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阅读调查之社科

2005-01-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喻国明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

去年关注的图书有《希格玛管理》、《波特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以及哈马贝斯的《论交往》。前两本书主要是和专业研究有关,从传媒的角度,研究产品经济、产品定位和产品价值链,同时研究质量控制的管理,以形成新的管理思路

,减少误差。而哈马贝斯的《论交往》则着重阐述了公民形成公共生活、公共空间的必要性,对正在形成公民社会的中国很有意义。

目前我关注的问题就是,在社会转型期间,如何整合公共资源,从而建立公共领域,并探讨公民所拥有的话语权;另外,目前中国的人均GDP首超1000美元,在人均GDP1000美元至3000美元之间,会有一个中产阶级群体出现,但群体和群体之间利益的差异化非常大,社会并不均衡,中国又没有像发达国家一样可以动用的强大社会资源、巨大的财力去平衡这种差异,如何让社会保持稳定,让社会阶层保持平衡,是目前的焦点。

就阅读来说,我希望能够出版多一些的媒介素养读本,现下的媒介影响力巨大,但人们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来面对它。我认为,媒介的素养和教育与人的社会素养息息相关,人们对媒介应有必要的感悟和知识准备,学会善于使用媒介而不会被误导。另外,我希望出现一些探讨如何重建大国精神的图书。中国的综合国力逐年上升,目前列位世界第七,2020年还要达到世界前三强,但很多国民的精神世界还处于弱势民族的状态,很多自卑的反应往往是过度的狂傲,那么如何以一种雍容的大国国民态度出现,如何重建大国精神,文化如何与商业扩张相并行,我认为很重要。

印刷媒体本身有共性,如逻辑的严整性等,而电子媒体则是情感性的。就印刷媒体而言,报纸是易碎品,但非常具备即时性,作为时代的守望者是报纸的责任;杂志是话题性的,是人情感生活和精神层面的需求,有相对时效性,卖的是生活方式、态度和情感;书籍则是冷静全景式的观照,是完整系统的。我订阅的报纸是八九种,杂志是七八种,图书则一月二三十本,当然有些是出版方馈赠的。

贺卫方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2004年看过的好书有反映美国早期立宪过程的《美国制宪会议记录》,麦迪逊著,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带有纪实性质,是一本会议记录性质的图书,惟其如此,才感真实,让我们感到构建一个民主国家的艰难。走向民主,除了仁人志士的努力外,还需要学理层面、技术层面的建构。还有一本是商务的《托克维尔回忆录》,作者的前两本书《论美国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都看过,作者水平不错,所以想看看关联当时作者思想的历史事实和事件;还有一本期待已久的广西师大版的丁韪良的《花甲忆记》,丁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中国的一位传教士,也在京师大学堂有教席,这本书回忆了当时他在中国几十年的历史,对反思中国的近代史会很有价值;另外就是唐德刚的《袁世当国》,看过台湾版,很期待看到广西师大版的内地版究竟如何。今年还值得一提的是我专业之内的老一点的书,《杨兆龙法学文选》。今年参加了杨兆龙百年诞辰的研讨会,看看这位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的法学家当年对中国法制建设的看法,对当下的法制进程会有启发。

2005年我期待出版界能够引进一批对中国宪政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图书,这对于理解宪政问题和法制问题会很有帮助。

我评判一本好书的标准是,应是具有一定意义、具有新的启发意义的图书。同时希望出版界在出版一些经典著作的时候,可以在翻译和装帧上做得好一些。现在从国外引进的翻译的图书太多了,有的质量根本无法保证。

我在挑选图书的时候,有时候会通过朋友的推荐,有时会通过平面媒体、比如说你们《中华读书报》获取信息,当然网络也会提供一定的资讯,通过书评家的评价决定是否会购买一些图书。我月平均购书次数不太固定,但是平均每月购书上的花费大概有四五百元。

关于报纸、杂志和图书之间的区别,我认为,图书比较容易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能够在时间积淀中留存价值,报纸、杂志则更多地追逐时尚,关注一些当下人所关心的问题,或事件,但是过一段时间还是会被人淡忘。当然有思想的人针对这些即时事件所发表的文字还是会保留下来。

王晓明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

2004比较有印象的图书有东方出版中心的《叶利钦时代》,是叶的一些幕僚写的,公文气很重,翻译者也很老实,比较枯燥,但是有复杂具体的材料,把苏联解体前后的历史过程描述得很细致,各种复杂的党内外斗争,国家解体,各种各样的政治力量和人物在其中,虽然不引人入胜,但绝对是本好书。

关于全球化的著作《帝国》,《纽约时报》是将其比做“二十一世纪的共产党宣言”的,其核心思想是出自意大利左翼学者内格里。但事实上,内格里的很多思想是来自20世纪七十、八十年代意大利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左翼学者。这个群体在马克思的基本理论上发展新的思想,内格里只是其中之一。我最近看了英文版的《意大利的激进思想》(文选),发现《帝国》中很出名的一个概念“非物质性劳动”其实是出自这个群体之中的一位叫拉夫・莱托(音译)的思想家,但目前这个群体的著作还没有引进国内。所以,我希望国内的出版界多关注一些名声很大的著作之后的思想背景;任何伟大的思想都不是凭空而来,背后都有一个庞大而更加厚重的思想群体,出版界应该多花些工夫,使这些潜藏的思想群体浮出水面。

我所认为的好书没有一定的标准,在非功利阅读这块,或深刻,或应很有趣味,或可以让人获得智力上的快感,都是好书。

我们现在身处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总量急剧爆炸,但信息来源的渠道越来越单一,越是流行的媒体越明显,我认为,图书所提供的信息来源的量远远大于流行媒体。所以,有些书值得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而报纸看看标题即可。

胡军(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

2004读过的感觉不错的是团结出版社出版的《西潮与新潮――蒋梦麟自传》,蒋梦麟是在高校界很有影响,本人的文化涵养也相当不错,这本书以极平易近人的口吻,讲述一个极不平凡时代的事实,内中提到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可以当作近代中国文化史和思想史来读,尤其是最后一节追问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虽然这已是个老问题,可是本书的论述却很有意思。还有就是三联版的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广西师大版的钱穆的《晚学盲言》也值得一读。

谈到对2005出版的期待,我们专门研究哲学的,希望能够出现一些对整个20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结果做总结的图书,这对21世纪是很有意义的。还有希望《哲学概论》一类的图书应该做得更前进,不要老是介绍西方的哲学理论,从柏拉图到马克思主义,应该有一批站在中国哲学立场的哲学概论,现在我们的学生很多都在问“中国究竟有没有哲学”,我认为这是很可悲的。再次,中国哲学心性论很多,有关人生哲学的东西很多,但对知识论关注得很少,不成系统,我现在正在着手做这方面的工作。最后就是希望传统文化类的普及性作品多一些,如叶嘉滢的《唐宋词十七讲》就相当不错。

能吸引我的好书,首先要有新的思想,新方法和新视角,同时我要求整本书的表述要严密,有逻辑性,我对方法上要求比较严格,作者基本的训练应该有,同时语言应该深入浅出。

我获取新书资讯的主要渠道是朋友的介绍,也通过报纸和网络,《中华读书报》我经常看。因为有科研经费,我购书平均一年的花费在8、9千元。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我2004的阅读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专业类的阅读,教育类的、工具性的;二是我偏好的个人阅读,尤其是历史和人物类的,有些很可以说说。花城出版社的高尔泰著的《寻找家园》,是这位非常优秀的画家、美学家对自己青少年生活、国外生活的个人记忆和历史的回顾,记人记事,非常动人;还有一本《长河孤旅》,写清华大学水利教授黄万里的坎坷一生,为中国知识分子留下了科学精神和人格独立的纪念碑,尤其是在当下众多专业知识分子屈从于市场环境和长官意志、不能坚持职业操守的境况下,黄万里的精神令人高山仰止。历史类的还有社科文献出版社的《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到1946年之国共党争》,邓野著,以非常详实的史料还原了内战爆发前的最后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真相,披露了很多不为人所知的细节,很大程度上填补了这段历史的空白;广西师大版的孙隆基著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也相当不错,是比较系统的对中国文化的反思。

我大量买的另一类书是比较赏心悦目的书,如城市类、建筑文化类。

好书的标准我认为可以分两类,一是专业的阅读,当然是学术研究的水准;但我更强调的个人阅读用的并不是学术的评价,而是看这类书有没有真性情,有没有人格魅力。我购书的频率并不固定,一年的花费在三四千元。

现在,我读报的时间超过了看书的时间,因为报纸对当下的关注比较多,书的容量比较大,要花完整的时间。都市报我一开始订阅的是《北京晚报》,然后是《北京青年报》,现在是《新京报》。前两份报纸广告实在太多,注水太多,商业化到了令人厌恶的程度;大报则有《南方周末》等。我认为一张好的报纸,每次打开之后是有期待的,因为能够看到鲜活的新的东西。

郑也夫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

去年第一季度过后眼睛就坏了,虽然每天都断断续续读了一些,但去年的阅读还是数量、质量比较低的一年。现在看的书偏重于翻译过来的社科书,中国作者的水平还是有限。有一本书挺特别的,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位记者写的,质量很高,抨击美国的城市建设,值得推荐,但目前国内还没有看到翻译过来的本子。我现在正在研究消费,所以去年看过的图书都和消费有关。值得一提的有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的2002年版的《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崛起》,对中国当下的社会状况比较有借鉴意义;还有一本正在读的是社科文献出版社的《食品政治》,食品商是如何成功阻挠农业部关于指导食品合理构成的政策的出台,商业是如何成功阻挠了专家的意见和舆论的呼声的,商人成功地使政治不会影响生产、不影响消费,有点意思。

好书应该有价值,但价值有不同的方面。就我而言,翻开书,心里就有杆秤。图书和报刊不同,图书是一种深度阅读、非时效性的东西,而报纸主要是报道时效新闻――当然现在报纸副刊过于发达,可能是因为新闻没有做充分;两样都应该阅读,但两者不是一样的东西。肖东发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现代出版研究所所长

2004年,专业图书这块有印象的是《日本出版大崩溃》,日本出版这几年起起降降,对中国出版很有借鉴,让我们在出版市场化的道路上可以少走弯路;还有就是中国书籍出版社的《出版学》、《出版集团化》和《中国出版蓝皮书》等,但我认为有些课题还可以做得更深、更细,综述不够,应该多一些全局性的东西。研究的需要,我关注的大量一般图书当中,比较有印象的是《狼图腾》,虽然文笔一般,但是故事很独特,启迪我们对待地球、家园的态度,但是关于人性和狼性的探讨有失偏颇,可以讨论;还有一本就是中信出版社的《从优秀到卓越》,用易经的思想研究企业精神,研究企业管理中变与不变的东西,还是比较独特的。

2005年,希望我们正在做的《中国出版通史》可以初见规模,并希望皮书这一类的图书有更多扎实的调查和透彻的分析,更科学、更真实地反映文化产业的发展。另外,出版学的教材应该加强,出版这几年的变化很快,转制、转轨、民营的崛起,教材应该更新,多一点鲜活的东西,理论和案例应该同时加强。出版学目前还没有案例集的出版,目前我们正在着手做。编辑学的教材也应该树立“大编辑”的观念,不要仅仅局限于图书编辑工作,网络、报纸、杂志与图书一样,都有策划、对信息的加工、选择和价值判断,那么“大编辑”的观念更适合新闻传播学的要求。

对一本好书的要求就是,有价值,有内容,有新的知识,对人有新的启发,同时还应契合实际,现在有的书空得很。因为有经费支持,我每月购书平均都有四次,每次花费约200元。在报纸、杂志和图书三种媒体形式中,我比较偏好杂志。图书比较完整、系统,但是周期比较长;从科研角度来说,学科内最新的成果都在杂志上,能够激起自己对科研的持续的兴趣。王中江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2004值得推荐的有江苏人民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中的《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史华慈著。史华慈这本书体现了跨文明对话的特点,视野比较开阔,对中国思想本身的解读颇有出新,如对“黄老”之学的再诠释;还有就是三联版的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过去对朱熹的研究侧重于其理学方面,余英时则发掘了朱熹的另一个世界。

我对2005出版界的期盼是,在知识社会学这块,经典原典的东西翻译比较迟钝,这些年知识社会学的学科领域有新的发展,希望出版界有相关的图书引进出版;另外,哲学理论、哲学思想类的图书介绍还是比较少,尤其是当代西方哲学理论书还是介绍不够,很多优秀的当代海外汉学家值得关注,比如史华慈,还有诺齐克的一些除政治哲学外的纯哲学领域的书都是相当不错的。

我所认为的好书,就是在某一个领域对研究者有启发的,问题是别人没有发现但同时对问题的解释和组织是有力度、扎实的,问题还应有再生性,即从他提出的问题可以衍生出一些问题,而且观点是大家容易接受的。

我一年在购书上的花费大约在2000元左右,购书频率不均衡。在图书、报纸和杂志之间,我阅读运用的更多是书。

冯永锋 光明日报社记者、诗人

过去一年中,比较有印象的是三联版的《城记》,还有就是中华书局的《韩山诗注》,注的是定本,以前诗注比较偏重于字词校勘方面,太过文献化了,文学就应该凸显文学意味。今年还重读了《牡丹亭》、《长生殿》,以前大学读的时候偏重于故事性,现在则更多地考虑作者与时代的关联度。

现在中国的社科学术、自然学术的东西要不就流于信息的堆砌,要不就写成了随笔,并不具发现的能力。希望2005年这些作品不要仅仅满足于占有材料,大量的学问是需要调查的,希望在2005年看到多一些不再流于浅薄、流于浮躁,花了足够功力的学术图书。我每年大概的购书花费最少上千元。

虽然我最终还是从图书中获得我最需要的东西,但是,在一个传媒时代,报纸的影响力超过了书。杨早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广西师大版“余英时全集”中的《重寻胡适历程》我认为相当不错,重读胡适日记,从胡适日记钩沉的历史线索中重新解释胡适,很见余英时的功力;还有一本是岳麓书社“海外名家名作”中张毓法的《民国初年的政党》,用严格的史学方法对民国初年的历史进行梳理,在内地史学界还是比较少见的。

对出版界的建议是,希望海外汉学这个领域内的论著和研究成果的交流互动可以更快一些,现在很难同步看到海外汉学界的成果。当然2004年复旦大学社、广西师大社做得相当不错,但是希望这方面的交流更畅通,这对国内的学术风气也是一种提升。

购买图书时,我首先考虑的是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作者、出版社的声誉也很重要,同时书籍的性价比、装帧我也是比较在意的。我购书的频率比较高,一个月一般有5至6次,但购旧书的频率比较高,新书较少,平均每月的花费在三四百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