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语文教育的责任:挽回人变成螺丝钉的局面

2003-04-09 来源:中华读书报 陈珏 我有话说
陈思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特聘教授。陈珏,杭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研究生。

几场春雨为杭州捎来了些许凉意,雨中的西湖有一种含蓄美。在这样的氛围里,陈思和教授和我们几个研究生谈论着一个有关语文,有关文学的话题。

谈话从目前的语文教改开始。

陈钰:您认为语文课的重点应是什么?

陈思和:新的课程标准出台以后,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更加强调了语文课的人文性,而人文性主要通过选入课本的作品来体现,这些作品都是经过很多专家、学者鉴定过的,因此作为范文,它的语言、语法都是合乎规范的,所以,撇开语言规律这一层面,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对作品的解读上。当然,强调对作品的解读并不意味着对基础知识的舍弃。教学的第一步仍然要解决好字、词、句,就像建一幢大厦,不打地基或地基不稳就无法建成高楼大厦,即使建成,也是“豆腐渣”工程。所以,搞好字、词、句,打好基础,这个观念仍然要树立好,而且进行作品读解,文本分析,在句的层面上就已经有了,因为字、词一旦进入句子,就产生了修辞,而修辞是包含着感情的,因此,对修辞的理解也就含有了文本分析的意义。

陈钰:为什么您要如此强调“解读作品”的重要性?

陈思和:每一门学科对青少年教育都承担着知识层面的意义,而知识本身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从不懂到懂的传授意义,另一层是潜在意义。这一潜在意义是对学生的人格的发展具有更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比如:数学透过知识,训练的是学生的智慧,而语文透过知识,是培养学生对情感的体悟,丰富他们的心灵世界。不是说小孩要懂事,一定要靠读书,小孩即使不读书也会长大,但那是一种浑然的状态,他对更高层次的心灵感受是讲不清楚的,因为对这些感受的领悟和表达是需要训练的,人文学科就起着这种训练的作用。通过训练,使个体的心灵感觉越来越丰富,自我的认识越来越清楚。这种训练要靠语文,要通过语文课中的作品解读来启发学生的心灵。语文是最感性的,适合与你直接发生心灵的冲撞,学生在读通作品后,能不能加深对自我的理解,人文的理解,并且“由己及人”,这很重要。我们现在缺乏的就是这个。

陈钰: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来读解作品呢?

陈思和:我们今天主要是从语文的文学性来看,而且语文主要的还是文学性。在教学中,对作品的解读必须放在教学以外的空间。如果我们把一堂课分为教学内的空间与教学外的空间(教学外的空间不是指课堂以外的学习空间)的话,教学内的空间是指知识传授的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点从不懂到懂的过程;教学外的空间是指启发性的,是唤起学生对心灵丰富性的自我认识,这不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因为人的情感是每个人原本都具有的,差异只在于不是每个人的情感都能同时被启发,不是一个人的所有情感对世界的认识都能同时被发掘。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文本的阅读时,应主要放在教学以外的空间,对文本进行分析、讨论。解读作品的能力取决于自我认识的能力,通过解读自己,“由己及人”,把对自我的认识进而扩大到对人的认识,世界的认识。一部好的作品给人的启发是可以让你看到平时不能看到的人性,因为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就是人学,这是灵魂增长的渠道,这一渠道不能被堵塞。

陈钰:您在复旦大学进行教学改革,提倡“原典阅读”这出于什么考虑?

陈思和:“原典阅读”是读文本的原版原著,比如读《鲁迅全集》,读周作人的散文,而不是读第二手的比如译注、人物传记、评论等,我们阅读要越贴近对象越好。阅读有时也需要囫囵吞枣,整篇读下来,多读几遍,有些氛围学生自会感受到,在学生对作品有大体的把握上,启发学生,让他们抓住最受震憾,最受启发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是会让他们灵光闪现的地方。阅读作品也讲一个“缘”字,有些作品可能因为年龄、阅历的关系,学生不能马上理解,这很正常,不必强求他们立刻理解,随着人生经验的丰富,他们自会慢慢领悟。作为教师,就要启发学生,唤醒他们的情感经验,丰富他们的心灵世界,把自己的想法、感触、思考与学生讨论交流,让彼此的思想在碰撞中激出智慧的火花。

在谈话即将结束的时候,陈思和教授说,现代的社会越来越量化了,人的创造力也越来越少,结果造成人越来越孤独,偏执,人像螺丝钉一样被钉在机器上。因此语文的力量,人文的力量越来越重要。挽回人变成螺丝钉的局面,使人成为身心健全的,健康的人,这是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