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鲁迅全集》三个里程碑式版本

2005-02-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周总理原拟赠其一套《鲁迅全集》,鉴于10卷本此时已被视为“禁书”,于是改而寻觅一套珍贵的38年版《鲁

迅全集》纪念本,因年代久远,几经周折,真是谈何容易!

●至1977年8月5日,在出版局新领导向中央作了《关于鲁迅著作注释出版工作的请示报告》后,中央决定派胡乔木、林默涵前来领导与主持这项重点文化建设工程,同年底又聘请郭沫若、周建人等8位作顾问,至此一切步入正轨,速度加快。

1958年10卷本和1981年16卷本《鲁迅全集》

深受千百万读者景仰,并被国人誉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化的卓越代表,现代文学的主要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伟大作家。他辛勤笔耕一生,撰写了数百万字的著译,为我们民族留下了一座绚丽璀璨的文学宝库。自他1936年10月辞世,迄今近70年间,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曾编辑出版过许多卷数不同,版本相异的《鲁迅全集》,但就编校内容质量与流传影响而言,在鲁迅著作出版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当首推以下三种各具特色的全集版本:即1938年20卷本;1958年10卷本;1981年16卷本。

鲁迅逝世后不久,成立了以蔡元培、宋庆龄为正、副主席的纪念委员会,该会筹备之初就曾考虑应尽早出版《鲁迅全集》。许广平早在1936年11月就将编好的全集目录,报送国民党内政部审核登记。翌年4月30日和6月8日,内政部先后下发两个批件,不仅强令将《准风月谈》和《花边文学》改名为“短评七集”与“短评八集”,并开列篇目,点名要将鲁迅所写《十四年的谈经》、《铲共大观》等许多杂文统统删去……。显然,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与专制统治下,要想完整地、公开地出版《鲁迅全集》是根本不可能的。同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成为“孤岛”。胡愈之、郑振铎、许广平等组织的复社,共同集资,成功地出版了《西行漫记》等一些进步书籍。留在上海的纪念委员会成员决定,拟由复社出版全集。这一设想得到上海地下党组织的赞同与支持,并经陕北中共中央同意。经过一番细致筹划和艰苦努力,仅以短短三、四个月时间,就将600万字皇皇二十巨册的中国第一部《鲁迅全集》的三种版式,于1938年在上海“孤岛”奇迹般地全部出齐。这套全集前10卷收创作、学术专著与部分古籍辑校,后10卷为翻译作品。卷前有蔡元培序,各卷卷首均有鲁迅各个时期的照片和墨迹,卷末附鲁迅自传,许寿裳编“鲁迅年谱”以及许广平撰“编校后记”等。这部内容博大装帧精美的全集的问世,不仅对于保存和流传鲁迅先生遗著起到积极作用,而且对于弘扬鲁迅思想,振奋民族精神,激励全民抗战以及其后反对国民党统治,均起到巨大的鼓舞作用!因此,其后十余年间无论在解放区或国统区,它均曾被多次再版并很快售罄,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与欢迎!但限于当时历史条件,其缺点与不足也显而易见。一是收录作品很不完备,如数十年的鲁迅日记和上千封书信以及许许多多佚文均未收集,所以其后又有唐?、许广平等分别编辑的《鲁迅全集补遗》、《鲁迅全集补遗续编》、《鲁迅书简》等相继问世。二是校勘欠精,错讹不少。三是没有必要的注释,使其难以广泛流传普及到大众中去!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鲁迅著作的出版。1950年11月上海成立了由冯雪峰任社长的“鲁迅著作编刊社”,很快调集了孙用、林辰、杨霁云、王士菁等几位全国闻名的鲁迅研究专家,专门从事有关鲁迅著作的整理出版。翌年,冯雪峰被任命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编刊社随之迁京,作为人文社下属的鲁迅著作编辑室开展工作。经过数年辛勤编纂,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第一部附有注释的10卷本《鲁迅全集》终于在1958年10月诞生了!此版各卷卷首均有卷说明,并附鲁迅各个时期照片和相关墨迹,末卷附简略的《鲁迅著译年表》。全书经细心校勘,纠正了38年版许多印错的文字和标点。与20卷本全集最大不同则在于,它“专收鲁迅的创作、评论和文学史著作”及部分书信。而翻译作品和古籍辑校则另行整理编辑。故以后又有10卷本《鲁迅译文集》与4卷本《鲁迅辑录古籍丛编》由人文社于1958年12月和1999年7月分别出版。鲁迅生前致友人信中说过:“我的文章,未有阅历的人实在不见得看得懂,而中国的读书人,又是不注意世事的居多……”(1936年4月5日致王冶秋)因此10卷本全集在没有先例可以依傍的条件下,筚路蓝缕地草创出一条注释鲁迅著作的路子,是相当难能可贵的。它对鲁迅著作,特别是大量杂文所加一些必要注释共约5800余条,这对广大读者读懂和加深理解鲁迅原著思想内涵,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是一次具有开创意义的尝试,的确功不可没。

然而,10卷本的缺陷与不足,也很明显。首先是仍旧未收1912年至1936年的鲁迅日记;其次,1956年第一卷《出版说明》原曾明确写道,将收入至那时为止“已经搜集到的全部书信”约1100多封。在全集出版过程中,因发生反右斗争,冯雪峰被错划右派,结果待到1958年第九、十两卷出版时,鲁迅书信中凡涉及两个口号论争以及批评30年代周扬等人宗派主义、关门主义错误的信函,均被当权者统统砍去;不仅如此,就连牵涉30年代文坛重要论争的某些关键注释,也被掌管意识形态和文艺界领导大权者,利用权势作了手脚:他们歪曲历史,嫁祸雪峰,贬低鲁迅,从而开脱自己。同样受当时国内外政治大气候影响,鲁迅的个别文章也遭被删改的厄运,如第4卷《〈竖琴〉前记》一文在介绍苏联“绥拉比翁的兄弟们”这一文学团体时,就将鲁迅原文中“托罗茨基也是支持者之一”这至关重要的一句给悄悄地不留痕迹地删除了。

在“文革”浩劫期间,10卷本全集被作为有严重政治问题的书籍曾一度禁止出版。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周总理原拟赠其一套《鲁迅全集》,鉴于10卷本此时已被视为“禁书”,于是改而寻觅一套珍贵的38年版《鲁迅全集》纪念本,因年代久远,几经周折,真是谈何容易!有鉴于此,人民文学出版社为解燃眉之急以适应国内外需要,曾打报告请示,并经周总理同意,在1973年12月重版了一次没有注释的20卷本《鲁迅全集》,全书一律改为简化字排版。这套全集除请孙用仔细校勘,改正原版错讹外,它与38年版还有两点重要不同之处:一是蔡元培原序的落款“民国二十七年六月一日”删去了;二是由于瞿秋白当时已被诬为“叛徒”,故在第四卷《伪自由书・王道诗话》的文末煞费苦心地增写一条新注,对鲁迅、瞿秋白合作的12篇杂文撰写经过作了“说明”。毋庸讳言,这是囿于当时的特殊历史条件与政治气候,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

历经种种曲折磨难,1981年3月新版注释16卷本《鲁迅全集》第一卷问世,至8月全套出齐。此版的编注出版过程相当漫长,曾受到“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至1977年8月5日,在出版局新领导向中央作了《关于鲁迅著作注释出版工作的请示报告》后,中央决定派胡乔木、林默涵前来领导与主持这项重点文化建设工程,同年底又聘请郭沫若、周建人等8位作顾问,至此一切步入正轨,速度加快。经过多方协作,群体奋战,终于赶在1981年鲁迅先生百年诞辰前夕全部出齐,作为一份厚礼献给鲁迅。全集分普精装本、特精装本、特精装纪念本、平装本四种装帧。81年版16卷的编注实际上是以58年版10卷本为基础进行充实完善的。由于众多专家和编注人员,经长年累月艰辛劳动,广泛吸收了文化学术界、特别是鲁研界20多年来大量新发现新成果,所以从总体上说,当时确是一个收集较完备、校勘较精细、注释较科学的崭新版本,其编校质量和学术水平又是10卷本全集所远不及的,确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概括比较,81年版有两大特点。从内容上说,篇幅大大扩展,不仅新增收两卷日记,补收书信1100多封,恢复了《集外集》、《〈集外集〉拾遗》两书的初版原貌,而且还增添了《集外集拾遗补编》和《译文序跋集》、《古籍序跋集》。此三集合计比10卷本又多出约200篇文章,使全集文本扩编至15卷;最后另加“附集”一卷收《鲁迅著译年表》、《全集篇目索引》、《全集注释索引》等,以便于广大读者研究学习、查检、研究!从注释上说,10卷本全集虽已作了开创性的工作,就翔实、准确、精炼等方面来说尚远远不够;况且《中国小说略》和《汉文学史纲要》两部学术性很强的专著,当年因赶时间还未及加注。新版16卷本,对原有注释条目作了细致的修订和增补,从原有的5800余条,扩充为23000余条,总字数约200多万字。其中许多注释条目,关涉的人与事都非常敏感,波及面既广,影响也很大,如有关“革命文学论争”、“左联”,“两个口号论争”的文章注释。尤其是《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的题注更为复杂棘手。前面谈及58年版在经历反右斗争风暴的特殊政治气候下,由于文艺界某些领导下达“指示”并直接作了手脚,所以该题注尽管长达约500字,却有悖于历史真实,并将已被错打成右派的冯雪峰、徐懋庸进一步落井下石,变成了“历史的罪人”。新版的此注虽仅增加百余字,却恢复了历史原貌:将此文写作背景、定稿经过,左联自动解散缘由,“文艺家协会”的诞生,两个口号论争的原因、性质以及鲁迅的鲜明态度表达得客观、准确、清晰。此注的定稿过程相当“难产”,它不仅是在胡乔木的直接关注指导下进行,还向相关当事人周扬、夏衍、茅盾等征求意见,又经鲁编室同仁上书“抗争”,最后终由胡乔木拍板,一锤定音!倘非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拨乱反正,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发扬民主,这一成果是难以取得的。又如当年革命文学论争时,避居东京的郭沫若曾化名杜荃撰写《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一文,刊于1928年8月《创造月刊》第2卷第1期,文中攻击鲁迅为“封建余孽”、“棒喝主义者”等等。敢于坚持真理的鲁迅在《三闲集・序言》等文中曾予以反击。58年版对此未注,留下空白;81年版经该卷责编陈早春详加考证,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不为贤者讳的精神,曾先后五次注明杜荃即郭沫若,并上书据理力争,最后乔木同志表态,证据确凿,应予注明,并又批送周扬、夏衍、成仿吾、冯乃超等审阅,均表同意。这桩被历史烟雾尘封多年的文坛公案终于真相大白于天下。这同样是历史不断进步,思想日渐解放的成果。

由于新版16卷本上述这些突破和特点,使它成为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鲁迅全集版本,不仅一而再,再而三地多次重版,很快售缺,深受中国内地读者欢迎,享有很高声誉,而且台湾的谷风出版社也据此出版了繁体字的《鲁迅全集》;日本东京的学刀研究社还与我国有关方面洽谈签约,以16卷本为底本,吸收新版《鲁迅全集》诞生后鲁研界的各种新成果,进行翻译编辑,于1984―1986年(昭和五十九年至六十一年)出版了日文版20卷本《鲁迅全集》,强有力地推动了日本学术界对鲁迅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也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传为佳话的又一盛举。1994年2月,16卷本全集被新闻出版署评为第一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

星移斗转,时光飞逝。16卷本问世20年间,鲁迅研究又有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随着新佚文、佚信的不断发现,《两地书》原信和《鲁迅增田涉师弟答问集》的出版,鲁迅著作中涉及许许多多中外人物与大量史实的进一步廓清,使81年版全集原本的欠缺不足,注释中“左”的印痕及不少史实错讹与校勘上的某些问题也日趋明显,对其进行全面修订工作的条件也日渐成熟。经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本着“增补不足,修订错讹”的8字方针,全集修订工程自2001年6月12日召开《鲁迅全集》修订工作座谈会开始,正式全面启动。新版全集将从收文、校勘、注释三方面进行严谨、科学、细致的修订工作。近几年来经众多专家学者倾注心血,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几位责任编辑辛勤劳作,共同努力,一部体现21世纪最新学术水平,收集更为完备(其中增收新的佚文23篇,佚信20封,鲁迅致许广平的《两地书》原信68封以及近10万字的鲁迅增田涉师弟答问函件集编)的总字数约700万的18卷本《鲁迅全集》将有望于今秋问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