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行走学术

2003-08-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汤大民 我有话说
“人在旅途”,可以用来概括今天中国人的生态。旅游热线罗天网地,节日游客数以亿计,僧道们云游四方,明星们“走穴”,“行走文学”热门了,余秋雨从“苦”走到甜,欢叫着“行者无疆”……只可惜他忘了人总会老到走不动,而无处报销2000万美元车旅费,游太空也只能止于兴叹。“无疆”还是个梦。

学者呢?印象中是好静的。寒窗孤灯,皓首穷经,三年不窥园,躲上小楼叫人抽掉梯子,“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可半句空”,还有心斋呀,坐忘呀,似乎是学者形象的定格。然而,这是一张老照片。在今天,你按图索骥,你到课堂、研究室、实验室、书房,怕是很难找到学界名流了。他们也在“行走”中。

学者在行走,是繁荣学术的需要,所产生的学术,可叫做“行走学术”。处于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学术重交流,重集体智慧,重动态推进。于是在我国,每年要召开成千上万次各种规模、各种专业的学术交流会、研讨会、论证会、评审会、咨询会、成果发布会、名人纪念会……学界精英们因此而纷纷上路,风雨兼程奔四方,交流学术思想,实行集体攻关,传播学术成果,……这是多么繁荣的堂皇景象呀!遗憾的是,中国的堂皇,总可以让多嘴的文人“但书”一下。学术繁荣背后,就有相当数量的“行走学术”是只有过程,没有成果,只有行走,没有学术!

比如说,进行学术活动,必须优选场所,按理讲,这种场所应具备诸如专业文献丰富、信息灵通、人才相对集中、设备先进或有规模化的野外作业现场等条件。可是,许多“行走学术”的“选择”并不讲究这些,活动的地点与标榜的“主题”毫无关系,甚至离题万里。那些地方有好山好水好吃的好玩的好乐的,或为新辟景区,或为避暑胜地,或为购物天堂,要啥有啥,就是没有学术。你怀疑选错了吗?不,你错了。请随便找一份这类活动的日程表看看吧,五天会期,第一天报到,晚上宴会,第二天上午领导致贺词,权威指方向,下午群儒论学,中、晚酒会,深夜放歌劲舞,后三天“参观”山水市场形象工程……注重结尾的还有庆贺圆满成功的总结会。题目是“学术”,文章却做成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山水之间”!平心而论,学者们非贪恋享乐者,他们只不过图个新鲜,浅尝辄止。然而,也正由于此,一个学术会议能从四川开到西安,从泰山开到庐山,从镜泊湖开到天池里……年年有年会,会会搬场子。

活动密集,搬场频繁,学界就流行起“赶场子”。为了请教一个学术问题,我曾电话追踪一位名教授。半个月中,从北京追到海南,又追到广州、合肥、南京,谢天谢地,他终于在北京家中和我“对话”了:“对不起,你的问题比较复杂,我明晨还要飞西安,要在一个国际学术会上发言,改日再唠吧!”一位博导,一个月赶了7场,有一场请了别人未请他,那股酸劲儿冒上来,差点儿唱《贵妃醉酒》。据统计,某位演艺界大牌明星一个月最多演出150多场,一天最多赶了8场,创我国“走穴”最高纪录。学界无人做统计,做了,纪录怕也相当惊人。

我忝居一个学术刊物编辑之列,常常要向一些专业的名家约稿,也常常是十约九落空。名家非常客气,总要向我解释哪天要到何处参加何种活动,“实在对不起,没时间写文章了!”是啊,时间是个常数,日夜“人在旅途”,哪来时间做学问呢?问题还在于,他参加的那些专业活动又都是标榜学术创新的,他又哪来那么多创新成果呢?谁知人家有的是办法。明星“走穴”,天涯海角不是唱着“同一首歌”吗?一支西洋参,不是可以做成含片、冲剂、胶囊吗?两只甲鱼煮一缸汤,分装在小瓶子里,不就成了“中华鳖精”了吗?我们的学者,也并不傻冒,有一篇论文垫底,改头换面,拆零重组,浓妆淡抹,调频转台,复制克隆,换汤不换药,总能应付好几场研讨会,依然是焕然一新的。

有一些“赶场子”的高手,更是了得,非但能在本专业学术活动中起骨干作用,而且能在与他们从事的专业无关的专业活动场合大出其彩。隔行隔业是难不倒他们的。尽管他们的其他专业的知识,也只有大学本科甚至中学生的水平,但他们有名气,也有临场发挥、即兴神侃的天才,平淡的常识到他们嘴里就成了高深学理、三昧真言。虽然有识者怀疑掺假,但想戳穿他们却不容易,因为他们已进入了良性循环:他们是名流,学术活动因他们的莅临而提高档次和规格;他们参加的学术活动的档次和规格越高,他们的名气就越大,他们的可信度就越高,权威地位就越牢固。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互需互动,双赢共荣,有了他们,才会有“行走学术”的昌盛啊。

如果据媒体报道,这类活动的成果都是丰硕的,空前的,前沿的,国际一流水平的,使历史上的稷下争鸣、玄学论战、鹅湖之会黯然失色的。但你到现场去看一下,那里只遗留下了两堆垃圾:一堆是吃喝残渣和废弃的塑料包装壳,一堆是发给与会者的种种文件印刷品。也许还有装帧精美的论文集或专刊,但其内容恰恰证明了学术创新成果在这类“行走学术”之外。

应该承认,这类活动也还有副产出,例如不少“赶场子”学者成了旅游家、导游、美食家。博导“行走”了,学生成年累月见不到人影子,成了“不导”。但在他行色倥偬的间隙,要他谈“行走”经验,他会如数家珍地告诉你,哪班机何时起飞,座位是否舒适,空姐如何漂亮,哪个地方山水好否,酒美否,肴佳乎,土特产如何,公园门票几许……俨然又是“博导”。更重要的是他们一个个成了对我国经济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他们“行走”的一切消费不都变成了旅游业的产值吗?办一次学术活动,花销少则三五万多则上百万,请算算,这对搞活市场、拉动内需作出了多大贡献呀!市场经济怎能不算经济账呢?

不过,经济账也只能算到钱投入市场为止,如果追问这笔钱是从谁的口袋里掏出来的,怕就麻烦了。据笔者所知,“行走学术”的费用大致有三个来源:一是从国家专拨的学术资金中开支。如会务费、学者的车旅费、出差补助费等都是在主办单位或学者所在单位专项资金中报销的。二是发扬《儒林外史》中文人“打秋风”的传统,把活动办到地方去,要县、市太爷赞助。但地方官不会自掏腰包,他们签个字,钱还是公帑中支出。三是企业或企业主赞助,尤以大型国企为主。但这部分来源较少。天下没有免费的早餐,人家是希望学术成果有助其获利才舍得花钱的,当发现所谓学术也是买空卖空,谁还愿做冤大头呢?有没有学者自掏腰包的?恐怕是绝无仅有。自费旅游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不能潇洒,又何必起早贪黑去“赶场子”呢?知名度越高含金量越大,名流挈妇将雏携秘书而不能共享免费待遇,岂不自贬身价!问题的实质还在于:从国库中拿出的都是纳税人的钱,即使企业的赞助也是工人血汗所积。于是,把这笔账算到底就成了:“行走学术”的繁荣是用人民的血汗垒出来的。

当然,人民是有义务花钱来繁荣学术的,问题是借“学术”之名行公费旅游之实,“行走”繁荣了,“学术”没有了,不也是一种对人民的变相欺诈和掠夺吗?以良知代表自居的知识精英于心何其忍也。

多年来,学术贬值,声誉日下,有种种原因,但学术尊严的自弃和本体的失落,能辞其咎吗?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鹧鸪叫什么呢?它叫道:“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哥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