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秦牧找到了吗?

2003-10-29 来源:中华读书报 山东 孙建清 我有话说
。 时常从报上看到由出版社或图书编著者在报上登出的“启事”“敬告作者”,那内容是声称已出版了某某书,然后开列了一大串收入作品作者的大名,启事最后称“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联系到,请以上各位作者或著作权人见报后速与我社联系,以便奉寄稿费和样书。”出版社能及时刊发“敬告作者”,是尊重作者维护著作权法的表现,比悄悄把人家的作品偷来出版,既不寄样书又不付稿酬显然要值得称道得多。可是,有时看了那“启事”又忍不住觉得好笑。

譬如10月15日一家书业媒体刊登了由中国致公出版社发出的“敬告作者”,说是已出版了《幸福是种感觉》一书,收入了下列作者的作品,请他们与出版社联系。我虽不是文学界人,但略微扫一眼厚厚的名单还是发现了一些我很熟悉的名字,如尤今、秦牧、刘墉、莫小米、叶倾城等人。尤今是新加坡作家,秦牧是归国老报人、散文家,刘墉是台湾地区作家,莫小米是报界比较活跃的散文作家。此时我脑海里产生了几点疑惑:其一,国内专业媒体固然影响很大,可是远在新加坡、台湾省的尤今、刘墉能看到这里的“敬告”吗?其二,像秦牧这样已作古多年的作家,他不可能跟出版社联系,假如有些作家没了著作继承人,那“敬告”又有何意义呢?其三,莫氏的作品满天飞,作为长年跟作家打交道的出版社理应掌握一些情况,难道就不能问一问或到网上搜索一下吗?

眼下编书者实在是太忙,赶紧出书卖钱,自然会“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联系到”了。我想,这里的“种种原因”其中之一恐怕就是编辑的“衙门”作风,至少一个懒字是逃脱不掉的。“未能联系到”也是实情,秦牧已告别人世多年,你纵有天大的本事又如何跟他“联系”呢。当然,任何出版部门都不可能对全中国的作家通信地址了如指掌,但是对于有相当知名度的作家一点儿不知道他们的所在,似乎说不过去。

我的意思是,能打个电话、写封信打听到的或到网上查一查的,就不要以“敬告”的方式出现。我们的工作还可以做得再细些。不错,在报上公布大名来得痛快干脆,可出此下策一来弄得好像大家很生疏,二来也缺乏温情。每每看到这类“启事”,我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敬告作者”的最大好处是:反正我登报了,不能说我侵犯著作权了。

我真担心,也许不久的将来,在我们的报纸上会出现这样的启事:“茅盾、夏衍、老舍同志,请见报后速与我社联系,以便奉寄稿费和样书。”这不是笑话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