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华书局上马“重印书”

2003-11-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讯 11月20日上午,北京大学朗润园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内,袁行霈、李学勤、裘锡圭等学界前辈以及一批中青年文史哲研究者,与中华书局的编辑们济济一堂,热烈探讨如何整合与开发中华书局的文化资源。有着90多年历史的中华书局文化资源十分丰厚,如何对其中最具价值的图书资源进行多层次开发,不仅关系到出版社自身的发展问题,也关系到学术积累的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

中华版图书的最明显的特点是它的文化积累价值,这一点直接体现在图书的重版率上。中华书局副总经理兼副总编辑李岩介绍,前段时间,在进行现有图书资源清理的过程中,震惊地发现许多学术价值很高的好书已经断档十年以上,这些书早有许多读者反映想买却买不到。李岩坦诚地承认,近几年中华书局在拓展业务范围的同时,古籍整理与学术著作的出版工作做得不够,中华传统品牌图书的优势有所削弱。

与会学者借着重印书这个话题,深入地讨论起传统文化经典的传承与发展这一重大问题。学者们高度评价了中华版图书作为学术研究的基本文献资料的价值,对文史哲各学科建设所起的作用,这正是中华书局不同于其他出版社之处。许多学者表示正是在熟读中华版图书的基础上开始研究工作的。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殷切地希望,中华书局应成为学人的常备书架,让学人应备必备的书想买都能买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曹道衡、北京大学教授白化文等著名学者具体地指出,中华书局重印断档时间较长的图书,要向市场着重介绍中华版图书的优势所在,不能简单地“复制”,要加以修订补正,体现新的研究成果,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市场效果。与会的年轻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则反映,有许多中华版的图书想买买不着,不得已只好从图书馆借来复印。学界殷切希望中华书局重新树立起学术图书品牌意识,把学术研究必备的品牌书成系列成规模地推向市场。

据了解,这次座谈会是中华书局新成立的市场部组织图书市场化运作的前奏。据中华书局市场部主任王军介绍,此次准备重版的图书不仅以满足学界的需求为目的,也将适应市场的需求。一般来说,一家发展良好的出版社,图书重版率应该达到当年出书品种的40%以上。这方面中华书局有着很大的拓展空间和良好的基础。

基本典籍文献与学术类图书究竟有没有市场,能不能给出版社带来经济效益,与会学者的意见是肯定的,并对中华书局充满期许。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