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技术书与技术人

2005-01-05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1、技术书,不对称的冷却

孟岩:侯先生好。转眼又是一年,再次有机会借《中华读书报》一角与您对谈,非常高兴。去年对谈的记录,此时就在手边。当初我们谈的几件事情,现在渐渐有了印证。比如我们说高端技术书过热,今年的趋势就是明显转冷;我们说影印版不可久恃,现在影印版的大门正在渐渐关闭,等等。虽说技术图书大势如我们所料,但是却未必值得欣喜。比如高端图书的转冷。高端技术图书的发展自2002年达到顶峰,2003年略有平抑,但余温仍在,今年则感觉冷却明显。其实一年来,就我观察,IT产业正在回暖,软件产业发展也不可谓不快。在这种情况下,高端技术图书反而进一步冷却,这大概是因为国内软件产业以企业应用开发为主,技能与纪律压倒了技术与创新。而程序员群体心态回归正常,趋于务实。不过不知道是应该为这种“务实”而欣喜呢,还是担忧?

侯捷:时间的确飞快,又是365天!很开心再次和孟岩严肃地谈谈事。孟岩心思缜密、观察深刻,又与我相识多年,彼此交换心得甚是愉快。“发表是最好的记忆”(胡适先生语),能够在《中华读书报》发表看法,更是乐事一桩,但也带来很大责任。

技术书籍是个风向球,理当反映出技术的市场热度,以及技术人口的板块迁移。比如这两年兴起的Java技术热潮,很直接反映在Java书籍市场上,早些年程式语言独尊C ,也完全反映于C 书籍市场。这说的是一种相对性。纯就数字而言,我同意孟岩用“冷却”两字形容今年(甚至这两年)的高端技术图书市场。我手边数据显示,台湾技术书籍销售3,000册就算畅销,内地技术书籍销售10,000册便是个令出版人鼓舞的数字,销量破20,000册的书则可以被拿来做个案研究了。

3,000和10,000两个数字使我思考,相对于台湾,内地有几个特点: 1 IT产业规模大、 2 技术人口数量多、 3 年轻人对成功的渴望强烈、 4 技术书籍的售价低。这些因素加起来,内地高端技术图书的销售量确实低得令人费解!如果台湾的情况叫“清淡”,内地可说是“冷淡”了。

按理,书籍一推出,首先满足所有饥渴读者的需求,所以销量一下子冲高是完全可以想像的。再来的细水长流也完全可以理解。然而很多好书只因出书时机不够好(没赶上三四年前的大热潮,却碰上了这两年的市场冷却)就被冷落;或者原本以为可以长长久久却只落得苟延残喘。这有三个可能因素:

△读者群尚未成熟,还在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阶段;还没意识到“买书的钱像种籽一样”;还没建立品牌概念,没能把好书经验传承给下一届、下一代读者。

△出版人水平不够到位,没能把好书推到读者面前。顺风船坐久了,不知道如何面对逆风、面对真正意义的竞争。也就是说在市场冷淡的情况下,出版人没能为读者明确指出产品特征和产品信息(抑或出版人对自己的产品也不比读者清楚?)。

△内地读者对于计算机书籍累积了十数年的怨气和能量,在三、四年前高端外版书大量引入期猛烈爆发了。买气有高峰,自然就有谷底;山峰愈雄伟,愈突显谷底的深邃。而外版书疯狂大引进持续至今,貂皮也进,狗尾也进,貂皮与时俱减,狗尾与时俱增。

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是知名作家ScottMeyers的兄弟书:《EffectiveC 》和《MoreEffectiveC 》。同一作者,同一译者(我就是这两本书的译者,但我不打算闪躲避嫌)。不同的出版社在不同时间出版中译本(前者于2001.09出版,后者于2003.05出版,恰好分别经历大热潮中期和大冷却前期),前者1.5年的累计印量是27,000册,后者1.5年的累计印量是8,000册。从成长曲线看来,这差不多也将是它们寿终正寝时的数字。然而就当红显学“设计模式”(de鄄signpatterns)来说,《MoreEffectiveC 》四分之三以上的篇幅在谈设计模式,而且表现极佳,那么它的市场数字是上述什么因素造成的呢?

面对“各技术领域的经典好书只有寥寥销量”的现实,我的心情比较忧虑。这和我个人的作/译者身份没有关系,而是如同五年前当我知道几乎所有经典好书(原版、中译)都没被引进时的迷惑一样:当代技术青年看哪些书?或是不看书?在此同时,单本教材总印量突破千万册、百万册,年印数十万册的消息亦有所闻,这是中国出了旷世巨星?还是一言堂、单一价值、因循不求变的幽微表现?我指的是高校对教科书的干预,以及高校教师自身的教学惯性(惰性)。

孟岩:就教材来说,其实变化已经到来。现在高校的专业课教材,一般由授课教师自己指定,传统上的“大一统”格局,已经失去了制度保护伞,只不过完全体现在教材市场上还需要一段时间而已。毕竟对于很多教师来讲,老教材驾轻就熟,把握起来更容易。

提到所谓高端技术图书,我倒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不知道是否能作为对您疑问的一个回应。我认为一年以来,高端技术图书的市场明显更加贴近产业实际,哪个领域兴旺些,需求就旺盛一些。比如目前J2EE和Web开发仍是主流,因此J2EE、Struts和ASP.NET图书也都有不错的表现。反过来说,有些领域的应用目前没有实际发展起来,比如.NETWinForm开发,相关的图书也就不那么受欢迎。这一点与前几年大不相同,在《深入浅出MFC》和《C Primer》热销的时候,很多读者是抱着提高自己能力与境界的心态去读书的,实用的目的反而在其次。现在的程序员似乎是更加务实了。这就要求出版方在做选题策划时,更多地了解国内软件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程序员群体的实际心理状态,而不仅仅跟着过去的销售数字和国外的排行走。就我个人来说,我还是认为程序员应当有自我提升的强烈欲望,像《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解释与构造》这样的好书,如果有时间还是应该读读。

内地的软件产业,近一年来冷热分化趋势明显。与安全、移动、游戏相关的领域火爆,与健壮行业相关的软件也稳步增长,而做通用软件、平台软件的厂商则为数寥寥,且大多靠着国家的扶持生存。台湾的软件产业,印象里在硬件业的光芒影响下是有些暗淡的,这一年来有什么发展呢?台湾的高端技术图书市场如何?

侯捷:台湾相当程度错失了软件发展契机。原本,以硬件产业的优势夹带软件产业,虽说两者在技术、形态、思考方向上都不相同,多少还有一定力量。但台湾的软件产业并没有崛起,这么多年来知名的products(相对于projects)也就那么几样:趋势的防毒、友立的影像处理、讯连的视讯产品、思源的EDA(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电子设计自动化;工业用)(这几家都是上市公司,有相当规模)……

我不是科技趋势专家,也没有足够的内涵对软件产业这么大的题目进行讨论。倒是可以说说孟岩提的另一个题目。台湾高端技术书籍已经持续低迷好些年,我手边有一些市场数据,来自熟识的出版朋友,约略可以反映台湾现况:

△台湾技术书籍,销售2,000册算是不错,稍有利润。

△台湾技术书籍,销售3,000册算是畅销,颇有利润。 △台湾OFFICE书籍,销售3,000册算是不错,稍有利润。

△台湾OFFICE书籍,销售5,000册算是畅销,颇有利润。

这些数量在多少时间内完成并不是关键(大约就两年以内吧),因为从一本书的销售成长曲线很容易看出它有没有再刷机会。

2、读书、写书

孟岩:虽说务实是没错,不过我觉得作为一个技术人,还是应该抽一些时间固本培元,提升境界和层次。今年在这方面也出版了一些好书,比如《程序员修炼之道》、《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程序的解释与构造》等等。不过我感到这些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技术人逐渐失去了专业的精神和心态,嘴里嚷着:“别给我讲道理,我只要它转起来”,越来越变成技术商贩,这确实让人感到不安。务实和固本真的是一对矛盾吗?

侯捷:的确,进入职场之后,人人似乎都变得“短视”起来,这是因为这个领域竞争太过激烈,工作太过繁重,于是“能解决眼前问题”就偷笑了,遑论固本培元。所以在职场上我们发现有许多工程师、程序员,他们做了许多“伟大”的项目,但是个人根基并不好(他们自己也完全同意、自己也感到心虚),产品用硬方法硬堆出来。没有人喜欢这样,但现实环境下有许多不得已。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钱塘烟雨浙江潮”,其中谈了一些这方面的情况。

田俊/摄影

所以,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但大多数人是被迫的。他们还是心理有数,希望有机会补强。提供solution的书该看,固本培元的书也该看。不过因于现实,职场工作者特别急躁,也对“好好看了某些书后可以增进基础实力”没有信心。这里面有个人因素,也有环境现实因素。

孟岩:去年我们谈到作译者人才的培养,这方面国内技术出版界正在努力,不过成果如何,还要看看。倒是近一年来,很多台湾的技术作家积极进入内地市场,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侯先生觉得台湾技术作家的优势何在?内地技术作家的优势何在?您认为内地培养优秀作者的土壤,是否有改善呢?

侯捷:刚才说的那些惨澹数据,应该会令我们好奇,究竟台湾有没有IT专业作家?有多少?过得不错吗?还是(被迫)安贫乐道?所谓专业作家,这里是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写译工作、大部分收入都来自写译工作。

不少人的脑袋可能转不过来,以为书籍该是学术或技术创新之后自然生成的产品,专业写书可不太奇怪了吗?非也!有很大(绝大)部分书籍是以教育解说为目的。而且按理说,专业作家一般而言应该比兼职作家水平高,因为他们全心全力在上面耕耘嘛。火箭、皇马是最专业(最职业)的篮球队和足球队,他们不该赢过校队、县队、省队、国家队吗?

出版界朋友告诉我,台湾的确有IT专业作家,而且数量超乎我的臆测。两三年前台北市的家庭年均收入大约120万新台币,而我所问到的这些IT专业作家的个人年收入大多超过这个数。这个情况令我开心,因为缺乏诱因就缺乏动力,没有活水源头也就免谈世代交替。

这些讯息带给我们什么意义呢?嗯,低迷与否看平均值,专业与否看个人表现!所以专业人士不必愁景气低迷(当然,想必专业也要用在“看对方向”上)。另外还有一点意思:这些IT专业作家的年龄在35 45岁之间,意味这些人在技术和文字上有了相当火候,才能以“IT专业作家”的身份谋安生之道。

台湾技术作家的优势,我认为首先在于文字比较活泼,不让人望而生闷。阅读技术书籍本就已经是件硬活儿,若再不时出现八股,阅读就成了苦差事。这生动活泼不是低俗下流插科打诨,而是文字带有趣味,可能表现在用词遣字上,可能表现在起承转合上,也可能表现在旁征博引上。台湾作家这方面的表现也分三六九等,不过整体说来比起内地同行绝对少了很多官样文字。

第二个优势是,台湾技术作家对于英文术语的运用比较灵活,比较勇敢。经过这些年来的试炼,很多人都已经认同IT关键术语还是保留英文为佳,既有利阅读(术语突出性)也有利沟通(术语一致性)。内地作家这方面的努力空间还很大,不过情况已在好转。

第三个优势是,台湾作家毕竟长时间处于出版开放的环境,任何人都可以有“惹毛了我,我自己开家出版公司”的气概;出版业从来不是高高在上,好作家反而高高在上。于是,健全的心态造就出对产品用心负责、也有实力负责的优秀作家。作家愿意干预稿件的后制作,应该是出版社巴不得的好事―――写书像生小孩,你看过不疼爱子女的父母吗?出版社如果嫌作者唠叨麻烦难搞,基本心态就错了。

第四个优势是,台湾持续有IT专业作家给后辈设立下楷模。不论在利、在名、在高端技术、在入门手册,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五百年。目前台湾就有两家大型IT图书公司的老板是作家出身。这么功成名就的IT作家当然是少数,却可成为某种标杆,安定有志者的心:“他们做得到,我也有机会做到。”

第五个优势是,台湾技术作家接触世界级作品的管道不是问题,购买力也不是问题。这在高端技术的钻研上是十分要紧的。

第六个优势是,技术作家在台湾往往也还可能是专业讲师(台湾有这个环境)。这对维持生计多了一份帮助。

内地技术作家的优势,一就群体而言,基数庞大,潜在人才众多(这对出版人比较重要)。二就个人而言,我认为不少人沉得住气愿意做深刻的技术钻研。虽然现实利益被克扣得相当紧(因于内地出版体制),但著书立说在社会中还是有很大魅力,还是有不少人愿意投入(你看有那么多人愿意无偿翻译文章甚至一整本书,只为在网上博得众人掌声),比较艰苦的生活也使比较多人愿意咬牙苦干。三就身处环境而言,目前蜀中无大将,所以廖化有机会当先锋(没有老大所以有机会当老大,出头机会多)。最大的不利则是,出版社高高在上,以至于作家对自己作品的方方面面,小至校稿修订版式设计,大至出版日期稿酬发放,几乎都难以掌握和预期,一切都需要出版社“垂怜”。这就不利于萌生长远规划和远大理想。

我曾经说过,一个社会养不起专业作家,是社会的耻辱;如果问题出在出版界,那就是出版界的耻辱。老实说,我的印象中,内地IT出版业几乎全然没有在写译人才培养上面努力过的痕迹。我认识这么多出版人(编辑、干部、领导),除了极少数,大多数的思维都还在抢版权(译权)、抢主题、抢时机。所以当CSDN以一个IT入口网站与创作平台的身份于2004年11月办了一个盛大的技术人(主要是技术作者)聚会,出钱又出力,我十分感动敬佩。这是有远见的做法。

孟岩:平心而论,这一两年我见到不少有远见的出版人,尽管受限于实际经营局面,也还是做出有益的探索。不过大形势的扭转,恐怕还需要时间与时机。客观来说,技术与写作俱精的专家,在内地仍属极度稀缺的资源。所以即使到了现在,我在选择技术图书时,如果没有切实的了解,一般还是会选择翻译版甚至影印版图书。不过现在看来,影印版的大门已经渐渐合拢,与此同时,原版书进口的大门倒是逐渐打开。影印版时代,经典图书得来不费工夫,读起来多少有些漫不经心。以后的日子里,买原版书是要付出大代价的,读书的方法就很重要了。您觉得花大价钱购买原版书是否有意义?如何读好原版书呢?

侯捷:如果对你有益的知识或讲解型式出现于某书中,别处无可觅,那么高价买那书就有意义,否则就没什么意义。至于值不值,让我们市侩些,就看知识带给你的价值能不能抵过书价?!认为值就值,认为不值就不值,这完全是读者个人的主观认知。

如何读好外文书?多数人的主要障碍在于 1 语文 2 读后印象。语文方面没什么说的了,就是加强阅读能力。对于全然陌生的技术领域,除非你外文很好,否则初次接触我不建议读外文书。技术基础是阅读外文技术读物的一个关键:技术基础愈佳,阅读过程中语文能力扮演的重要性愈低,因为从技术角度你便多半可以掌握书中陈述,而且技术书籍多半没有深奥的文法或用字。

更普遍的绊脚石是外文书阅读效果;读后印象似乎总是模模糊糊,特容易遗忘。我建议多在空白处做笔记眉批、小结总结。一方面有利下次再阅读,一方面以中文重复文意,也是一次极具价值的复习。

以前听说很多人选书不选作者,看书不管作者。这真令人大骇。注意,作者就是书籍品质的最佳指示。

3、弱水三千取一瓢饮

孟岩:上月与您在北京见面的时候,您开玩笑地说,随着年龄渐长,面对着汹涌澎湃的新技术浪潮,已经感到有些吃力了。我说这恐怕与年龄无关,这两年技术振荡过大,连我这样的年轻人也感到无所适从。“困惑”是这一两年来技术人群的公共情绪。不过其实静下心来想,这种情绪其实有些可笑。我们面临一个多叉路口,似乎在为该选择哪条路而感到苦恼,而实际上,任何一条路走下去,最终都能得正果。所以归根到底,我们可能应该考虑考虑“修心之术”。您自己这一年来常在深山,“侣鱼虾而友麋鹿”,修心方面一定有些心得。不过大多数程序人身处闹世,很难静下来。能否分享一下您这一年来对程序人生路的思考心得?

侯捷:我很少在意技术方面的取舍决断,在我而言,由于工作性质以及定位的关系,无处不可钻探,无处不得结果。我比较深思并整理发表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只不知大家愿不愿意听!

是的,这一年我有大半时间来回往返于红尘与山林之间。山中其实无鱼虾更乏麋鹿,“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倒不是特意修炼人生,纯粹只为放下积累已久的疲惫,不愿效那“今年要比去年好”的凡世追逐。然而不经意的安排也确实让我感受了大自然对人心的力量,对陶冶胸怀的重要。走到中年,人生有了点成绩,工作上又全然独立自主,有时会倦怠,有时会自满,有时好逸恶劳想暂停脚步,这时就需要重新省思自我的价值与定位,重新激发凌云志。当雄伟的中央山脉一字排开眼前,当惊心动魄的皓皓明月伴我于虫声四起的幽隐山夜,我得以倾听自己的内心。

确如孟岩所言,大多数人身处闹世,难有如此机会。“大隐隐于市”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境界。不过每个人还是可以创造出自己的静思环境,并不太困难。你随时可以把自己抽离于繁嚣,放到校园、街里、巷弄中。简简单单的“每日三省吾身”就可以带来极好效果。在呼朋引伴嬉笑怒骂的年轻岁月中,看似单纯的自省功夫就能让你卓尔不群。

讲到技术人的公共情绪,立刻让我联想“30岁现象”和“何去何从”这两大彷徨。“30岁现象”是程序员的一种集体浮躁,纯粹基于社会过度快速膨胀而产生的一种失根焦虑。由于前无来者,你看不到典范,于是你焦急自伤。但是不妨想想国外的发展,那便是一种可能的未来。我们不能把“程序员”想做纯粹“写程序代码”的人,应该想成“软件开发人员”。一个人当然不该20,30,40,50……岁都写相同层级的代码,做相同层级的工作,那太没长进,但技术这条路绝对可以进行到底,进行到罹患阿兹海默症(老人失智症)为止。

“何去何从”的困惑,任何时代都有,程度轻重而已。我们不妨引伸为“求深vs.求广”的话题。胡适先生说:“为学当如金字塔,要能深来要能广”,能够深广兼顾固然最妙,但你我难及胡适的才情。高度分工的社会需要的是专才,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求深”。

我“面对着汹涌澎湃的浪潮感到吃力”,是真的,并不开玩笑。但我其实心情笃定,因为知道自己基础深,上手快。这只是“为与不为”和“何时为”的问题。曾经下过的深功夫,在这里就可以体现价值。

有一项数据可以反映年轻人的想法。根据《天下杂志》(台湾知名杂志,探讨政经、文教、社会)于2004/05针对18 35岁台湾年轻人(62.5%是上班族)所做的价值观调查结果发现,被问到“在未来社会脱颖而出的条件是什么”时,许多人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复选,最多三项):“能适应变化”占89.2%,“能与人合作”占67.5%,“能处理未知”占51.2%,“有一技之长”占50.6%,“有家世背景”占11.4%,“有高学历”占05.8%。也就是说,很多人希望自己“能适应变化”以便“在未来社会中脱颖而出”。“能适应变化”很容易和“知识面广”划上等号,然而不该是这样!你把一门学问深刻钻研,成一家言,你很容易就可以触类旁通,反而比一般人更容易“适应变化”。当然一跳十万八千里的那种变化是无法触类旁通的,但人生极少那种变化,在技术道路上你也极少做出那种变化。

所以,在繁花似锦五花八门的技术中,弱水三千取一瓢饮就够我们卓越一辈子了。孟岩说得很好:任何一条路走下去,最终都能得正果。

就着刚才的话题,我想补充一点。年轻朋友要“在未来社会中脱颖而出”,多半得看看自己是不是符合了社会的要求。我们这个年纪,作为管理阶层,把守面试大关,“我们看重什么”对年轻朋友很有提示作用。我举个例子,在一次对哈佛商学院的演讲中有人问投资之神巴菲特 WarrenE.Buffett 的用人哲学,他回答了三个条件:一是诚实正直的个性,二是聪明,三是有活力。之后他补充说:如果一个人没有第一个特质,那么第二个也不重要了。

我想强调什么呢?专长与才干固然是进入职场的关键,品性更是前提。虽然品性不能够一眼看穿,但日久见人心。品性不好不可能在人生路上有好发展―――纵有也只一时。

谈到品性,谈到诚实正直,这里又有一份数据,是前述调查的另一个题目:“你认为什么是诚实”?排名第一的是“敢于面对自己的缺陷”(77.1%),排名第二的是“敢于表达自己的欲望”(17.0%),排名第三的是“不脚踏两条船”(02.1%),排名第四的是“敢于揭露别人的虚假”(02.1%),排名第五的是“考试不作弊”(01.8%)。

最吸引我目光的是排名最后的一项。喔欧,这么容易反求诸己的一项却被排在最后一名,我觉得糟透了。“台湾教育长期追踪资料库(TEPS)”(针对台湾中学生教育所做的一个大规模调查)第一年(2004)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最常见的偏差行为就是作弊。这问题不独此辈有之,我辈、父辈、祖辈皆有之。说到品性,说到诚实正直,行远必自迩,请大家注意。往者已矣,来者可追,愿大家忠实面对自己。

4、没有走的路

孟岩:听说您现在正在台湾各大学做巡回的演讲,见到成百上千的年轻人。您也认识很多内地的年轻人,您觉得两岸的年轻人各有什么特点?对于内地的年轻人,尤其是技术青年,有何建议?

侯捷:是的,我刚于12月中旬结束台湾10所大学的巡回演讲。这次活动名义上是由各校的微软技术研究社团主办,但费用和后勤都非学生社团所能承担,所以实际由台湾微软公司幕后协助。此次演讲由南到北分别在中山(高雄)、中正(嘉义)、逢甲(台中)、交通 清华(新竹)、元智(内坜)、中央(中坜)、淡江(淡水)、台科大(台北)、台大(台北)举行。微软希望藉由这个演讲吸引人潮,让学生注意到微软的各种校园活动,包括社团、程序竞赛、证照信息……我则是利用这个机会,把对学生的关怀与期勉以轻松的题目和方式表达出来。演讲题目是“笑谈程序人生”,分五个子题: 1 个人学经历, 2 生涯大转弯, 3 写译心得与人生感触, 4 两岸青年观察比较, 5 给年轻朋友的勉励。估计总共约有1,200 1,500位听众。

一直以来,我对青年人的相关话题―――尤其在兴趣发展与学习方面―――相当关注。我所接触的青年为数不少,如果加上读者来函更是可观。在这个基础之上,我细心整理了对两岸年轻人的观察和看法,其中也包含了建议和期勉。

首先,在“待人接物应对进退的自信和表现”方面,内地青年表现不错,上台有模有样,提问勇敢热情。台湾青年则是太过稚嫩,站到台上手脚都不知道摆哪儿好,说起话来用词、态度、内容组织……都让人着急;爱深责切,容我说句重话,简直成了“幼稚园大学生”。我知道我不该忽视“我所接触的内地青年都是团体中十分突出的一群”这一事实,然而见微知著,两岸青年在这一项目上的总体差异相当明显。

我不知道内地青年怎么培养出这部分特质,但我知道台湾青年的症结所在:生长在一个太优越的环境,以致于太娇太嫩。早先一代,考上大学恨不得插翅高飞,一方面是对团体生活的向往,一方面是对脱离父母管束的强烈渴望。现在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台北年轻人)则是巴不得考上自家附近的大学,为什么?经济原因是:住家里继续当小姐少爷多舒服。精神原因是:当代青年成长过程中父母的经济实力明显优于上一代许多,使得父母在衣食无虞犹有余裕的情况下对小孩的教养也趋向呵护尊重的西方式教育;小孩在家受到尊重而非事事斥责与压抑,当然也就认为自家单人房比校舍四人房有太多的舒适,也就不会想要离家五百里去“受苦”。这些吃家里、用家里的千娇百媚的温室花朵,几乎不需要独立面对外界处理任何人间事务,因此除非父母亲刻意培养,怎比得过事事多靠自己,遍见生活艰难、一离家就是千儿八百里的内地青年?

光“离家”这个概念就很有意思。很多台北青年以为“除却台北不是城”,眼里心里只有台北,一到中南部看到高楼大厦竟说“没想到还满进步的嘛”,台北到高雄三个半小时的车程则是“离乡背井”,远得受不了!那么谁还愿意真正离乡背井留学海外呢?有位美国教授告诉我,他对台湾青年的最大印象就是:任何节庆假日就是想到“回家”这件头等大事。内地青年离家就学,动不动便上千公里,一年回家一次,出社会工作更是天南地北几回寒暑―――成都到沈阳2900公里,济南到武汉1000公里,武汉到北京1300公里,哈尔滨到珠海4300公里,上海到乌鲁木齐4800公里―――这些都是我在内地各地遇到的年轻人的实际案例。自然环境的的确确会影响人民的视野宽度和高度;海岛有其先天局限!日本面积比台湾大10倍,我们犹说其人岛国心态目光如豆,看看别人想想自己,能不慎乎?

站到台上对着众人说话,谁第一次不是手脚发抖?经办某些大场面事务,谁第一次不是紧张兮兮?窍门无他,惟训练与准备。我要对台湾青年语重心长说句话(这篇文章亦将放在侯捷网站,很多台湾青年可以看到):首先去除你那无意义的虚字和肤浅的流行口语,该好好说话就好好说话;其次端正你的仪态行止,既要上台那就多照照镜子;再就是该说什么话、想说什么话,要有准备有腹稿,拿着小抄上台也没关系。别一肚子学问却上不了台面,见不了世面,可惜了!

这次10校演讲,都由社团干部上台主持流程。表现最好的主持人是台湾科技大学―――10所高校中唯一的技职体系学校。这不由得引发我一些有趣联想。是否循着社会主流价值升学的小乖乖们念书都给念呆了?话有些太重,愿我们的大学生好好思考内外兼修的意义,也愿技职学生对自己更有信心。

其次谈到“追求成功的欲望”。我感受到内地青年在这方面有强烈的欲望,非常积极主动。台湾青年则过于保守平静。先前谈的那份调查结果发现,竟有70.0%的台湾青年选择成功的定义是“平静地做我自己”,远高于“有比尔盖茨的财富”(13.0%)、“字典里查得到我的名字”(07.5%)、“有美国总统的权力”(01.9%)。

当然啦,每个人对文字的解读和感受不同,不过这么高比例的台湾青年选择“平静地做我自己”,也未免太令人吃惊,这是不是表现出一种“暖风醺得游人醉”的安逸?或是一种“但愿生儿愚且鲁”的阿Q(虽然东坡其实说的是反讽话)?“平静地做我自己”是一个颇高的境界,年纪轻轻出此言会让我联想到畏难、逃避。

过犹不及,内地青年对成功的强烈渴望,也相当程度导致了价值观的扭曲。所以我们看到许多树小墙新、朱门酒肉臭的暴发心态,以及钻旁门走偏锋的社会现象。这就不能不让我们正视与呼吁“多元化价值观”的正面意义。成功并不只是做大事业赚大钱、享受荣华富贵。只要受人尊敬,便是成功;也唯有受人尊敬,才是成功。“当我离开的那一天,有没有非亲非故的人怀念我为我留泪”?有,你就是成功;没有,你就是失败。

“多元化价值观”是内地青年亟需培养与建立的一种正确人生态度。其外部显现应该是体谅与换位思考。人世间有了体谅,互动关系便美好起来,因为你不再从单一角度“你自己的角度”看待人事物,不再偏狭;你这个人有了宽度,有了人性光辉,你将成为一个有人性的“人”。

最后谈到“做人做事的基本素质”。在一次对谈中,相识多年的内地友人举了个例子。他说他聘用一个香港人和一个内地人,对于香港员工,基本上信任他会在上班时间安分做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但对于内地员工就没有这个信心。他说不少内地青年没有信仰,导致人生失序失态。这里说的信仰并非指宗教信仰,而是指对于生命价值的根本性信服与敬慕。听这话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他对自己的青年爱深责切的心情,一如我对台湾青年过于稚嫩的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慨叹。然而这话毕竟有相当参考价值,言虽刺耳,值得内地青年好好反省。

任何两个国家、两个区域、两个城市、两个个人之间,难免有竞争;兄弟登山犹且各自努力。面对内地快速的崛起和对台湾的强势态度,我一直认为,文化优势是台湾保有的一个强大竞争力。中华文化的传承在台湾,这是普遍认知,也是事实。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忠恕,能塑造人民以优雅的身影。掀起宗教革命的马丁路德于五百年前有一席话:“一个国家的兴盛,不在于国库的殷实、城堡的坚固或是公共设施的华丽,而在于公民的文明素养,也就是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台湾在文化、民众基本礼仪与文明素养的平均水平上,表现不错。遗憾的是,台湾政客或因目光浅短,或为一己之私,不时抛出一大堆议题,又是“孙中山是外国人”,又是“古道西风瘦马与台湾无关”,又是“高中国文应大幅删减古文教材”,去中国化手段之激烈令人目不暇给。我非常诚恳地希望,处于这样混乱的局面,台湾青年要多看多想,建立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价值观,不要人云亦云,不要随风摇摆,矢志为自己的理想奋斗都值得尊敬,但“胸有权谋,心无忠信”,“不求百代千秋,只图个人名利”则切切不可原谅。

侯捷:孟岩希望我对内地年轻人,尤其是技术青年,给一些建议。要说的话很多,让我们以感性来结束。下面是一首美国诗人罗勃.佛洛斯特(Robert Frost )的知名诗作:没有走的路(TheRoadNotTaken)。每次读到它,都让我感动。静静地读它吧,感受诗的优美和诗中深意。走自己的路,做你所爱,爱你所做,最是幸福。

黄树林里分叉两条路,只可惜我不能都踏行。

我,单独的旅人,伫立良久,极目眺望一条路的尽头, 看它隐没在丛林深处。

于是我选择了另一条路,一样平直,也许更值得,因为青草茵茵,还未被踏过,若有过往人踪,路的状况会相差无几。

那天早晨,两条路都覆盖在枯叶下,没有践踏的污痕:啊,原先那条路留给另一天吧!明知一条路会引出另一条路,我怀疑我是否会回到原处。

在许多许多年以后,在某处,我会轻轻叹息说:黄树林里分叉两条路,而我,我选择了较少人迹的一条,使得一切多么地不同。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And;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