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毛泽东对艺术的表达与理解

2003-12-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祝克懿 我有话说
人人皆知,毛泽东不是诗人,但他的诗词创作在当代却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峰。毛泽东酷爱古典诗词、古白话小说、文言散文等,他的书房、卧室,触目皆是古典文学作品。毛泽东还喜爱传统京剧,并以其特殊的身分引领着传统戏在戏曲改革的路上迅速地向现代戏转型。

作为政治家和诗人,毛泽东的政治思考与艺术思维总是和谐统一为一体的。政治运作常常用艺术形式表达出来,而艺术创作,总离不开政治运作,二者相辅相成,互动共生。所以陈晋在《毛泽东的文化性格》中这样描述道:“毛泽东是以政治为表达方式的艺术家,毛泽东是以艺术为表达方式的政治家”。

毛泽东酷爱古典诗词,诗的创作常常显现出政治与艺术互动的痕迹。如《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诗中交织着理想主义的乐观自信与诗情画意的浪漫情怀。“大跃进”时的诗:“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其艺术构思又时时闪现着政治家主体强烈的施政意识和“人定胜天”的澎湃激情。1958年毛泽东创作了《沁园春·雪》,就诗的创作意图,他解释道:“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念奴娇·鸟儿问答》则以寓言的形式表现了政治主题,揭露、抨击“没有赫鲁晓夫的赫鲁晓夫主义”,特别是他们鼓吹的“三无”(没有武器、没有军队、没有战争)的世界幻境。不言而喻,诗词艺术创作既是毛泽东托物言志的载体,又是毛泽东进行政治斗争的一种特殊工具。

不惟艺术创作,毛泽东的艺术欣赏也是与政治运作扣合在一起的。从1944年《逼上梁山》开始至1972年的京剧欣赏史就表明了这一点。

从审美趣味的角度看,毛泽东更偏重于古典的东西。在古典艺术门类中,又最喜欢传统京剧,特别喜爱高亢激昂的高(庆奎)派和委婉细腻的言(菊朋)派的唱腔。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曾说过:“我喜欢听高派的戏,越听越想听。”高派“唱腔激昂、热情奔放。看了《失空斩》这出戏,给人一种刚强奋力的感觉”。但喜爱归喜爱,政治的敏锐使他欣赏的目光依然审视出传统京剧缺乏人民性,旧形式已经不能容纳新内容的严重弊病。1944年1月看了评剧《逼上梁山》后,毛泽东在给编剧杨绍萱、齐燕铭的信中,提出了“旧剧革命”的思想。“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在旧戏舞台上(在一切离开人民的旧文学旧艺术上)人民却成了渣滓,由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统治着舞台,这种历史的颠倒现在由你们再颠倒过来,恢复了历史的面目,从此旧剧开了新生面,所以值得庆贺。……你们这个开端将是旧剧革命的划时代的开端,我想到这一点就十分高兴,希望你们多编多演,蔚成风气,推向全国去!”以此为起点,毛泽东开始了他二十余年的对戏剧改革的关注。并且从50年代末开始,毛泽东一改他不爱看戏的习惯,频频光顾剧场,以示对现代戏的支持。

毛泽东作为党的主席,对党的文艺谋略往往是纳入政治谋略之中来考虑的。在政治上,党的宏伟目标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让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党在政治上、军事上的胜利也确实保证了劳动人民成为主人公的现实性。而文艺自然也要配合政治目标,结束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统治舞台的局面,使劳动人民成为舞台的主人。毛泽东的文化谋略的伟大意义在于:其一,提升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荡涤一切旧的传统势力的勇气;增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感和能力。其二,戏剧是一种社会文化,是一种最具群众性的文艺形式,广大劳动人民对于历史的认识,往往来自戏剧、评书等艺术形式。让创造历史的劳动者自己成为艺术的表现对象,戏剧不仅贴近了生活,获得了最大的观众群,也取得了最佳的宣传教育功能。

李鹏程在《毛泽东与中国文化》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是一种“趋古文化”,而毛泽东作为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的马克思主义者,追求的是一种“前景文化”,认为今胜于昔,后人胜过古人,人们应该以乐观主义的精神排除万难,去开辟一条历史前进的道路。无疑,毛泽东的诗词创作是贯穿着“前景文化”这种指导思想的;否定传统京剧,提倡现代京剧,也是转变“趋古文化”为“前景文化”的内容之一,综而言之,毛泽东无论是对艺术的表达还是理解,都是在提倡一种强烈的发展精神,都是把它纳入建设新中国文化这个伟大抱负之中来考虑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