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换书小事

2003-07-30 来源:中华读书报 陈钢 我有话说
早在1996年夏天,笔者在上海一个大型书市上,看到一本刚出版的《中国成语大词典》(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即掏钱买了一本。

回到家却偶然间发现,该“缩印本”严重缺页(从626页至659页缺页)。但此时“书展”早已闭幕。后来听说,凡是书籍发现有印错和漏印等问题的,有关出版社能予以调换。于是我将购书发票夹在漏页处暂时放了起来,想趁某天顺路时去调换,但一搁就数年。

日前,笔者在办公室整理抽屉时,欣喜地发现了这本“缩印本”。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到上海辞书出版社的门市部去提出调换要求。一位营业员一看发票,第一句话就说:“喔,还是1996年买的呢!”他说,门市部不能解决,让我到里面的出版办公室去解决。我来到办公室,一位老同志一看发票,也脱口而出:“喔,那么早的发票还保存着呢!”但他还是帮我找来了一位具体经办的同志,为我换了一本去年再版的“缩印本”,这位同志也说了“那么早买的书……”我想:前后三个人的“共同反应”似乎都是“那么早买的书到今天还来调换!”也许都感到“罕见”甚至有些“奇怪”。我顿时感到有点“不好意思”,于是赶紧连连道谢而告辞。

事后静下心来想想,对这次“换书小事”颇有感慨。出版社出的书,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商品经检验,“合格”了才能出厂——这是尽人皆知的最基本要求。然而现今出版界出的书,对差错习以为常,以至出现“无错不成书”的说法。回想在上世纪60年代时,凡编印成书的,尤其是出的“工具书”,差错是极少见到的。之所以差错少,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的出版界人士,工作都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缘故。而相比之下,尽管如今的科学技术水平比以前大大提高了,设备比以前也大大改进了,然而出书的差错却比以前大大地增加了。笔者拿着这本漏页严重的工具书去要求调换时,出版部门对自己出了质量问题的“产品”,没有一个人说一句对这一“产品”有质量问题而表示丝毫“歉意”的话,倒反而对去要求调换感到有点“反常”。

值得一提的是,据笔者所知,在国内出版界中,上海辞书出版社还是出版质量比较高的一家出版社,其他有些出版社的出版物差错质量问题更为严重。有的非正规出版社出的书,漏页、重复、错别字等差错简直多得难以统计。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有些出版社的经营者,往往偏重于考虑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产品”质量。一本书出版过程中,可以说,从作者、编辑、排版到校对等各个环节都有差错,这就难免“无错不成书”了。笔者认为,正因为现今出版的书籍差错已很普遍,这更应该引起出版界领导的高度重视,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而且还要考虑社会效益,认真抓好“精神产品”的质量工作,要提倡树立“每道工序、每个员工,自觉把好‘最后一道关’”的思想,把“差错”当作“敌人”来消灭。

希望“无错不成书”的现象,能有一个根本的转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