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活着的历史

2003-06-18 来源:中华读书报 赵强 我有话说

“不同而和”

有人把历史定义为“符号及其意义的总和”,从这个角度来看,现实似乎可以称作“生活及其利益的总和”,回忆录通过把生活符号化试图进入历史的领域,却往往因为利益与意义的冲突而尘归尘、土归土。

6月9日上午,希拉里在纽约举行了其自传体回忆录Living History(《活着的历史》)的首发式,据说首发100万册,算得上是今年国际图书市场上最抢眼的传记类作品。名人出回忆录不仅是时尚,而且几乎成为一个惯例和生财之道。希拉里这本自传酝酿了3年才正式推出,看上去很费了些工夫,但这跟文学家的十年磨一剑搭不上边,相信多半是商业上的考虑。2000年底已有报道说各出版商的竞购价已经高达700万美元,拖上几年,争取个更好的价钱和更好的机会,也许是作者和出版商共同的利益所在。

这种事情司空见惯,本不值得费什么口舌,有意思的是,作为曾经的美国第一夫人和如今的政坛女强人,希拉里回忆录中的亮点却与政治无关。大家都还记得克林顿的性丑闻,而读这本书最希望看到的自然是一个女人对丈夫如此行径的原始反应。莱温斯基的自传推出得比较早,捞到了100万美元,希拉里的一个朋友曾说过一句风趣的话:“希拉里的故事起码要比她值钱10倍。”现在看来目的是达到了。希拉里当初参加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计划不知道是否已偃旗息鼓,选择这个时间推出自传,确实能够吸引眼球,至少为自己政治生命的延续打下一些基础。

所有的故事都会湮灭在历史的尘土中。这本书的名字很有创意,“活着”既表明正在进行中,又有鲜活、活生生之感,“历史”双关其作为回忆录的个人生活记载和作为历史资料的重要价值,卖点则是杨贵妃与唐明皇、吴三桂与陈圆圆、温莎公爵与辛普森夫人式的千年不变的感情纠纷。有人把历史定义为“符号及其意义的总和”,从这个角度来看,现实似乎可以称作“生活及其利益的总和”,回忆录通过把生活符号化试图进入历史的领域,却往往因为利益与意义的冲突而尘归尘、土归土。希拉里的故事意义何在?这不是大多数读者所关心的问题,正如当年克林顿的性丑闻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作为历史,也许会记下一笔,第一个元首级的人物因绯闻而遭弹劾,未果。然而,克林顿作为历史符号的意义何在,同时代的人很难理清头绪。

至于利益,却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希拉里自传的出版,出版商得到了利润,读者得到了消遣,希拉里是否实现了她“向公众袒露心扉,以正视听,树立起一个坚强而独立的女性形象”的目的不好说,至少也挣足了版税,缓解了一度出现的经济危机。完全可以这么认为,利益便是“活着的历史”,作为个体,既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去考虑意义问题。芸芸众生,大千世界,为了利益而讲述的故事五花八门,有意义的却悭缘一见。倒不是特意刻薄希拉里,作为耶鲁大学的高才生,她所做的一切都证明她是难得的优秀女人和当今社会的成功人士,公众应该能从她的自传中得到不少有用的教益。不过当绯闻和流言都可以成为利益的工具之后,这个世界显得真真有些滑稽。

人不能为了意义而生存,只能为着利益而奔波,现实如此,历史的意义也许也隐现其间,这是历史的悖论,也是人类的悲哀。希拉里的自传也许会成为垃圾烟消云散,也许会是重要的历史文献,时人无法论断。然而,可以相信的是,历史不可能“活着”,历史同时也不是故事本身。而“活着的故事”从何处获取意义,又是如何变成历史的,这却一直是个谜。美国人画了一幅漫画,布什手拿希拉里自传对以色列总理沙龙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总理阿巴斯说道:“既然希拉里和克林顿都能做到‘不同而和’,你们也能。”这颇有些苏轼所写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意境,战争与和平,婚姻与爱情,名人与百姓,国家与个人,现实与历史,有如一道东北名菜——乱炖。仔细想想,人们在追逐利益的同时也创造着价值,这就够了,历史的意义多半是种偶然,利益和意义之间也许并不那么水火不容,多半也能做到“不同而和”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