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探究中国人的审美心理

2003-11-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王德胜 我有话说
近年来,沉寂多时的美学研究又有渐趋活跃之势,尤其一些从新的视角、以新的方法探究美学问题的著论纷纷问世,令人为之振奋。由美学界知名的民族审美心理研究专家梁一儒教授率两位弟子户晓辉、宫承波共同完成的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一书(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便是其中之一。

文革前,作为主编之一,梁一儒即与同仁一道,完成了由周扬、何其芳任总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丛书”之一《蒙古族文学简史》。春风送暖之后,在研究民族文学的基础上,他又进一步展开了对文艺、审美民族化问题的研究,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先后推出了《文艺民族化论稿》、《民族审美心理学概论》等著作。由此,“民族化”问题研究逐渐成为梁一儒稳定而成熟的学术方向,而新近这部《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则是他沿着这一学术方向不断深化的产物,也是其经年沉思的结晶。

该著最突出的地方,在于对中国美学的研究视域作了新的开拓,在学术创新方面多有建树。如作者在强调民族审美心理是由感知、表象、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过程和民族气质、民族性格等心理类型特点共同构成的一个立体网络这一基础上,以心理结构为核心,着重从审美感知(视觉、听觉、味觉、联觉)、审美想象(发生、历史演变及其神思与内游的古代特征)、审美情感(发生与发展、性质与地位,以及刚与柔、悲与喜、雅与俗的类型划分)等方面,对中国人审美心理的民族特色作了系统、深入的探讨和描述,指出中国人形象思维的特点(如直觉、顿悟)及其外化形态的文学艺术,鲜明、突出地体现了中国人审美心理的民族特色。全书不仅通篇以此作为心理描述的主要依据,而且还以专章“汉语、汉字与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和“线条艺术与中国人的审美心理”两部分,着重从符号系统的角度对此作了专门论述。此外,作者还在比较研究的视野中,进一步揭示了中国人审美心理的个性特征,认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历史地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的超稳定的民族共同体;无论从政治学、社会学,还是民族学(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汉族与中华民族都是两个外延不同、层次有别的概念,因而研究中国人的审美心理以至整个中国文化,就不能像通常那样仅只局限于汉族、以汉民族代替中华民族而很少顾及各个少数民族。基于这种认识,作者在书中对中国各民族审美心理作了宏观的分析性比较。同时,作者还从中西民族大脑功能的差异、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女性偏向及其成因、中西民族心理类型特点等方面,通过对中西民族审美心理的比较性分析,进一步凸显了中国人审美心理的类型性特征。

作者在书中强调,从历史和地缘视角看,远古时代迄于今日,凡是在现今中国这块版图上生息繁衍过的人类族群,不管他们分属哪个部落、部族或民族,都应称作中国人。因此,研究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如能对远古时代(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中国人祖先的审美心理作一些切实可靠的描述,这种史前期的研究对于一部完整的中国美学史而言,应是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对此,作者在书中主要运用历史的方法和考古学的资料作了初步探索,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孕育期”(地理生态与文化选择;旧石器时代;审美心理发端;《山海经》的启示)、“中国人审美心理的萌芽期”(农业起源与宇宙宗教;彩陶与整体思维;比类想象与审美心理;史前饮食的审美心理)、“史前文化与审美心理的形成”(中国岩画的审美心理特点;中国人“象思维”的审美属性;中西审美心理发生的不同途径及其人类学意义;中国人的形象思维对人类的启示)等。

民族审美心理结构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几千年形成的中国人审美心理既具有传统的稳定性和凝固性,又具有时代的、区域的可变性与可塑性,其现代转型尤为明显。《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一书虽然主要着重于探究古近代传统审美心理方面,但它也从审美心理社会化的角度对这一现代转型作了粗略的描述。

应该说,对于“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中国人)的审美心理,《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首次作了全面、系统的探讨。虽然它还是初步的,但无疑是一项具有开拓性和较大学术价值的工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