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们职校生怎么啦”

2003-10-29 来源:中华读书报 刘晓蓉 我有话说
在担任中等职校专职心理老师的这几年里,我常常在同学们尤其是新生的倾诉中听到这样一句嗫嚅“我们职校生怎么啦?”或是在父母师长恨铁不成钢的呵斥挖苦后、或是在亲朋好友昔日同窗叹惋的目光中,起因不一而足,话语里却都充满了伤心、委屈、愤懑和不平。在进行相应的辅导前,我一般会首先祝贺他:不管怎样,这句质问说明你现在至少还拥有你自己,拥有自己真实的感受和独立的思考!

记得一次多所中职学校的教师座谈会上,当问到大家认为中职生最需要关注和解决的心理问题有哪些的时候,各位老师的意见几乎惊人的一致:厌学情绪被认为是最主要的问题,包括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习惯不良、学习上进心不够等;其次是行为自控问题,表现为学生自觉性低、行为规范和个人修养不足、挫折承受力差等;其他还有社交障碍及早恋问题等。没有人提到他们心中的困惑和挣扎。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焦点也相应地集中在教学组织及班级纪律等相关方面。许多老师开学伊始就制订了严密的纪律条款,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课前课后都要到教室兜一兜,担心稍微放松督促就会出什么问题……老师可谓尽心尽力,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似乎总是事倍功半,学生仍然问题多多。

如果进行一下换位思考的话,我们会发现在中职生一系列问题的后面其实还隐藏着一个往往容易被成人世界所忽略的问题: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及自主性的发挥。

中职生年龄大多在16~18岁之间,正处于人生生理与心理迅速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里,中职生们一方面与同龄人一样有着对青春的憧憬和探索,同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考失意,在学习方面成为了同龄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从而也容易产生自卑等各种消极心理。

据了解,于各种社会偏见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接到职校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起,许多同学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这样一些想法:“唉,以后就是职校生了,都怪考的成绩太差”、“爸妈肯定要骂死我,我的确是太不争气、太没用了”、“高中都念不上,考大学也别想了,随便混完三年就去赚钱吧”。其实这些都是对“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怎样”、“我要到哪儿去”这一系列问题的自发性的解答,不过他们自己找到的大都是一些消极甚至错误的答案。带着这样一些思想跨入中职的校门,其影响和后果自是不言而喻。

马克思曾说: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所以,不管是学业问题、行为问题还是其它心理问题,我们都需要把开发、引导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作为中职学校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首先,要帮助中职生正确认识自我,即使之对自己有一个较全面而客观的分析评价。譬如中职生可能学习成绩没有高中同学好,但往往动手能力比较强,也是一大长处和优势。另外,老师和家长还可以适当拓宽中职生的眼界和信息渠道,譬如上海高薪聘请熟练技工还求而不得;大学生遭遇就业困难时,北京的中职毕业生却遭热抢,就业率达到95%以上等等。这些全面的认识无疑会让他们对自己产生许多新的发现,不再认为自己无能或低人一等。

其次,要强化学生的积极体验,让每个中职生都“接纳”自己。

第三,帮助中职生实行自我管理,即让青少年练习自己管理自己,而不是别人替他管理。

第四,帮助中职生自我实现,即让学生尽可能地了解和开发自己的潜能,以达到理想自我的目标。

自我意识是人类意识的最具本质的特征,是一个人人格的核心因素。正因为人有自我意识,人才成为一个清醒的个体、能动的个体、一个知已知彼的个体。健全的自我意识和积极的自主功能在中职生的个人发展中既可起到定向作用(做什么),也可以起到动力作用(我要做)和调控作用(怎么做)。有了正确的自我意识,中职生的成长、学习和参与的力量就会来自自身强烈的驱动力,而不是外在的压力和奖惩因素。增强自我意识、发挥自主功能,不仅能在当前帮助广大中职生朋友顺利渡过职校生涯,而且也必将为其一生的有效生存与积极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果还会听到“我们职校生怎么啦!”这句话的话,我希望它是响亮的,充满了自信和自豪,意蕴着一种良好自我意识的勃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