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绘本离世界还有多远

2005-02-0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给中国绘本的小贴士:绘画的表现力和提供给读者的想象空间也还不够。绘本中的文字和绘画应是一种互补,而不单纯是一种解说,绘画应能更多地表现文本的内涵,而脚本在绘画之后也应进一步地提炼,使文字达到最精炼、必不可少的程度。

近年来绘本出版渐成热点,主要以引进欧美和日本的优秀绘本为主,而且大都以作家套书形式来推出,比如有美国著名绘本作家希尔弗斯坦的《爱心树》、《失落的一角》系列、苏斯博士的《戴高帽子的猫》系列、克罗格特・约翰逊的“阿罗系列”;有德国著名画家和作家施爱伯―威克、荷兰特共同创作的“彩乌鸦”系列;有日本著名绘本作家佐野洋子的《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宫西达也的“小恐龙系列”、成田雅子绘本系列:《神奇的蓝色水桶》、《莎娜的雪火车》等等。这些风格各异、精美绝伦的绘本让我们大开眼界―――图画书居然也能做得如此多姿多彩高档不俗,既能让孩子赏心悦目,也能让成人爱不释手。它们已完全超越了以往我们观念中的纯粹为低幼儿童提供的解析故事式的配图图画书概念,绘画者也完全摆脱了仅仅作为插画者的配角和被动地位,而将文学创作与艺术创作融为一体,把图画书作为一种真正的艺术品来进行创作,大大提升了图画书的艺术品位,因此与其把它称之为比较幼儿化的“图画书”还不如把它称之为更具艺术性的、西方早就起用的“绘本”更合适些。从名称的变更我们也能感受到人们对图画书观念的更新与认可程度。

其实推动绘本引进的还应该算作前几年对台湾绘本作家?米成人绘本的成功推出,那种美轮美奂的绘图和极富寓言式的人生哲理境界的文学艺术韵味,的确激起了无数青年人对绘本的强烈兴趣,同时也引发了出版界对绘本引进和出版的开始关注和逐渐参与。当然,这一现象也激励了一些比较敏感的中国作家和画家要创作属于中国自己的绘本的热情。这其中就有熊磊和熊亮两兄弟。两兄弟于2001年开始合作创作绘本,一个是儿童文学作家,一个是插画家,他们设计出版的图书格调高雅,风格独特,深受读者的喜爱,不仅在国内的出版界打出了自己的品牌,而且在图书的海外版权交易上亦成绩斐然。这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关爱生命绘本系列”首次出版的两套中外绘本,就有兄弟俩合作绘著的一套:《蜗牛快递》、《狗跑了》、《丘比特访谈录》和《小鼹鼠的土豆》四本。另一套是两位法国画家的绘本:埃里克・巴蒂的《朋友―――于勒和塞扎尔》和阿勒玛尼亚的《我是谁?我的爱……》。

也许是出于市场营销的考虑,出版社将这两套同属“关爱生命”主题和绘本类型的图书放在同一个系列中推出,但其实这两套绘本无论从绘画风格、版式、读者对象和视角上都大相径庭,最主要的,熊磊和熊亮的这一套应属于成人绘本,尽管外在表现是一个个童话,但其视角无疑属于成人视角,其思想和心灵的表达方式也更多地属于成人。而两位法国画家的作品无疑属于儿童绘本,完全从儿童视角出发去表现故事和表达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和解析,其外在的稚拙和幽默能让小读者充分感受到点滴的生命本体意义。因此与其把它们硬凑合成一个系列,还不如分成两个系列来出版,或干脆分为“关爱生命成人绘本系列”和“关爱生命儿童绘本系列”,以确定其市场的定位。这种模棱两可的市场定位只能使读者在选择上无所适从,也使创作者很难准确地把握。当然,从艺术接受的角度来说,优秀的绘本应该同时能得到儿童与成人的双重喜爱。但作为创作者其心目中的隐含读者的对象应是十分明确的,否则势必造成视角的混乱。

这套绘本并不完全属于原创,因为这些作品基本上都是作者根据以往出过的儿童版脚本改编再创作并重新绘画设计的,其读者对象更多地倾向于青少年或成人,因此在内容上大大扩充了,故事情节上也增添了不少,思想内涵上显然也有更深刻的寓意,进一步突出了其关于生命意义的哲理思考。从绘画风格来看尚未形成自己比较稳定的风格特色,而是较多地吸收了欧美绘本中简洁、夸张、变形和怪诞的特点,此外也多少受到了一些台湾绘本作家?米漫画的影响,但却没有?米绘本中的那种细腻和色彩明快,而是比较粗犷和灰暗色调。这或许是出于对生命本体意味的深层思索,也或许刻意表现生命成长中的艰难和挫折的寓意,因此这套绘本总体给人的感觉比较沉重和暗淡。惟一一本比较亮色的是《蜗牛快递》,它的那种简洁、夸张、怪诞和在灰色中突现的明暖色调恰到好处地将小蜗牛在助人为乐中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和在挫折中成长的主题很好地表现出来,是我比较喜爱的一本。稍嫌不足的是文本与绘画的配合还欠默契,文字太多太满,不够精炼,没有留有足够的提供人想象的空间和空白。绘画的表现力和提供给读者的想象空间也还不够。绘本中的文字和绘画应是一种互补,而不单纯是一种解说,绘画应能更多地表现文本的内涵,而脚本在绘画之后也应进一步地提炼,使文字达到最精炼、必不可少的程度。我们看一些国外的优秀绘本,其文字一般都十分简练,有的甚至只有几个字或根本无字,完全靠绘画来表现,可见对绘画表现力的要求是相当高的。造成这一缺憾的可能主要是由于这些绘本的创作者文本与绘画是两个人,尽管他们是兄弟,但相互间的理解与默契的确还需要进一步磨合。而国外的优秀绘本的创作者从文本到绘画大都是一人,绘画本身就是一种创作和表现,他无需更多的文字说明。因此,绘本创作中的合作就特别需要相互间的配合默契。此外,这套绘本的文本全部采用中英双语,表明了出版者意欲将中国的绘本推向世界的愿望,的确很有远见。但或许是出于出版成本和市场营销的考虑,这套绘本所采用的小24开本版本形式,多少让人感到有点小家子气,也多少压制了绘画的表现空间,如果采用大20开本或更大一些的开本,给人的视觉效果或许就会大不一样了。

如果不加以比较,我们或许会感觉我们的绘本也已不错,正在向着国际化的轨迹迈进,但和世界优秀的绘本放在一起比较,我们就会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我们现有绘本的差距,无论是整体装帧设计的精细和文本与绘画的表现力、创造力,我们都还有不小的距离。毕竟我们的绘本创作可以说只是刚刚起步,而欧美和日本却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史。但大量的优秀绘本的引进,为我们的创作者打开了一个可资借鉴和思考的广阔天地,中国并不缺乏优秀的绘画人材和文学创作人材,缺的只是优秀绘本创作的觉悟和意识,以及经济因素制约了绘本发行的渠道。因此,假以时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越来越多的中国优秀插画家和作家的参与绘本创作,富有中国民族风格特色的优秀绘本也会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

“关爱生命绘本系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