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人进入太空:人类进化史上的又一步

2003-10-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钮卫星 我有话说
10月15日-17日的某一刻,全世界都将瞩目中国。因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将发射,而这将是中国人首次进入太空。我们期待着发射成功,期待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载人飞行的国家。与美、苏不同,中国的航天计划不是在冷战背景下产生的,中国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载人航天计划,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实现外太空的和平利用。我们相信,中国的加入,将最终促进人类的和平和进步事业。

在此我们刊发特约评论和关于中国载人航天科幻的评述文章,以飨读者。 ——编者

中国的神舟五号载人空间飞行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对此人们也从各个角度发表了各种各样的议论。熟悉载人空间飞行历史的读者都知道,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升空,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他绕地球飞行一周,历时108分钟,然后安全返回。1961年5月5日美国宇航员谢泼德乘坐水星三号飞船到离地面184公里上空的轨道上绕地飞行了15分钟,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美国人。此后搭乘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的载人飞行器进入太空的各国宇航员已有许许多多。

那么42年后的今天,中国把一位自己的宇航员送上太空,其意义何在呢?难道真是象一些人所说的只是证明了中国的空间飞行技术晚于美、俄四、五十年?况且空间电子技术能够让几乎所有的对地球和行星的探测都通过不载人的飞船、卫星等自动完成,那么冒着很大的风险进行载人空间飞行,其必要性何在呢?

笔者以为,中国以自己的科研力量和制造技术,独立地把宇航员送入了太空,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载人飞行的国家,即使是晚于美、俄四十多年,也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然而笔者更以为,我们不应该在进入太空的名次先后上看待中国人进入太空的意义。在外太空回望地球,水陆绵延,是看不到国界的。我们强调“中国人”进入太空,是更注重于中国人是全人类的组成部分。

载人的空间探索是这样一种特殊的活动:它把人类从它进化过来的环境中带走,放到一个与任何一个有生命的环境都不一样的环境中去。因此这应该被看作是地球人类进化史上的重要一步,是人类终将步出地球这个生命的摇篮向宇宙深处继续进化的又一个开端。

前苏联和美国,尽管是出于冷战和对抗的目的,已经迈出了这一进化的第一步。人类应该继续这一进化,继续空间探险,挑战地球对他们自身的限制,去探测尽可能达到的地方。而这些,我想正是生命进化的本质。所有的生命形式都尽可能地扩张他们的地域,而人类将是第一种有能力在外太空生存的地球生命形式。

正是在这样一个层面上,笔者认为中国作为拥有人类成员总数近四分之一的国家,应该而且有必要参与到人类的这一智慧生命进化进程中去。

从更加技术一点的层面上来看,进行空间探索是一件消耗很大的事,让任何单个的国家去承担这样一个全人类的任务都是不现实的和不合理的。现在人类在单位时间内,譬如一年内,运送到近地轨道的物品总量还很少,人类向外太空运送货物和人员的效率还不高。美国从1981年到2003年共发射航天飞机110多架次,平均每年约5架次,做了一些诸如把卫星安放到轨道上、维修空间探测器等事情。而正在建造中的国际空间站,也是一个艰巨而缓慢的建设项目,按计划要花10年时间,美俄两国要进行至少43次太空飞行才能把各种部件送入轨道,宇航员要通过至少1800个小时的144次太空行走才能将这些材料组装成一个总重量430吨的永久空间站。

人类要学会真正意义上的太空生存,靠一个国际空间站是不够的,靠只有两个具有发射能力的国家也是不够的。人类要赶在地球资源枯竭之前学会在太空中生存,人类空间探索的步伐当然是越快越好。因此中国具有了独立的空间飞行能力,并能加入到国际间的空间合作中去,将是十分有利于全人类的好事。

我国的载人飞行只是进入太空的一个起点,在向太空进化的过程中我们还要经历更多的蹒跚学步,譬如舱外行走、舱外作业、飞船汇合、飞船对接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一次又一次的练习。因此我们希望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之后,还有六号、七号乃至N号,并顺利建成中国的永久空间站。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