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2003教育图书市场三大风向标

2003-12-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陈香 我有话说
多少年来,任由图书市场风起云涌,教育图书是图书市场上永不缺席的主角。国民消费水平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对儿童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使本已拥有庞大固定读者群的少儿图书市场仍在成长,且潜力无限;而在一个激烈竞争的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就是力量,人人都渴望通过汲取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各类教材、教辅始终是出版社、书店效益来源的中坚力量;终身教育观念的深入更是抹杀了消费者的年龄界限,大众教育类图书也已经渐成气候,形成规模。盘点2003教育图书市场,并不仅仅只是为2003教育图书立此存照——三大风向标的背后,是否有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在引导?或者,是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使然?探讨这些,也许能为我们发掘教育图书出版脉络,抢占2004教育图书先机提供参考。

 

 少儿图书市场:“西风烈”

2003少儿图书市场似乎没有什么悬念,自从那个披着黑斗篷的小男孩挥舞着魔法棒来到中国,他所制造的魔幻“西风”就一直余势未歇。据统计,2003年上半年的图书排行榜上,前30位中引进版占据了22个席位,近来这个数字又飚升到26位。《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冒险小虎队》、《退魔录》、《魔戒》、《魔眼少女佩吉·苏》、《鸡皮疙瘩》系列,动辄十万、百万计的销量将少儿图书市场带入一个畅销书时代。“哈5”成了全世界卖得最快的书,网上书店亚马逊6月21在全球各地共出售了130万本,而《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在人文社一开机即印刷了80万册。据该社策划部主任孙顺林透露,现已加印20万册投放市场。现代传媒又一次通过强势影视互动、“《哈利·波特》引发头痛”“罗琳成为世界上最富的女人”“《哈利·波特》惊遇盗版”等“新闻制造”完成了伟大的共谋。与此同时,一种“神奇解密卡”风靡校园,由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的带工具阅读图书《冒险小虎队》累计发行逾400万册,稳稳坐上少儿图书市场的头把交椅。最近登场的哈利·波特妹妹《魔眼少女佩吉·苏》由接力出版社引进,借与哈利·波特叫板之机也火了一把。

而中国本土原创少儿读物遭遇“成长的烦恼”。虽然部分儿童文学作家如秦文君、杨红樱、张之路等经多家出版社一段时期以来的大力营销,已成为近来少儿图书市场的畅销书作家,小杜齐系列、淘气包马小跳系列、“花衣裳”组合等图书也有不俗表现,但在海外超级畅销书的比拼之下,未免逊色。有媒体疾呼:中国孩子不能只喝“洋奶”!有专家表示忧虑,现在市场走红的大都是娱乐性和游戏性较强的引进版图书,但不能以为它们就是儿童文学的全部;否则既是对西方文化的曲解,也会造成东方文化的缺席。也许,少儿图书市场“西风烈”正在表明文化差异性在少儿一代已趋于淡化?

然而孩子们却在一项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的阅读调查中表达了自己对心爱的图书的看法:“有想像力”、“惊险”、“集科普与幽默于一身”、“惊险科幻又有深刻意义”、“有趣”、“有神秘感”等。孩子们写道:“请把书写得风趣些”,“请多出一些最惊险、最幽默的书”……无疑,这是孩子们为儿童读物的出版和创作开出的“处方”。

 

 教材教辅:诸侯圈地

2003对教材教辅的出版而言仍是一个机遇年。中小学、中职中专教材的垄断坚冰被持续打破,尤其值得期待的是,高中教材出版结束“垄断时代”,67亿元市场等待分割;高职高专成为新的竞争热点;本科、研究生扩招和教材改革给出版界带来新的机遇;外国原版教材和影印版教材投入缩减;非学历教育教材市场继续升温。由于教材出版的特殊性,教材和出版社的品牌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诸侯圈地”正在激烈展开。

已经沸沸扬扬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高中教材出版改革终于进入实际操作阶段。高中教材的编写出版,将不再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独家垄断,凡是具有相关资质、出版力量的出版社,都可以按照教育部颁布的统一标准,从事高中教材的出版。各所高中则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教材。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已于近日出台,从今年5月上旬开始,教育部将开始受理新课标教材的立项申请;2004年1月,对立项的部分教材进行审查;2004年秋季,将在一些地区试用高中新课标教材。出版界的又一次机遇和新一轮淘汰同时开始。

高校教材市场无疑是最近几年增长最快的市场。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过渡,国内经济增长与社会变革都使高等教育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年初教育部高教司召开的“十五规划教材会议”上,高教社、清华社、人大社、北大社、复旦大学社、机工社、外研社、科学社、上外教社、人卫社、北大医学出版社等12家出版社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确定人选“十五规划教材”的品种共2000种,这12家出版社占据其中的1800种。可见,高校教材的出版者们经过最近几年的市场竞争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梯层,在一些教材需求量大的基础性学科,要么早有强将入主,要么正处于众家厮杀胶着阶段。但由于高校学科设置的不断调整,加上新兴专业的大量出现,出版者们仍然有新的市场机会。

学生用书、教辅图书依然是各大书城的销售大户。《新华字典》依然是畅销书,外研社今年年初新推出的《现代汉语辞典》(汉英双语)是工具书中的亮点。从各大书城销售情况看,学生用书和教辅书均没有什么亮点,除了工具书外,广西师大、人民教育、龙门书局、河北教育、中国少儿、东北师大、山西教育等出版社的学生用书教辅书在各地都有一定的销量。可以说,学生用书与教辅书市场成多元化趋势。

大众教育图书:矛头直指“教育病”

年初,由著名导演查明哲执导的话剧《青春禁忌游戏》在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首演,由北京读书人文化公司和电子工业社策划的同名图书也随之推出,矛头直指青少年教育问题。四名年轻的学生因考试失败而试图得到老师保管的存放试卷的保险柜钥匙,用以掉换他们失败的考试试卷……一场残酷的“游戏”开始了。在瘦弱、善良、孤独的女教师叶连娜·谢尔盖耶夫娜理想主义的情操与孩子们那和年龄不符的现实、残酷、冷漠之间,一场以死亡为结局的较量惊心动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如何结合?青年人是否还需要理想?青年人的道德底线是什么?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该如何引导?学生、家长、教师该如何进行沟通……该书提出的已不仅是教育问题,矛头直指的是人性根本的“善”与“恶”。

今年教育部在全国22所高等学校试行自主选拔录取5%的新生,使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9月,旅美教育学专家黄全愈博士继3年前推出《素质教育在美国》后又推出《“高考”在美国》一书,由北大社和广西师大社联合出版。黄提出,高校的录取标准和评价体系是一个“指挥棒”,直接指引着中小学的教育方向。以考分为录取的惟一标准,其结果是中小学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去培养“考生”,而不是“学生”。他在新书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如怎么改革中国的高考招生制度等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程度的震撼。而我们的家庭教育似乎也不容乐观。海南出版社近期一本《我们配做父母吗》诟病中国家庭传统教育。近年来,素质教育受到普遍关注,一说到孩子的教育,父母们马上就会想到“素质”,但在追求成功的大众心态影响下,社会上却存在这样一种认识误区,总以为孩子学会了琴棋书画,就具备了所谓的“素质”,以为孩子能考上一所好学校,就是“成才”了。这种教育上的急功近利所导致的人文悲剧时有所闻,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心灵残缺的人,这是极其可怕的。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急风骤雨似的变革推动着社会、身处社会中的人们开始对一系列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无疑,这是一件好事。不会反思、没有忧患意识的民族不会有前进的力量——尤其是,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意味着我们拥有一个怎样的明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