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此“雷峰塔”不是彼“雷峰塔”

2004-11-1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杭州西湖之畔的雷峰塔,在坍塌了78年之后,已于2002年金秋在夕照山上重新建立起来了,称之为“雷峰新塔”, 以下简称“新塔” 。本来,盛世建塔,使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重现人间,是一桩令人高兴的盛举,但遗憾的是,此“新塔”不是雷峰塔。

雷峰塔,在我国造塔历史上是一座艺术精品,它是首创八角

形平面,又是楼阁式塔型的一座名塔。尺度雄伟,比例适当,构造杰出,但又柔和绚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可惜于1924年倒塌了,从此这一珍贵文物,永远消失于人间。但由于它是吴越文化的载体,是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宋代命名的西湖十景中唯一的人文景观,对杭州和西湖影响巨大,历来受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关注,重建的呼声长期不断。陈从周教授于1979年专门撰文,认为“雷峰塔圮后,南山之景全虚”,积极主张重建,而且要求恢复其五代始建时的“原貌”,以保持其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艺术魅力。在1999年12月,征集设计方案的邀请书中第二条,也明确规定:“重建的雷峰塔要符合历史文化遗产复原的要求”。所以,雷峰塔如果重建,就必须以“复原”为原则,为标准。当然,它的复原,不是再造文物,而是恢复景点,因此,只能是内外形制和结构体系方面的传统美学特征和历史科学成就的重现,但也决不是凭空臆造,妄加篡改,而是经过详尽的考证和研究得出的结果,是一种“科学复原”。就像北京邦普公司的珂罗版技术,对书画文物的复制,达到可以“逼真”的程度。这才能称作“重建”,才能符合专家和广大群众多年来的期望。那么,最近建成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的“新塔”,究竟如何呢?除了保持五层、八角形、楼阁式这一般的形式外,在“创新”和“现代化”的名义下,对尺度、造型、结构体系,均作了重大篡改。按照设计人郭黛?女士在答记者问时的说法,“这是21世纪的产物,所以要给它打上‘现代烙印’”,自诩为‘今天的新塔,明天的历史’”。事实上是严重损害了雷峰塔的原貌。现对上述问题,作出评论。

一.关于尺度

早在设计方案定稿以前,省文物考古队已对雷峰塔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探明了塔身第一层平面的构造和尺寸。平面呈八角形,由外套筒、?廊、内套筒、塔心四部分组成;八角形边长10.4米,对径25米。根据这一八角形边长,从遗留照片中,很容易得出雷峰原塔(不连塔刹)的残高为57米上下。这是一个相当雄伟的尺度,我们不能不惊叹古人建造雷峰塔的浩大气魄。而就是这样一座大尺度的雷峰塔,在西湖之畔屹立了千年之久,受到历代诗人墨客的赞颂。但“新塔”的塔身高度只有45.8米,边长不足8米,比起原塔来是又矮又小,这好比把一个魁梧的武松改成了武大郎,完全丧失了雷峰塔雄伟的气魄和神韵。

二.关于造型

雷峰塔在坍塌以前,曾留下大量的照片;以及当地遗存的宋塔实物,如闸口白塔、灵隐双塔、六和塔等。因此,复原雷峰塔的原貌,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新塔”依然作了许多篡改。如(一)“收分”问题。所谓“收分”,就是每层塔身宽度,自下而上逐层收进。“新塔”改用常数收分,外形是直线,如几何圆锥的边。但雷峰原塔的收分却是变数,外形是弧线,如一颗冬笋的两边。弧形曲线当然比直线来得优美灵动,更显得宋代造塔在审美观点上的进步与高超卓绝。(二)雷峰塔的付价屋面之上,原有一层似须弥座的雕饰,使塔形更显华美,这层雕饰可能是为了构成竖向韵律而特意设置的,是使雷峰塔不同于其它宋塔的一项特色(有如山西应县木塔的付阶屋面为重檐的意象),但“新塔”却无故删除了这一层雕饰。(三)宋塔的外檐斗拱,其铺作是各层有变化,愈往下层(除付阶外),则铺作愈多,多姿多彩。但“新塔”从底层到顶层,一律是标准化的“六铺作单抄双下昂”(斗拱的构造),不但单调而呆板,也不符合古代斗拱科学承重的形象。(四)付阶外廊宽度,倒是比遗址尺度大了2米,(遗址只4米,现为6米),扭曲了造型比例,好像一个大盘子,托了上面4层相对小的塔身,显得滑稽可笑。(还可以从塔内销售的旅游商品――“新塔”的模型上,看得很清楚)。由于任意篡改了原塔的形制,“新塔”远不如原塔优美。

三.关于结构体系

以钢铁框架结构代替最有历史科学价值的套筒结构,被认为是最具时代特征的“现代烙印”,为此,笔者专门查阅了世界建筑史,发现把套筒结构运用于高层建筑,以抗御水平风力与地震力的先进做法,西欧还只有三十年的历史。如(一)美国休斯顿市的贝壳广场大厦,高217米,52层,采用钢筋砼套筒结构,建成于1974年;(二)美国芝加哥水塔广场大厦,高260米,76层,亦采用钢筋砼套筒结构,建成于1976年,(三)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高443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之一,采用束筒式结构,就是在一个大筒中,套九个小筒,建成于1974年。在高层建筑中,套筒式结构较之传统的框架式,每平方米可节约钢材50公斤以上。而雷峰塔早在千年以前,就创造了这种套筒式结构,用简单原始的砖块,砌成高达60多米可抗水平力的高塔,屹立千年。这简直是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迹,其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是难以衡量的。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杭州人民的骄傲。这样一项珍贵遗产,却弃之不用,不在重建中使之再现,这样的“新塔”,还有多大历史科学价值?当然,时至今日,我并不主张仍用砖块来建塔,但可以用钢筋砼建成套筒式的结构体系,以正确传递历史信息。而且套筒式结构,可以把电梯、楼梯等隐藏在塔心内,使室内空间非常整洁宽大,在?廊内可以设置斗拱、平?、柱阑等,使游人始终浸沉在历史氛围中,而不致内外差别过大。但现在进了塔内,恍如到了宾馆的电梯间,但见透明玻璃罩内的两座庞大电梯,在中心部位上上下下;室内钢柱倾斜,天花单调,毫无一点古塔气氛。

四.关于遗址安全

新塔建于遗址之上,被认为是划时代的创新之举,是景点建设与文物保护完美结合的典范,是最科学最合理的做法。但笔者仍有不同看法,试问,是在遗址上建一座防护性能良好的独立的防护罩安全呢(如兵马俑、南宋官窑等的做法),还是建一座重达数千吨的高塔,竖架在遗址之上更安全?何况这塔是公共游览场所,每日有数千至上万的游人,在遗址的中心地带垂直上下,凭栏高眺。这塔又是钢铁、铜材等非耐火材料构成,如何能防止不可预测的天灾人祸,以免累及遗址?我认为国家文物局早于2000年3月在批复发掘雷峰塔遗址的文件中,就已专门指出“不宜在遗址范围内重建雷峰塔”,是非常有道理的。当时也有文物考古方面的老专家认为选址不妥,用书面提出劝告,但被置之不理。再说白蛇娘娘脱离镇压之苦,象征着妇女的解放,虽然是神话故事,但这种象征是相当美好的,不妨让它留着,何必非要重蹈故辙,在遗址附近择地重建不是更好吗?至于雷峰塔与保?塔同在一条子午线上之说,纯属无稽之谈。既然遗址是“国家级的无价之宝”,那么,保证它的绝对安全就是首要任务。但这种做法,对遗址究竟有多大程度的安全保障,是非常令人担忧的。由于在遗址上跨空近50米建塔,对复原重建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也使造价成倍增长,据公告,新塔建筑面积为3400平米,造价为1.5亿元,比原来设计预算高出4倍,并且耗用了250吨精铜,20多公斤黄金来炫耀门面,真可谓不惜“挥金如土”啊!

根据以上四点,试问这样一座“新塔”,能否传承历史文脉?能否弘扬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能否为西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添彩?这样的重建,对文化建设究竟有多少贡献?

有人提出“神似胜形似”,这话本身没有错。但如果认为“复原”就是“形似”,就是假古董;而改头换面,任意臆造却是“神似”,是世纪精品,这就不符合唯物辩证法了。清・邹一桂言:“未有形不似反得其神哉”,形与神是统一的。何况雷峰塔本身就是神品,如其不然,又何必重建?丽江古城在大地震后,已成一片废墟,如果不“依其原状”重建,则根本列不上世界文化遗产。

关于“重建”,只要在“复原”的前提下,以及在不刻意追求豪奢的合理设计预算限额内,我并不反对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如钢筋砼、电梯、音响灯光等等,(这主要受梁思成先生在《杭州六和塔复原状计划》的设计中,以“钢骨水泥,代替木材,是最得当的替身”的启发――见《梁思成文集》第一集279页)。不过要与建筑物的性质相适宜、相协调。如内外电梯应该隐蔽,灯光应该淡雅,装饰不宜过分花哨,因为这是佛塔,不是离宫别馆,就好像一个老和尚披了一件织锦绣花的袈裟,是很不合宜的。特别是像雷峰塔这座有着无与伦比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古建筑的重建,在大的方面,如尺度、造型、结构体系等是不能任意篡改的。否则,就不是“雷峰塔”,干脆叫“清华塔”或“××塔”,以正视听。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现把按遗址尺度及遗留照片设计的重建方案与清华方案的比较图,附录于后,请读者加以比较。

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于去年文汇报关于“古迹保护与修复”的专家座谈会上,曾心情沉重地指出:“如今各地造假古董成风,我们说假药、假货会害人,但假古董从文化上害人,这样伪劣的东西,会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

欢迎参与雷峰塔重建设计方案评审的诸位专家,领导及决策者,对上述评论及数据,如认为有错误或不当之处,请予指正。

新建成的雷峰塔实景

按遗址尺度遗留设计的重建方案

新塔建筑方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