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学传统的当代运命

2005-02-0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近代以来,由于现代性历程的不断推进,如何对待传统一直是个“剪不断,理还乱”的大问题,议论很多,分歧很大。这也难怪,对于传统的看法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时代的人,乃至不同时代的不同阶层的人,与传统有着各自不同的价值关联,因而对传统的态度、理解、阐释也就不一样。可以说,不同时代
有不同时代的传统观,而传统也正是在这不同时代的传统观的创构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了。所以,传统实际上是一个永远没有最终答案但又常谈常新的话题。

姚文放的《当代性与文学传统的重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对文学传统的理解和阐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该书在对传统问题的审视中始终坚持了当代性的视角。作者在书中反复阐述了这样一个思想:“人们总是立足于当代生活来认识传统、把握传统的,从实际问题出发来理解传统、阐释传统的,总是联系着现实需要而赋予历史以意义的,从而在对于历史和传统的观照中总是贯穿着一种当代价值取向。”因而作者反对脱离现实的复古,也反对割断传统的创新,主张一种现代阐释学所说的“视域融合”,“即当代人的现实视域与传统内含的过去视域的相互交融,两者互相开拓、互相彰明,最终都突破了原有的视域水平而上升到更高的视域水平”。正是以这一现代思想为导引,作者无论是反思历史还是解释传统,都决不纠缠于单纯的古今之辩和新旧之争,而是时刻抓住当下境遇,力图用一种当代视角提出和讨论问题。在书中,作者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专谈“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传统”。作者指出,“全球化已是当今世界不可回避、不可遏止、不可逆转的趋势”,在伴随着全球化浪潮而来的“跨国资本、电子媒介、流行文化”的冲击下,一切流传至今的文学传统都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这就是我们所处的基本的现实境遇。作者强调,讨论传统问题必须落实到这一现实境遇,从这一现实境遇出发引申出问题以及问题的答案。据此,作者一方面承认文学传统在当今世界的种种蜕变“都是正在和将要发生的事”,另一方面又竭力强调“文学传统的当代转换”,并且明确地指出:“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文学传统仍将活在人类生活之中,仍将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依托与人类同行。”作者关于文学传统的当代命运的这一总体性论断决不是无的放矢的空论,而是立足于现实并经过了认真思考后获得的,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时代感,不能不给以足够的重视。

作者认为,通常所说的“现代性”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特定的历史内涵,“它生来就表现出对于传统的怀疑、排拒和反叛态度,其核心就是一种争天拒俗、刚健不挠的叛逆精神”,而“当代性”概念的核心则是指“一种当代精神,它是用当代精神去观照、理解和处理问题,……因此‘当代性’并不专对‘传统’而言,……它对于传统并不一味采取激进的否定立场,当代精神的体现有时也许恰恰在于对传统的肯定和认同”。上述对两个概念的界定是否恰当,可当别论,但起码反映出作者理论上的敏锐和机警。自“五四”以来,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深受西方观念的影响,国内众多论者确实存在着将“现代性”误以为“当代性”的问题,这种概念上的混淆不清很容易导致对传统的态度和理解上出现偏差,鉴于此,作者严格区分了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内涵,并明确表示在说明“当代精神”时最好采用“当代性”这一术语。由此可见,作者对这两个概念的划分完全是为了廓清在传统问题上由于概念混淆所造成的理论混乱和偏激态度,而不是一种简单的概念之争。

书中另一个重要观点是对文学传统的特殊性的强调。作者先是比较了文学传统与科学传统的不同,认为“任何伟大的科学理论都注定要被后人超越,而被超越者因其局限性大都很快被人们遗忘”,而文学传统“却具有永恒的价值,伟大的作品永远不会被超越,昔日的大师也永远不会被遗忘,人们必须时时回到传统,从传统中汲取力量、启示和灵感,才能不断向前发展”。其后,作者又辨析了文学传统与一般文化传统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指出文学传统不仅具有“永恒的价值”,而且“主要是在文学文本中得到保存”,因而带有“更多精英色彩”,具有更强的“高雅性”和“经典性”,因而“寻觅文学传统重在研究文学文本”,尤其是“经典的”文本。在文学日益边缘化和文学研究逐步融入文化研究的今天,作者的这一论述无疑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它提请当今的人们注意,要尊重文学传统的特殊性,以便能合理地认识和对待文学传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