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小说《沙家浜》风波未平

2003-05-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鲍晓倩 我有话说
2003年年初,《江南》杂志第一期发表的中篇小说《沙家浜》在文艺界及社会舆论界掀起轩然大波。小说对传统样板戏人物形象道德及政治的挑战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不满,各界人士纷纷提出了尖锐批评。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镇、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先后向《江南》杂志社提交了抗议书,小说《芦荡火种》(样板戏《沙家浜》改编自此)原作者文牧先生的家人也曾称要保留法律追诉权。

最近有媒体报道,刊登小说《沙家浜》的《江南》杂志社日前已在杭州公开赔礼道歉,表示对不起沙家浜人民,对不起新四军战士,愿意接受读者对他们的批评与帮助,在《江南》杂志公开刊出“认错书”,以取得读者的谅解。这是否意味着《江南》杂志的态度有所改变,这场风波能就此平息了呢?

《江南》杂志社对新四军老战士表示歉意

5月12日,《江南》杂志主编张晓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表示,杂志社发自内心地、由衷地向新四军老干部、老战士道歉!

《江南》杂志主管部门浙江省作协相关人士告诉记者,4月下旬,浙江省作协替杂志社邀请了两名新四军老战士参与了在《江南》杂志社召开的专门会议,杂志社在会上为小说《沙家浜》一事向两位到会的新四军老战士口头道歉,并在会后将一份书面检查材料交给新四军老战士。

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对道歉一事不知情

随后,记者又采访了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该会称,媒体提到的秘书长刘石安只是普通会员,也不是新四军战士,不能代表新四军老战士说话。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曾经对小说《沙家浜》召开过多次批判会,并向《江南》杂志社递交抗议书,希望《江南》杂志社能作出检讨并道歉,但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对此次《江南》杂志道歉一事并不知情。

记者又联系到了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其秘书处工作人员称,他们知道浙江省作协曾经邀请一些新四军老战士到《江南》杂志社去,但并没有通过该研究会,道歉一事他们亦不知情。

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秘书长罗平向记者透露,《江南》杂志社邀请的新四军老战士分别是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浙东分会理事范执中、会员周知中,而周知中本人又是浙江省作协的离休干部。当记者问及这两名会员能否代表新四军老战士接受道歉时,罗平秘书长十分肯定地回答:“当然不能!”他认为这两名会员参加会议只是个人行为,不是作为代表去接受道歉的。而浙东分会理事范执中也曾向罗平解释,这不是《江南》杂志社的正式检讨,所以他没有上报浙江省研究会。罗平坚持认为,《江南》杂志社有必要对小说的内容及后来的有关言论作深刻的检讨,才能真正获得广大新四军老战士的谅解。

沙家浜镇不认为《江南》有道歉行为

2003年3月底,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镇以“百万沙家浜人民”的名义向《江南》杂志社提交了正式的抗议书,对小说《沙家浜》中人物形象与历史中真实的抗日战士大相径庭表示不满,要求《江南》杂志社对沙家浜抗日历史、军民鱼水情作认真的考察,并正式向沙家浜人民道歉。时至今日,沙家浜镇又如何看待《江南》杂志的道歉行为呢?

记者通过常熟市委宣传部找到了沙家浜镇镇长朱亚辉,朱镇长告诉记者,一段时间以来,沙家浜镇正在与各方面法律专家联系,准备起诉《江南》杂志社,他们认为,《江南》杂志刊登小说《沙家浜》侵害了沙家浜镇的名誉权,有损沙家浜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形象。对于《江南》杂志社道歉一事,朱镇长表示,他只接到过刘石安的电话,转告他有这么一回事,而且刘石安本人也是在电话中通过老战友知晓此事。到目前为止,《江南》杂志社从未与沙家浜镇正式接洽,沙家浜镇没有收到《江南》杂志社关于那次会议的报告,也没有收到任何道歉材料,而且也没有看到《江南》杂志社在自己的杂志或任何媒体的正式道歉声明。

因而,朱镇长认为,《江南》杂志社的“道歉”是单方面行为,沙家浜镇不认为《江南》杂志社已经公开地正式道歉,这样的“道歉”他们很难接受。同时,朱镇长也认为《江南》杂志社通过非官方形式邀请的两名新四军战士并不能代表在沙家浜战斗过的新四军战士接受道歉,更不能代表沙家浜镇和沙家浜人民。朱镇长还强调,如果《江南》杂志不正式道歉,他们还是要起诉。

由此看来,《江南》杂志希望用自己的道歉方式来平息小说《沙家浜》所引起的种种风波,只是一厢情愿的事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