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缩小中外版权贸易剪刀差 华文出版蕴涵无限商机

2003-09-1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默迪 我有话说
华文出版的市场到底有多大

根据2003年初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透露的数字,全年全国共出版图书178880种,比2001年增长12%,全系统共实现销售收入726.8亿元、利润4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和6.5%。我国已经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出版大国,同时正在向出版强国迈进。

在世界各民族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和任何一个行业一样,在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后,羽翼初丰的中国出版业也不满足于仅仅瞄准国内市场。当我们开始用国际视角来审视出版的时候,“华文出版”这个概念就水到渠成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在今年3月份举行的2003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版权贸易研讨会上,这个概念就成为与会者会上会下的一个主要话题。而在历届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各地华文出版,主要是内地和港台同业之间的版权贸易,也一直在版权贸易成交总额中占据相当的比例,并且其数量在今年的博览会上有望继续增加。

我们不妨先来盘点一下,看看这个世界上,华文出版的范围到底有多大。华人的足迹遍布在全世界,除了中国内地以外,海外还有6000万炎黄子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台湾地区大概2300万,香港地区将近700万。

海外华人生活富足,购买力强劲,对华文图书也有着强烈的需求。但是对于我国的各出版机构来说,这还是一块远未充分开垦的处女地。

香港回归以后,香港人和内地的融合日益加强,在文化心理上已经逐渐认同内地。相对香港本地的出版物,内地出版的书籍品种丰富、价廉物美。每个周末,都有许多港人到深圳大量采购内地版图书,这充分说明了内地图书已经对港人形成一定的吸引力。假以时日,内地出版机构在香港大有作为。

台湾的图书市场也已经对祖国内地开放。据对台湾出版有深入研究的辛广伟先生介绍,近几年,台湾每年的图书销售额大约是15-19亿。按2360万人口统计的话,人均一年购书80美元,是内地城市人口购买力的10倍。也就是说,台湾2300万的人口的市场规模,事实上相当于内地23000万的市场规模,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港台之外,北美是最大的一块市场,目前的市场主要被台湾的出版机构蚕食,繁体出版物多,简体出版物则非常少。但是,随着内地新移民的日益增加,对内地出版的简体读物的需求势必日益趋旺,内地出版社还是很有希望开拓出一番疆土的。至于新加坡、马来西亚,虽然当地有一些华文出版机构,但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上升,祖国内地的出版物无疑将有着越来越强的吸引力。

在这些大块的市场之外,还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零碎的市场。比如文莱,虽然华文读者少,但是它的教科书都不是自己出版的,这就是一个商机。还有印尼,现在开始恢复华文教育,2001年又正式解除了对华文书刊的进口限制。虽然这些市场比较小,但是如果加以精耕细作的话,也能收到意料之外的效果。

至于祖国内地本身的市场潜力就更是可观了。2001年,内地的图书销售码洋408.49亿元,人均购书消费32.01元。而美国1999年的人均购书消费93美元,法国人均消费122美元。对照之下,可以看出内地图书市场的潜力非常之大。

做大做强应对国际竞争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顺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内地开始了出版集团的改革。时至今日,全国一共成立了31家集团。这些集团在基础建设、管理机制改革、综合实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为例,相比集团组建前的1998年,2001年该集团销售收入增加4000万元,利润增加2080万元,净资产增加1.34亿元。

更为可喜的是更多的出版社已经自发地在探索集团化的发展道路,比如电子工业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法律出版社等都正在积极搭建集团化的组织框架。

与此同时,随着政策的放宽,来自业内外的各方资本也正在逐渐向出版业渗透。但是,与国际出版巨头相比,华文出版的规模还相差很远。目前国际出版业的三巨头分别是培生教育(Pearson Education)、汤姆森(Thomson)和麦格劳·希尔公司(McGraw-hill),这三者的销售码洋都很可观。以培生为例,年销售额50余亿美元,利润7亿多美元。它相当于我国500强企业第263位的湖南出版集团,其2001年实现的销售收入是36亿元人民币,利润是2.4亿元,差距显而易见。

一个沉重的命题

怎样才算是走向世界?市场规模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华文出版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

综观近年来图书销售的排行榜,大多数为引进版权的英文畅销书所占据。“哈利·波特”、“鸡皮疙瘩”、“谁动了我的奶酪”等等书籍持续热销,掀起一轮又一轮的阅读热潮。反观内地原版的畅销书,则鲜见通过输出版权在英语世界引起轰动的例子。可以说,在华文出版和以英文为代表的强势出版势力的输入和输出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

通过比较近年来我国版权贸易的相关统计资料,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这个不平衡。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加入国际版权公约后,版权贸易飞速发展。从1990年到2000年,通过出版社开展的版权贸易已超过3万项,尤其是1998以后,每年签订的出版项目都在6000-7000项左右。但是,这其中大部分是以引进版权为主。每年输出的还不到600个项目,引进与输出的比例约为10:1。据有关专家分析,这种态势在近期内将不会改变。虽然今后版权输出的绝对数会有所增加,但是引进版权可能会增加得更快,10:l的比例很可能进一步扩大。

引进图书在许多出版社中已占到相当大的比例。比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引进图书的品种数量占到了39%,码洋则达到了55%。

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副董事长兼副总裁、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总编辑陈万雄对此深有感触。作为一个对国内外出版界有深入了解的专家,他碰到过不少尴尬的事情。比如,每到一地访问,他总发现当地使用的汉语教材往往是当地出版的,而不是中国出版的。甚至许多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籍,中国人也不一定出得过外国人。陈万雄有次在法兰克福书展就发现一个俄国出版社买了一套讲中国风水的书,但尴尬的是这套书不是内地出的,也不是台湾出的,而是德国出的。

据陈万雄估算,近年来国际出版界关于中国题材的英文图书大概有1万多种,但是其中多达90%的图书是外国人写、外国出版社出的。

陈万雄分析,这是由于中国人写的书往往缺乏一种国际视角,不适应外国读者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

北京三联书店原总经理董秀玉对此也有自己的见解。她举例子说,中国人读遍了世界各国的作品,但是中文名著却很少为外国人阅读。她认为这是因为中国人缺乏世界观点,对于西方人的心理了解得还不够,不清楚国际市场的出版趋势所致。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内地曾经把一套中国经典文学丛书《大中华文库》翻译成英文,工程浩大,但是因为出版前没有仔细考虑国际市场的读者口味,使得销售率非常之低。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前车之鉴。

携手共创华文出版辉煌未来

承担华文出版走向世界的重任,非祖国内地、台湾、香港的出版界莫属。因为每年,内地图书的出版种类几乎占了世界华文图书的3/4,剩下的1/4则主要由台湾和香港瓜分。

近年来,内地、香港、台湾的出版人都努力修炼内功,希冀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但是三地出版界既竞争又互生,休戚与共,大家都已经充分认识到只有三地携手、合纵连横、优势互补,才能共创华文出版的辉煌未来。

内地有巨大的市场优势、深厚的文化底蕴;台湾的出版业高度发达,岛内有8000家出版社,并且已经积累起一整套出版界的运作经验;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其出版业有着内地和台湾所无法比拟的国际性,国际交往密切,其企业运作机制、国际谈判技巧等诸多方面都值得借鉴。

事实上,近年来内地与港台出版界之间的互动关系日益显现。畅销书、畅销作者和热点事件往往能在内地、香港、台湾同步起伏,三地的图书市场正飞速接洽融合。

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台湾地区已经成为祖国内地版权贸易的主要伙伴。仅在去年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台湾地区和内地的版权贸易成交量就达到1290项,占到全部版权贸易的18.72%,远远高于第二位英国的686项(占总数的9.96%)和第三位的美国(660项,占总数的9.58%)。其中,内地和台湾地区的版权贸易进出口量基本持平,内地引进约700项,输出约600项。台湾一些大的出版社如锦绣、光复、远流、汉光等,都与内地出版社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业内专家分析,内地和台湾地区出版界的合作将持续发展,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个亮点。

即使是普通读者,只要回顾一下过去几年我们读过的书,想必对这样的趋势也感同身受。由于海峡两岸具有共同的文化根源,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跃进,内地的城市读者和台湾读者的文化趣味越来越具有相似性,在一地热销的图书往往也能在另一地走红。从早年龙应台、李敖和琼瑶的系列图书,到近年朱德庸的《涩女郎》和《醋溜族》、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再到去年风靡一时的几米,一个个台湾作者成为内地读者的最爱。同样,一些红透内地的作者,比如余秋雨、王安忆和苏童,也同样成功登陆台岛。海峡两岸读书人同此凉热,共同享用对岸作者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这是两岸读书人的福气,更是华文出版业的福音。

随着内地、香港、台湾出版界各自的发展以及三地更加紧密的合作,华文出版必将能够真正地走向世界。

华人的足迹遍布在全世界,除了中国内地以外,海外还有6000万炎黄子孙。海外华人生活富足,购买力强劲,对华文图书也有着强烈的需求。但是对于我国的各出版机构来说,这还是一块远未充分开垦的处女地。

综观近年来图书销售的排行榜,大多数为引进版权的英文畅销书所占据。反观内地原版的畅销书,则鲜见通过输出版权在英语世界引起轰动的例子。可以说,在华文出版和以英文为代表的强势出版势力的输入和输出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

从1990年到2000年,通过出版社开展的版权贸易已超过3万项,但是其中大部分是以引进版权为主。每年输出的还不到600个项目,引进与输出的比例约为10:1。据有关专家分析,这种态势在近期内将不会改变。

由于海峡两岸具有共同的文化根源,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跃进,内地的城市读者和台湾读者的文化趣味越来越具有相似性,在一地热销的图书往往也能在另一地走红。海峡两岸读书人同此凉热,共同享用对岸作者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这是两岸读书人的福气,更是华文出版业的福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