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温普林大话西藏

2003-08-27 来源:中华读书报 张戈 我有话说
传说中明净、圣洁的西藏,除了神秘,还有什么?除了宗教,还有什么?除了旅行者的留恋,还有什么?除了冒险家的惊叹,还有什么?

如果您想亲自得到答案,带上一本《藏地牛皮书》,到西藏旅游去吧。如果您只想要那份内心的感受,一套“风马旗丛书”足矣。

“风马旗丛书”共计四本,分别为《巴伽活佛》、《苦修者的圣地》、《茫茫转经路》及《我的堪卓玛》。通过作者藏地近20年的亲感经历,引领读者一同在一种信马由缰的意境中走进西藏,感受西藏,也感受那种都市化浪潮中难觅的真切与魂牵梦萦。

作者温普林,东北人,满族,江湖人称“温老大”。198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89年遁入西藏,开始他长达十几年的盲流生涯,用摄像机、相机和纸笔记录下了他在西藏十几年的奇遇、悲喜和大彻大悟,以及与西藏的不解之缘。

在西藏生活了十年,但并不是每一个在西藏生活十年以上的人都可以为我们描述这番动人的藏区风光。温普林的行走决非浮光掠影,他像一个离家多年的游子回到故乡一样,自然、和谐地融入到他的父母兄弟中了,他们在共同熟悉的空气中游戏、思想,大量的黑白图片像那片神秘的土地一样在我们的梦中逐渐清晰,我们为此兴奋、为此感动。必须承认,茫茫转经路上我们也在行走,用心灵,用眼睛……这一切都缘于作者温普林以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异族人的自然和平常的心态,逐渐地融入一个散发着宗教生活的芬芳和游牧生活的纯朴气息的世界之中,而这个世界相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显然是另外一个陌生和神秘的世界。

其实作者的经验虽然是特别的,少有的,但因为发自内心,是自觉的,真诚的,袒露的,所以他在书中所展示的这段心路历程无疑会让读者认同。

温普林从1989年开始拍摄西藏题材的纪录影片,历十年而不断。他积十年游历生活之功,告诉我们——自然如水的日常生活,才是藏文化的真谛所在。

温普林说:“西藏是一面魔镜,每个人从心中都能看见自己要看的东西。如果你愿意进入,只要不往两边看就可以。于是,在美丽的误读中,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西藏,有天堂化的,有妖魔化的。全世界人民共同编造着关于西藏的传说和故事。能说哪一种观点更客观呢?我们认知宇宙、生命的方式从来都是盲人摸象而已。只要你真诚、真实也就够了。

我深深地怀念有酒有狼有姑娘笑声的夜晚,那一切是我们人生中的珍藏。”

《茫茫转经路》:茫茫荒野,你会看到磕长头的人和朝佛的车队,每一个藏民的心里都有无数个转经路,哪天转到头停下了,就意味着这一世的生命停止了,下一世的生命又开始轮转。转经路上的生命简单、崇高,焕发着生命本原纯洁的光辉,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在茫茫转经路上寻找那神圣、洁白的生命之光。

《苦修者的圣地》:青朴山,不是声名远播的名山大庙,但是在所有的藏民心中,它的地位却极高,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藏民来此苦修。作者在书中为我们讲述了他和同伴们四上青朴山的经历,讲述了在青朴山的苦修者的生活,这里有得道的高僧,有共同修行、三年如一日的母女,有抛却世俗官职与家庭,双双离家出走,上山同修,后来成为青朴山领袖的一对男女丹增和德钦,还有顿悟后上山苦修的少女尼玛。书中还记载了作者从苦修者身上得到的启示。

《巴伽活佛》:作者记录了他和弟弟温普庆在康巴大地上的一段丰富的游历,特别是和巴伽活佛的深厚友谊,他与巴伽活佛多年来心与心的交往,已经直接深入到藏人生活的核心部分,那就是西藏佛教。应该说他已经很接近一个普通藏人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状态。对于一个藏人来说,宗教不是一件色彩强烈的外衣,宗教纯粹与他们的血缘有关,因而也就成了他们生活的根本意义。

《我的堪卓玛》:通过作者对近二十年藏地生涯的回顾与反思,通过对藏民族各方面人物、事件的描述,作者以一颗真诚的赤子之心表达了他对藏文化及藏民族的挚爱与眷恋,那片神秘纯朴的雪域高原,正是作者及众多热爱西藏人们心中的“堪卓玛”。

  (“风马旗丛书”,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单本定价24.8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