兴利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3万元。

“殷学军现象”被国内某知名作家称之为“荆楚才子”的文坛新秀殷学军未经文化主管部门审批,未经办理任何手续,盗用河南省群艺馆的名义自办《作家新一代》报纸。2002年以来,殷学军通过《作家新一代》发布30多个虚假征文大赛通知,骗取大批文学爱好者随信夹寄的征文评审费,并先后以中国文学出版社等名义诈骗云南的沙某1.1万元、江西的李某1500元出版费,违法为河北、江西等地作者出书,收取4800元出版费,2002年7月29日因诈骗被郑州市公安局中原分局依法逮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