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青年》引领红色时尚80年

2003-10-29 来源:中华读书报 记者 陈香 我有话说
本报讯 “奋斗改变命运,梦想让我们与众不同”。这是一本传奇的杂志:毛泽东三次为她题写刊名,他老人家的床头还常备着这本杂志;周恩来对她关怀备至,甚至亲自为影响她的发行的纸张问题操劳;恽代英、萧楚女、张太雷、邓中夏、林育南、李求实,这些名字薪火相传的人物都是她的编辑;从创刊的20世纪初期“革命”启蒙、新中国成立初期推出雷锋、王杰等系列英雄人物,到20世纪80年代发起史称“潘晓讨论”的人生观大讨论及思想启蒙运动,她被称做“红色经典”;在众多机关刊物疲软,以“心理按摩”取悦读者的软性读物满天飞的当下,她仍然高举理想主义大旗,倡导“奋斗人生”,在市场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到如今走过80年历程。她,就是《中国青年》。

在纪念《中国青年》创刊80周年的座谈会上,记者采访到了中国青年杂志社社长彭波先生。谈到《中国青年》往日的辉煌,他不禁感慨万千。作为团中央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以得天独厚的条件傲视同侪,发行量曾一度达到400万份。然而,日益商业化的社会与《中国青年》的红色资本越来越不相协调。市场不相信权威,也不问出身。习惯万众拥戴和组织保护的《中国青年》在面对市场的大海时突显老态。形势空前严峻。改不改版?改。怎么改?改“软”?迎合大众阅读趣味?不痛不痒的“心理按摩”?彭波谈及,《中国青年》知道,该扬弃的,应坚决扬弃;该坚持的,要咬牙坚持。他们决定,继续高举理想主义大旗。可是,在物欲开始横流、拜金主义泛滥的当下,“理想”是不是已经不合时宜?在向国家申请拨款、向主管部门申请新刊号以便创办几本通俗报刊可以贴补机关刊、办企业、多种经营以养活《中国青年》的种种努力均告失败后,中青人的这种“一意孤行”是否会将《中国青年》置于死地?然而,中青人坚信,不管社会如何变迁,理想和信念的光芒,永远不会磨灭。事实上,当全社会趋于“物质”之时,“精神”便成了稀缺之物。彭波告诉记者,当时有一位年轻编辑说“我们顾不了这么多。”“如果 是经费问题,我们可以不发奖金、不发工资”。有血气的中青人,没有迟疑与犹豫,决意奋然前行,在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当然,光有理想主义也是不行的,浪漫情怀属于青年,也应属于青年杂志。在内容调整上,《中国青年》着力强化杂志的青春色彩,同时,对杂志的形式、包装进行重大改革,并进行资本运营,整合资源,打造传媒集团。当“奋斗改变命运,梦想让我们与众不同”这句口号响彻大江南北的时候,《中国青年》又焕发勃勃生机,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春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