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探寻中国地缘战略

2005-01-05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美国著名的地缘政治学家斯皮克曼曾说过:“地理是各国外交中的最基本的因素,部长们来去匆匆,而山脉是始终不可动摇的。”在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史上,地理环境对于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影响一直是一些理论家研究的核心内容,由此也产生了世界地缘政治学。自德国地理学家拉泽尔于1897年发表《地理政治学》提出地缘政

治学的基本概念框架起,一百多年来,地缘政治学理论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丰富,在国家决定对外政策的过程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期苏联解体不久,曾任美国总统安全顾问的著名学者布热津斯基于1997年出版了《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一书,旨在从地缘政治的角度为美国提供一套可供选用的战略构想,而我们从近几年美国对外政策中也不难看出《大棋局》的影响。就中国而言,到2004年11月,中国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已突破10000亿美元,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三大贸易国,中国已成为世界的一部分,由此,我们不能不思考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的地缘政治和中国的地缘战略。但现实中我国的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学者对此思考的人并不很多,思考者中有所建树的人更是屈指可数,张文木博士的新著《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国家“十五”重点图书选题)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我们知道,20世纪初,瑞典人契伦最先对拉泽尔的理论做出了积极反应,于1901年出版了《国家有机体》一书,在书中他首创了“地缘政治学”这一术语。随后,美国航海史学家、海军上将阿尔弗雷德・马汉提出了著名的“海权论”;英国人哈尔德福・麦金德提出了“大陆心脏学说”,阐述了他那人所共知的著名论断:“谁统治了东欧就统治了心脏地带;谁统治了心脏地带就统治了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就统治了整个世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地缘政治学家斯皮克曼提出了“边缘地带”说,得出了“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控制了世界命运”的结论;二战以后,地缘政治学研究的视野进一步拓展,90年代末期,布热津斯基撰写了《大棋局》一书,阐述了美国的地缘战略。

张文木博士正是在研究、梳理一百多年世界地缘政治理论演变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关系一百多年来发展的实际,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在他看来:不管国际政治的格局如何变化、大国关系如何发展,“但他们对弈的地缘政治‘棋谱’大体是不变的。通过读史可以发现,这个‘棋谱’所反映的大体说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点’之间的地缘政治关系。一个中心,就是印度洋及北岸地区,两个点,就是大西洋及两岸地区与太平洋及两岸地区。”

之所以得出以上结论,张文木博士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现代地缘政治体系的学说,不应仅仅是‘地理决定外交’的静态学说,而应该是一个随资源中心变化而变化的动态学说。”新的地缘政治逻辑是:“谁控制了资源,谁就控制了对手;谁控制了对手,谁就控制了世界。”资源价值与地缘价值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合二为一,是现代地缘政治理论的鲜明特色。而世界的地缘中心与资源中心恰恰在印度洋及其北岸地区合二为一:从陆权的角度来看,印度洋北岸的中亚地区,不仅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最丰富的地区,而且还历来被认为是世界地缘政治的轴心,西北岸的波斯湾又是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地和供应地,这使得大中亚成了近现代世界性大国的必争之地;从海权的角度看,印度洋是世界地缘政治的海区中心,它西连曼德海峡,北衔霍尔木兹海峡,东接马六甲海峡西北出口,南有莫桑比克海峡、南非好望角,是国际航运的必经要道。因此,印度洋及其北岸地区就成了大国地缘政治利益交汇最密集的区域,成了大国地缘政治博弈的中心。

国际关系发展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张文木看来,从拿破仑战争到英俄争霸,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冷战期间的美苏争霸,两百多年的世界霸权更迭史,犹如下棋,不同的棋局用的却是同一个棋谱。即便是冷战后的美国人面临的“棋局”虽大,他们所用的“棋谱”却依然如故。而张文木博士就是在研究、分析当今世界地缘政治体系后,从全球化的背景来思考中国国家安全问题的。

在他看来:真正的中外利益冲突是在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从而中国的国家利益日益融入世界的时候,而不是在这之前出现的。因为目前的中国,对外贸易创造的价值已经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强;同时,因经济发展而产生的资源需要也越来越严重的依赖外部进口。资源和市场就自然成了作者思考问题的焦点,因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离不开市场更离不开资源。中国越发展,对外部市场和资源的依赖就越大,中国的国家利益与世界的联系也就越紧密。而中国要参与国际市场和世界资源的分配,就必然会与其他国家尤其是霸权国家产生摩擦和矛盾,这就产生了国家的利益安全问题。从现实情况来看,国家对海外利益的保障能力越是不足,国家的不安全系数将随本国资源和市场的对外依存度而同比例上升,这种风险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化为经济风险和国家风险。因此,张文木博士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国际政治中,安全观念是随着国家利益而扩大,而不完全是随领土而扩大”。为此,他提出了“边界安全”和“安全边界”两个概念。“边界安全”是指国家对其主权范围内的领土的可控制和保卫的程度;“安全边界”是指国家对其分布于主权之外的利益的可控程度和保护程度。边界安全是有限的,而安全边界则是无限的,安全边界越远,边界安全系数就越大。

作者也从大国兴衰的历史中和中国的现实需要中求解答案,那就是“获得制海权,也就在相当程度上获得了历史的主动权”。为此,张文木博士在书中用了极大的篇幅专门论述了“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海权”。

通观全书,可以发现,张文木博士在分析、梳理一百多年来世界地缘政治学发展演变的基础上,对当今世界的地缘政治体系进行了独到的概括和总结,为我们认识当今世界提供了一个基本参照;同时,他以其鲜明的国家立场和忧国忧民的民族情怀,从世界地缘政治体系的宏观背景下,深刻地分析了中国国家安全利益,提出了保障中国未来安全的一系列对策,这在当前国际政治学界普遍热衷于翻译、诠释国外著作,搞所谓远离国事的高精尖的形而上的学者来讲,张文木博士在这部著作中所遵循的实学学风和现实主义视角确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张文木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定价:28.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