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我们共同站在巨人的肩上

2003-09-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雷厉风 我有话说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知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引进出版了世界软件开发界公认的领袖杂志《Dr. Dobbs Journal》的中文版。这是真的吗?我可是原版杂志的长期读者了,要说起来,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点小成绩,从中可是得益不少(毕竟国内同行中能经常读到国外顶级杂志的机会还不是特别多)。高兴之余,我又心生几分疑惑:原刊的技术含量有口皆碑,选材和翻译的难度都不小啊,中文版会不会“橘逾淮而为枳”呢?

8月初的一天,我利用中午吃午饭的时间,兴冲冲地直接打的到chinapub.com的办公地点,买到了一本创刊号。据说按销售编号我可以在全国各地踊跃的读者中排到两位数之内,虽然从行业标准来看自己的岁数已经老大不小了,可是听人这么一说,心情还是挺激动的。这本创刊号我可得保存好了,也许多少年后,我会因此而出现在杂志的纪念专号上……

拿在手上的杂志——《软件研发》,双色印刷,还有十几页彩插,版式设计看上去很接近原刊,简单明快,用我的口头禅来评价———符合“编程规范”。令我更加惊喜的是,杂志除了《Dr. Dobbs Journal》以外,还融会了世界顶级的软件工程和管理杂志《Software Development》,顶级C/C++语言专业杂志《C/C++Users Journal》,和Windows开发领域的优秀专业杂志《Windows Developer Journal》四种杂志精华内容,这些杂志可全部都是大名鼎鼎。此外,杂志邀请的编辑委员会阵容也非常强大,有李维、潘爱民、阎宏这样的著名专家。内容嘛,既有技术含量,又覆盖目前国内最需要的软件工程和管理实践。素材资源美仑美奂,编辑阵容豪华,说《软件研发》是梦幻组合,相信任何吃软件开发这口饭的人都不会反对吧。

作为创刊号,杂志的内容果然出手不凡,保持了原刊的档次,可见能站在巨人肩上,就是与众不同。去年来过北京的C++之父Bjarne Stroustrup近年来除了接受采访较多以外,著述非常少见,居然为了中文版杂志动笔写了一篇长文,《软件研发》的面子可真是够大的。我还吃惊地读到了Bruce Schneier的亲笔文字,作为安全产品研发人员,Bruce的大名可以说是如雷贯耳。其他作者中,Karl Wiegers和Steve Adolph都是软件工程界的权威,Andrew Koenig和Barbara Moo夫妇是C++先驱,Dino Esposito是微软技术方面的名人,他在MSDN Journal上的Cutting Edge专栏我是一直拜读的。国内的作者呢,李维主持Borland专栏,阎宏主持模式专栏,也都是一时之选。

创刊号中对几种经典杂志的历史回顾和相关人物介绍我非常喜欢。虽然我阅读这几种杂志时间都不算短,但是杂志背后的许多人与事,却是知之甚少。介绍文章的文笔很好,内容也十分丰富,我强烈推荐大家都读一读,毕竟,许多技术之外的东西可能更有启发性。

非常凑巧的是,杂志的专题——敏捷软件开发方法,正是我目前最为关注的技术趋势。我们公司尝试过的各种现成过程似乎都不太适合实际情况,作为开发部门的负责人,我正在考虑量体裁衣制定公司自己的内部过程。敏捷方法当然是重点的考察对象。钱岭先生的文章是我读过的最全面的敏捷方法介绍材料,只不过限于篇幅,实践方面弱了一些。而敏捷方法大师Jim Highsmith和Martin Fowler的文章使我开始领会到敏捷方法的真谛,Jim关于方法设计的宏文,对我来说绝对是及时雨。而发生在著名同行Symantec公司内部的敏捷故事,于我的意义,恐怕怎么说都不过分。

我想特别说一说,作为原版杂志的忠实读者,许多文章我都读过英文,显然,中文版翻译的质量很高。许多我一直在寻找合适译法的表达方式,杂志都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

必须指出的是,大概是创刊祝贺的气氛重了,第一期的技术方面就我看来,如果针对的读者是有经验的开发人员的话,整体深度略显不够。

相比之下,刚刚拿到手的第二期篇幅增加到120页,内容也感觉充实多了。作者阵容与第一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Grady Booch,Clemens Syperski,Herb Sutter,Robert Martin,Randy Meyers,Scott Ambler……还有“对话”这样标志性的专栏出现,相信对很多程序员会有杀伤力。

在网上,我读到侯捷先生专门为《软件研发》杂志创刊写的文字:“我们冀望,以这些一流外文刊物为底蕴的《软件研发》,也做出属于自己的荣光,庶几不负所有读者的期待与期许。”我也衷心期望刚刚出世的《软件研发》顺利发展,能够为整个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