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价值时代,价值会转移到哪里去?

2005-02-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榜样》机械工业出版社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决定了IBM和联想的差距。

IBM走向了新价值时代的高端。联

想进一步巩固了“世界工场”的低端地位。

而上面的问题,又直接关系到另外2个事关生存问题的思考:

把握未来的战略基础在哪里?目前顾客消费方式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在《榜样》的分析中,提到IBM都给出了“令人满意”的回答:

第一,在新价值时代,价值会转移到哪里去?回答是利润源从可见的硬件资源(追求效率)转向看不见的服务资源(价值创造)。用户往往发现,他将每一个最高性能部件配置在一起并不能产生最佳的功能输出,因此IBM的“解决方案”,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关键点在于提供解决方案,在于用户如何用这种设备去创造更高的商业价值,而不是技术本身。

第二,把握未来的战略基础在哪里?回答是“随需应变的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从本质上讲,仅仅是一种工具而已,它无法改变市场经济和客户行为的基础。所以电子商务就像当年电力,汽车等伟大的发明一样,它本身只是工业革命的工具,而不可能成为革命本身,只有那些利用这些工具去“创造”新生产力的公司才是工业革命的主角。同样,只有那些真正利用电子商务去创造价值,而不仅仅是提高价值的公司,才是信息革命的主角。

第三,目前顾客对于个人电脑的主导性关注(消费)方式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回答是硬件时代已经终结。高科技产业已经从以硬件为主导的时代,转而进入到服务业为主导的时代。虽然今后芯片的速度依然在提高,但是速度本身已不重要,比如个人用户的需要,2Ghz的奔腾和2.4Ghz有多大区别?当硬盘到了40G之后,还会愿意对100G硬盘付高价吗?

这就是为什么目前几乎所有传统的硬件制造商如戴尔、Sun公司都在加速向服务业进军的步伐,而惠普和康柏合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打造强有力的服务业,与IBM抗衡。

这也就是为什么IBM要卖掉PC事业部。

而联想之所以购买IBM,是因为其“国际化”的使命和远景。国际化不是问题,问题是为什么国际化和什么样的国际化?

“国际化”是中国企业实施“战略突破”的选择。TCL也早已通过国际化来拥抱世界,海尔一直不停地在摸索,相信还会有更多的企业在试图通过并购来实现“国际化”的道路。但国际化的目的不是为了走向世界,而是“战略突破”!战略突破的选择,是基于对新价值时代,价值转移方向的判断。不同的选择,再一次区分了中国企业和世界级企业经营水平的差距。

如《榜样》中一再强调的观点,中国企业选择的始终是外在资源的集中和扩张,而不是基于真正的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扩张。因此,中国企业只是发胖,而不是成长。姜汝祥紧接着写道IBM正是在核心竞争力上构筑了其持续的竞争优势。

书中对IBM基于价值转移所带给其核心竞争力的挑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他写道:

IBM的核心能力由两个方面构成:

一个是IBM需要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背景,不仅仅是技术要求,还包括商业战略要求、包括客户的行业特点、服务对象等。例如,煤气、电力行业和银行等金融行业的网络需求是不完全相同的,IBM如何让客户相信它的设备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另一个方面是IBM必须创造出领导“IT”行业的技术、产品或服务,从而锁定客户,不至于未来把自己沦为“消费品制造商”。

郭士纳的新IBM之道,即PBC系统对此做了很好的总结:

第一是胜利第一(WIN)。胜利是第一位的,无论过程多艰辛,实现目标获得结果第一重要。

第二是执行力(Executive)。不要追求完美,快速而有效的做事是所有的成功的前提,执行就是能力,执行同时保证了对过程的检查和监控。

最后是团队精神(Team)。在IBM,建立一个强大的统一的IBM,必须要求以一个完整的IBM而不是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在行动,整体永远都要大于部分。

IBM的核心竞争能力体现的是员工的集体学习能力,那么中国企业呢?还是老板的英雄主义和英明决策?

中国IT巨头和世界IT巨头的交手已经尘埃落定,那么,其他领域呢?

按照《榜样》的观点,它决定的不仅仅是两个企业间的差距和分工,而是整个中国企业在世界产业格局中的位置。世界级企业在并购中寻求把握价值转移的主流和高端,中国企业的“工厂”地位还要维持多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