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二十一世纪该如何解读马克思主义

2005-01-05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江泽民同志于2000年初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同时,党的十六大又向全党提出了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战略任务。南京大学哲学系张晓东博士的新著《“三个代表”与三大规律―――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崭新理论视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的出版,就是对方兴未艾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新高潮的一个理论回应。该书凡22万余字,分三章,倾力阐述了以下几点:历史性的伟大设问:在二十一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探索;高举旗帜的理论沉思: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规律的新探索;唯物史观的深刻洞察: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真正的历史大趋势,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一个决定性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作者从“三个代表”和三大规律相统一的视角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崭新理论文本进行原发性的意义阐释并揭示其内在的逻辑关联性,充分彰显了作者学术创新的理论勇气和凝重的历史感悟性。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新探索

论著首先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理论视域的核心圈层―――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探索。

世纪之交,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加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此态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影响不断扩大,也出现了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新情况。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她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到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新的实践、新的问题,推动着我们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呼唤着体现时代精神的理论创新,也孕育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伟大时代成果―――“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论著将“三个代表”形成的时代条件进行了深刻的解剖,给人以巨大的历史感。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历史素材的梳理层面,而是进一步探讨了“三个代表”对我党执政规律―――思想建设规律、执政能力建设规律、组织建设规律和作风建设规律创新的逻辑内涵。

中国共产党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个领导核心的地位决定了治党与治国之间的内在统一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党的建设就是这个系统工程的核心和枢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体现了“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政治哲学逻辑,它以党的建设为理论思考的出发点,并以党的建设来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事业;“三个代表”的主语就是中国共产党,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形态是以党的建设学说为“原点”扩展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而形成的开放、动态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

此外,作者还精当地解析出其唯物史观内涵、可持续发展内涵、党建内涵相统一的三维立体意义结构;在“两个务必”与“三个代表”的关系上,通过深入的学理探究与分析,揭示了二者的统一性,得出了“‘两个务必’是‘三个代表’的作风保证”的新的理论观点。21世纪党建新纲领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她的先进性和执政的功过是非,必须通过执政实绩也就是她所领导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实际成效来体现。实现执政目标,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实际来空谈所谓“执政规律”,不能把执政规律抽象地理解为“权力游戏”。我们认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把中国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好。从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统一的唯物史观辩证视角出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

在论及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文明建设规律认识的问题上,作者占有的资料较为全面详实。厘清了理论发展主线,特别是在有关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规律的丰富理论成果问题上,大胆揭示出从“三大因素”到“两个文明”再到“三个文明”的发展历程,突显了作者理论创新的勇气和学术主见;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政治理念层面,有创见地深入分析并系统阐述了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相统一的三维理念结构;在对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和人的全面发展等重大问题的论述上,观点正确,论述全面。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21世纪党的建设新的伟大纲领,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我们又不能因此而把它的意义和内涵局限在党建的“小”范围内,它不仅是治党的纲领,而且是治国的纲领,是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纲领。把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机统一起来,这很好地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唯物史观的辩证性特质。事实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是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的,这突出表现在它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统一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伟大事业,它展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新的理论大思路。作者由此认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构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理论视域实体性的中间圈层。

全球化时代如何诠释社会主义运动

现在,我国已经加入WTO,中国的发展越来越与整个世界的发展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要推进我们的事业不断走向胜利,就必须了解世界情况,认清国际形势,把握世界发展的未来走势,并以审慎有为的措施为我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人类社会发展是通过人的自觉努力实现的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早已科学揭示了“两个必然”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不可能自发实现,而必须诉诸国际社会主义的实际运动。目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形势、内容、形式、特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惟一有影响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得失,事关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前途和命运。中国共产党可谓任重而道远。因此,辩证认识“一球两制”的新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情况及其相互关系,顺应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科学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把我们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结合起来,就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呼唤。也正因如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深刻变动的世界形势,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了新的不懈探求 并取得一系列理论成果 ,堪称新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主题话语。它凝聚了时代精神的精华,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唯物史观的深刻性和把握人类发展未来的自觉主动精神,构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理论视域最广大的第三圈层。这三大圈层相互联系、有机互动,共同形成一种立体交叉式的“视界融合”,构成一种全方位的崭新理论视域,即对于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总体性认知图景。21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将不断书写和印证这一崭新理论视域创造历史、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功能。

总体言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致力于探索的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同构成了一种全方位的、多维立体的崭新理论视域。这三大规律在内涵上是相互关联的,在外延上是依次扩大的,就好比是一个系列的同心圆,内圈是共产党执政规律,中间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外圈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这一崭新理论视域的显著特征正体现在三大规律的有机统一中。

从“三个代表”与三大规律关系的向度来解读“三个代表”的深刻理论内涵,无疑是一次理论的勇敢探索。理论本身的复杂性带来了研究的艰巨性,故文中的个别论点尚待升华,比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唯物史观内在的逻辑关联性还有较大的学术扩展空间。但是,瑕不掩瑜,作者的历史感悟性与理论创新的勇气是难能可贵的。(本文作者为徐州师范大学副教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