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辞达而已矣

2005-02-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止庵作品

谈到写文章,记起张爱玲《我看苏青》中所述一事,倒是很好的譬喻:“去年秋天她做了件黑呢大衣,试样子的时候,要炎樱帮着看看。我们三个人一同到那时装店去,炎樱说:‘线条简单的于她最相宜,’把大衣上的翻领首先去掉,装饰性的褶裥也去掉,方形的大口袋也去掉,肩头过度的垫高也减掉。最后,前面的一排大钮扣也要去掉,改装暗钮。苏青渐渐不以为然了,用商量的口吻,说道:‘我想……钮扣总要的罢?人家都有的!没有,好像有点滑稽。’”这仿佛是《庄子》里“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之类寓言;而炎樱有如庄子自己,苏青则不幸充当惠子的角色了。

我们看《伊索寓言》,每则末尾都有几句教训;姑且从《论语・卫灵公》里摘录一节,缀在前引张文后面:“子曰:‘辞达而已矣。’”―――有关文章之道,我的看法正如孔子所说。《仪礼・聘礼・记》有云:“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由此联想到《论语・雍也》所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辞少”即“质胜文则野”;“辞多”即“文胜质则史”;“辞达”是为“文质彬彬”,境界极高,孔子乃以“君子”誉之。

平生所读作品,能够达此标准的,首推《论语》。我顶佩服就中较多感慨的各节,真是“行乎当行,止乎当止”;寻常写到此等处,很难避免辞费。譬如:“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等等。料想孔子自是这般说法;当下弟子也是这般记法;及至《论语》编纂成书,后学亦是这般整理法;自始至终,“吾道一以贯之”。这只是些句子,若敷衍成篇,就更难对付;《论语》之后有《颜氏家训》一书,可谓发扬光大。到了现当代,知堂、杨绛两家,最是当行本色。―――我从中国散文史上找到这条线索,也不枉费许多读书工夫了。

孔子的话说来轻松,实行起来却很难。他人未必看得惯;自己多半不放心,就像开头借用张文所喻指的那样。而情况并非这么简单。“辞少”固属没有法子;“辞多”则每每按捺不住,有意表现出来。这又最容易在读者那儿取得共鸣。自己之不放心,与他人之看不惯,症结乃是一个;盖“野”或为人之所病,“史”却系人之所欲也。从前我写文章说,“辞达而已矣”更多是针对“文胜质则史”而言;若“质胜文则野”则连“辞”尚且不“达”,正是需要努力,哪儿谈得上什么“而已矣”呢。

至于自己,前已言明,那个方向大概认准了,但也不过“止此而已”。《知堂乙酉文编・谈文章》有云:“我看有些文章本来并不坏的,他有意思要说,有词句足用,原可好好的写出来……”“辞达而已矣”之必要条件,正是这“有意思要说”和“有词句足用”。不然没有意思,所“达”何物;词句不足,如何“达”法。我写文章,难处之一便在这里。而又以前一方面为主。近年所作,多系读书所得;但要做到“有意思要说”,往往并非一本书读毕,立马就能了然于心。有时需要由此及彼,融会贯通;而最终所想表达的,已不为当作标的的那一本书所限了。这种文章是否还能叫做“书评”,自不无可疑之处。

周氏说“原可好好的写出来”,此即“辞达而已矣”;而“文胜质则史”,则是“不好好的写出来”。这是我写文章的另一难处所在。大约开头最不容易,好像一股做作意味,轻易就会流露出来。自己对此难以忍受,是以一再推倒重来。非要觉得舒服了,才能写得下去。其实也只是得着最平凡的几句话罢了。苟能如此,一篇文章也就有了六七分光。下笔好比营造一个“场”―――这话有些玄虚,也可以说是一种氛围,或一种状态―――而写作总归是个过程;要在其中呆得下去,才能完成这一过程。

此外还有一些个人偏好,与“辞达而已矣”无甚干系;但多少也构成“场”或氛围状态的一部分,不妨顺便在此一说。譬如不喜欢太短的句子,尤其是太短的段落;那样显得气脉急促,不够从容,也缺乏蕴藉。喜欢用不大确定的副词,诸如“似乎”、“好像”、“大概”之类;虽然接下来所说,总是自家最想强调的话―――此乃有意杀杀锋芒,不使成为“断言”。不用被人用得滥俗的话,好比“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之类。少用乃至不用叹号、问号,也不在文章末尾用省略号,觉得前者咄咄逼人,后者装模作样。

文章写完之后,并不急于出手,习惯一改再改。过去手写,又不愿意在稿纸上涂抹,不是反复剪贴,就是扯去重抄,可谓麻烦之至。后来学会用电脑打字,修改最是适宜。一直改到感觉每句话都落到实处而后止。有时还打电话念给朋友听,人家听着别扭之处,或自己念着别扭之处,都不轻易放过。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一位朋友,几年来差不多为我每篇文章把关,订正了不少不够确实的字句。―――或者说这等郑重其事,拿出来的准是很像样子的东西罢;倒也未必,无非是不想太不像样子而已。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