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再现60年前故宫的测绘图

2005-02-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故宫鸟瞰图

2005年是我国北京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2005年元月一本厚重的《北京中轴线建筑实测图典》由《建筑设计》杂志社主编出版了。

“析理以辞,解体用图”。古人短短八个字阐明了图画和语言的各自特点。建筑图是建筑形式信息交换中的重要媒介和手段,留存传统建筑文化把握住建筑图画最为关键。古建筑测绘从建筑保存、修缮、复原的作用出发,是现有的摄影或素描所无法胜任的。建筑遗产的保护无论采用什么方式,都迫切需要科学记录档案作为基础,而一套完备的测绘图纸是最基本、最直接、最可靠的依据。《北京中轴线建筑实测图典》一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一个价值极高的建筑图学研究,它的意义远远超过仅作为一种资料收集汇编的过程,它将告知业内外人士的是,故宫建筑及其测绘图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我们今天的责任就是保护它的存在,并将它全息地传给后代。谈到该书的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傅熹年认为这是一次记录和保存明清紫禁城宫殿资料的重要活动。他说,尽管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曾建立过近三十个王朝,各有其都城、宫殿,但最后只剩下一座明清紫禁城宫殿,实为封建王朝留下的宫殿的孤例。编辑这套以宫殿主体部分的实测图意义有二:其一,这套完成于60年前的精测图至今没有替代物,这正是发表它的现实意义;其二,这套图绘制精密、数据完整,远远超过目前古建筑测绘图的精度。建议应借故宫博物馆全面保护维修之良机,测绘出新的紫禁城宫殿的全部图纸。

本人之所以决定编撰该书虽是近几年的事,但“走进故宫”还特别有几个历史“久远”的经历:

其一,王时熙教授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一位电气工程师,他也是对故宫建筑防雷作出贡献的第一人。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本人就师从王时熙,并先后多次参加故宫博物院防雷系统调研,在王时熙教授的指导下,同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等单位,已将故宫防雷系统分成十五个区段,提出了故宫建筑遭雷击破坏的有关规律。通过参与以故宫为主的古建筑防雷研究,在对古建防雷特殊性的理解中,加深了对故宫建筑杰出性的认知;其二,大约是在1994年初,大师张?将它于20世纪40年代初中期指导天津工商学院建筑系师生们用三年时期测绘的以故宫为主的200多幅已近乎破损的测绘图玻璃底版交与我,说这是需要认真保存的。望着这些从未见过的测绘图压缩制成的玻璃底版及其上面的灰尘,我悟到了一种历史的责任;其三,1994年5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张?于1955年设计完成的北京友谊宾馆举行了“张?建筑创作六十年及《我的建筑创作道路》一书首发式”,张?在该书中较为详尽地介绍了故宫测绘图的诞生过程。由于上述的“历史”事件,更由于对文化北京及“人文奥运”的新认知,我以为作为建筑专业媒体,有责任为属于华夏文化精髓的故宫建筑的留存作出贡献。为此,从2001年春,我便与天津大学出版社副社长韩振平开始了该书的策划。

故宫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部“通史”,编撰工作十分艰辛,虽现有反映故宫的画册数不胜数,但作为直接可供借鉴的并不多,为此本书编撰者将它视为一项工程来对待,先后查阅了数以百计的历史文献,从撰文、题图、破损的测绘图修整、历史与现今照片选择及再拍摄等方面颇费心机,其目的是希望能将一本原汁原味,又富于现代建筑文化价值感的专业书籍奉献给社会。如果说梁思成先生是最早把我们古代建筑和外国古典建筑并列引入建筑设计教学体系中是一个创举,那么今天所编撰出版的这部《北京中轴线建筑实测图典》就是对梁思成先生、张?先生等老一辈建筑家的不能忘却的纪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