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后发展社会”中的“成人孩子”

2003-12-03 来源:中华读书报 赵强 我有话说

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彼得·潘

 孩子们可以在想像中冒险,成人则丧失了这个权利,规则要求他们必须在社会上完成自己的事业,而社会如果不鼓励具有冒险者天性的成人实现他们的梦想,留给他们的要么是反抗,要么是逃避。

英国《每日电讯报》最近在网站上公布了一项社会调查,在英国有100多万年近40岁却依然赖在父母家中的“成人孩子”,在过去一年内父母总共支出近200亿英镑来帮助他们应付结婚、进修、购房、旅行、买车等事项。主持这项调查的金融服务机构培基公司的研究部主任麦克埃维尔表示,“该调查数字可能会使期望子女在18岁时离家独立生活的父母感到震惊。免费搭乘父母的生活列车不但降低了这代人的生存能力,还对下一代人产生了不良影响。”处于“后发展社会”的欧洲发达国家,出现这种社会现象是很有趣的,也许不能以传统眼光来简单看待,而是需要换个角度重新认识。

“后发展社会”的一个典型特征是“通过高速发展的工业化时代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社会高度稳定,福利事业发达,社会已经越过巅峰发展时期,主体经济发展指数下降,经济活力受到一定限制”,总而言之,整个社会不再呈现“蓬勃向上”的趋势,主流社会心态也趋于保守,没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奋斗意识,从而缺乏强烈的使命感和目标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身处动荡时代的孟子不无先见地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记载纷乱的五代历史时也发出这样的警告。然而,这些哲思都源于一个你死我活的时代,似乎并不足以作为对“后发展社会”的一个悲剧性预言。我们顶多可以这样设想,一般情况下,很多人愿意生活在一个安定并且拥有良好物质条件的社会中,这种社会可以提供给人们高水平的物质享受和文化享受,但文化享受并不是精神享受的代名词,所以,一定也会有不少人感到隐隐约约的矛盾和焦虑。

在这个大背景下,“成人孩子”的大量涌现便可以理解了。有人认为他们没有能力或是在逃避责任,比如《环球时报》的记者就这个现象评论道,“在18岁或21岁生日时,他们曾雄赳赳、气昂昂地冲出家门,信誓旦旦地宣布开始自立,要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并且一定要比父母活得精彩。但自立门户不久,他们就败回家中。人们初时称他们为‘旋转飞回的一代’,意指他们老是不断离家又不断回来。久而久之,他们的绰号就变成了‘出不了门的家伙’,因为父母已经看透了这帮志大才疏的孩子:虽然他们内心渴望独立生活,但却没有这种能力。”其实未必,在心态上,这种现象有可能是对可预期未来的厌倦,而社会不能给这些“孩子”提供超越和冒险的机会则是他们赖在父母家中的客观原因。“时势造英雄”,个人能力必须跟时代相结合才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些“成人孩子”的确有着远大的志向,但造成他们退缩的原因往往不是才能的匮乏,而是缺少发展中社会随处可见的机遇。

中国是目前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当今处于发展巅峰期的国家,这两个国家给予人更多的想像空间,未来的变数非常大,对渴望奋斗的人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年轻人都倾向积极进取而不是选择逃避,“成人孩子”的出现率会小得多。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孩子”往往才华横溢,如果在非“后发展社会”,面对着不得不为的压力,他们会是成功者,甚至成为万人景仰的英雄,而在失重的状态下,由于缺乏堂·吉诃德挑战风车的勇气,他们便成为了被社会嘲笑的对象。与“成人孩子”相比,那些循规蹈矩,满足于按部就班的升迁和安逸舒适环境的人,成为了“后发展社会”的主流。社会无法迁就个人的心态,是积极适应社会还是保持独立的人格,往往会让人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

孩子们可以在想像中冒险,成人则丧失了这个权利,规则要求他们必须在社会上完成自己的事业,而社会如果不鼓励具有冒险者天性的成人实现他们的梦想,留给他们的要么是反抗,要么是逃避。反抗可能会打破安稳的环境和富裕的物质生活方式,必然会遭到绝大多数人的抵制甚至惩罚,而逃避则会被耻笑。“成人孩子”的内心空虚而且痛苦,不过,他们同样冷眼相看那些主流意识形态下的成功者。这种“冷眼对看”的情形会持续很久,随着“成人孩子”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当他们不再满足于逃避的时候,谁将争取到这股力量,世界将走上不同的路途。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