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美文》大赛题目挑战高考作文题?

2003-05-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第二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大奖赛写作征文大赛第一轮近日结束,首轮比赛有来自世界各地的78231人参加,评选出获奖者356名,同时进入复赛。2003年5月出版的《美文》少年版,推出了一批著名学者、作家、特级教师新出的“第二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征文大赛复赛题目”,初中组和高中组各28个题目,形式多样,内容无所不包。据《美文》(少年版)副主编王朝阳介绍,参与本次命题的作家、教授、特级教师共有28位,其中作家7位,他们是余秋雨、陈忠实、余华、阿来、朱增泉、叶兆言、苏童。此外,作家而身兼教授的也有7位,分别是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同济大学教授马原、华东师大教授陈子善、清华大学教授格非、福建师大教授朱以撒、南开大学教授刘俐俐、复旦大学教授许道明。而特级教师中则包括了于漪、方仁工、张大文等多名享誉全国的中学语文教育专家。

一种消息在坊间流传:贾平凹要叫板高考作文题?记者就此事展开调查。

由著名作家贾平凹担任主编的《美文》杂志,2002年首届曾设下101万元大奖,举办了“首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征文大赛”,获奖的5篇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被国内新闻界称为“少年诺贝尔文学奖”,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东方书城》曾经作过多次专题报道。此次比赛是第二届大奖赛。

据悉,2002年高考作文由命题作文改为话题作文,去年5月举行的第二届美文大奖赛初赛的其中一道赛题(以“足球”为话题作文)与200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相似,而第一届美文大奖赛的决赛题(以“互助”为话题作文),与2002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心灵的选择”似乎也有相通之处。高考命题与大赛命题的“英雄所见”难分高下。

本次56道复赛题分别刊登在2003年5月的《美文》成人版和少年版上,刊登时间离今年高考仅一个多月时间,这是考生应战高考的最后阶段。而本次复赛题多达56道,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人士认为,高考作文题很难躲开。

进一步探究,我们发现《美文》对高考作文的“八股化”导向早有微词,进一步探究,我们发现,2002年9月,《美文》少年版推了《2002全国高考满分作文展示》,《美文》少年版负责人亲自撰写发表《高考作文为什么不能公开》一文。该文尖锐地指出:“编完今年高考满分作文专辑,我们有一种感觉:高考作文‘八股化’的趋向越来越严重,这种‘八股化’的突出特点表现为:1、技巧模式化。比如开篇点题,多用排比句,多用反问句,篇尾升华。这几乎成为目前高考作文的定式。2、作文脱离生活,以知识代替生活。学生所选材料多为课本知识,比如屈原、岳飞、李白等是学生作文主要取材对象,无论何种题材,这些人物变通使用即可。一旦描写生活,又陷入好人好事的表彰。相当一部分考生的‘心灵的选择’,已经变成给不给老太太让座的问题了。因此我们几乎不能不产生疑问:这样的作文也能得满分吗?我们不能不问,上千万的少年学子几乎用相同的笔法,相同的知识表达几乎完全相同的观点,这是他们‘心灵的选择’吗?主观性较强的作文卷,为什么不能公开呢?是维护程序重要还是对考生负责重要?基于这样的认识,从全国选送的大部分满分作文被我们淘汰了。”

有人士推测,也许正因为《美文》对高考作文诸多方面的不满,他们想采取出题的方式,把自己的评选标准与高考作文作一次比照。

就在刊登56道赛题的《美文》少年版上,还刊登了《随便说说——2003年高考作文预测》一文,对今年高考作文命题提出了分析和猜测。

贾平凹:仅供参考

关于第一届美文大奖赛赛题曾经与2002年高考作文赛题相似,记者和贾平凹有过如下对话:

问:你在《美文》少年版创刊词中说:“《美文》少年版当然是文学,它不是道德教育,也不是要普及知识,更不是配合学校教材要做什么辅导,它的任务是圆少年的文学之梦。”但可以这么说,许多读者选择《美文》是因为它在做的工作是“高考作文辅导”,你如何解释这种事与愿违的结果?

答:办任何事情都可能有多种说法。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少年的文学写作素质,若真能对高考起作用,那也是好事呀。如果有许多学生为了应对高考作文而订阅,那当然也是好事了。长远的建设不是虚妄的东西,并不拒绝临时的实用。

问:2002年高考的题目以“互助”为主题,与第一届大奖赛决赛的主题是相同的,同时第二届的赛题与北京市的考题也有相同的地方(同样是世界杯的题材)。听说有参加决赛的考生在高考时,把参赛的文章稍作改动就交上去了。你对此怎么看?

答:这没有什么,反正都是他的创作嘛。

据介绍,为了约请这些作家、教授和特级教师命题,《美文》主编贾平凹在春节前就开始向这些朋友打电话写信,希望他们把这次命题放在“中学语文教育”的高度予以考虑支持。而当记者随后询问贾平凹,问及请这么多作家、教授、特级教师命题的初衷时,贾平凹说:“对学生的作文,作家、教授、中学语文教师有不同的要求和看法,过去我们只是教师和专家的看法,特别是对于作家来说,课本里讲的是作家作品,但进入课本以后作品似乎就和作家没有关系了。这次这么多人命题,大家就可以看出,作家、教授、教师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教材实际上应该重视一下作者的看法。”当记者问这么多人命题,是不是要“猜”高考题,或者向高考作文挑战的意思,贾平凹拒绝用“猜”“挑战”这样的词,他说:“供专家们参考,供老师学生们参考吧。”

如此多的作家、教授、中学教师一块儿命题在全国极为少见,当记者问如何想到这个“策划”时,一向颇为低调的贾平凹认为,这不是策划,而是策略,考虑到目前刊物竞争激烈,所以办刊必须有自己的想法,要办切合实际的事,解决实际问题。当然,能扩大影响产生好的效果更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