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蔡元培的童年

2005-02-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其童年充满传奇色彩。

蔡元培并非书香世家。其高祖系木材商人,曾祖贩运绸缎,祖父为一家典当铺掌柜。其父兄弟七人除六叔铭恩读书,其余皆经商。蔡元培后来回忆说:“余家自六叔以前,祖传无读书登科之人。”由于这些,身为钱庄经理的蔡光普十分注意培养元培

等三个儿子读书。

蔡元培4岁入家塾,先读《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然后读《四书》、《五经》。虽然先生并不讲解,但小元培不管懂不懂,总是认真背诵,从不东张西望,玩耍嬉戏。小小的年纪,硬是崭露了一股从容安祥,异乎常童的性格与气质。

一次,元培独自在自家楼上读书,忽然楼下房宅着火,家人惊骇地抢火、呼救,唯独不见小元培。大家四处呼喊、寻找,后来终于在楼上找到了他。当时他正在静静地看书,口里还念念有辞呢

又一次,奶妈上楼要正在玩耍的小元培和其表叔下楼。奶妈要小元培先在楼梯口坐等,她抱小表叔下楼后再来接他。谁知奶妈下楼后一忙,忘了这件事。几个小时后,奶妈忽然想起了小元培,连忙掌灯去接。只见他镇定地坐在楼梯口,连位置也未移动,既未哭也未叫,其举止之安祥,简直不像五六岁的孩子。

蔡光普对其子这种超常人的气质倍加器重和疼爱。小元培不负乃父厚望,发奋攻读,勤学不辍。

可惜,蔡光普因病早逝,时元培仅11岁,长兄元金分13岁,小弟元坚仅9岁。蔡光普生前为人清廉、急公好义,死后无积蓄给妻儿。曾受蔡光普资助的乡邻,一度想集资助蔡妻周氏及小元培三兄弟,但周氏不愿接受。她每以“自立”、“不倚赖”来勉励元培兄弟们,说:“每有事与人谈话,一定要预想对方将会作何言语,我宜以何言语应之。谈话完毕后,又当追省对方刚才说了些什么 而我又应了些什么 有没有差错的地方,如此才能减少忿愤的事。”周氏这种不苟取、不妄言的教诲,给幼小的元培很大影响,而父亲清廉、宽厚的风范,则成为他立身处世的准则。

蔡光普仙逝后,小元培先是寄居姨母家读了一年书,后又在李姓塾师家附读两年。这期间多承六叔铭恩的悉心指导,读了《史记》、《汉书》、《困学纪闻》、《文史通义》、《说文通训定声》等书。13岁以后,元培受业于同县王懋修先生。王为八股名家,好读明季掌故,喜论朱熹与陆象山的异同,尤服膺刘戢山。小元培耳濡目染,十分崇拜宋儒。

由于受大家庭传统的影响,小元培对经学与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有身体力行的意志。其?臂疗母就是一例。小元培的六叔铭恩曾因母而?臂和药,家中传说其得延寿12年。当蔡周氏染病时,小元培仿效其叔?臂和药以进。但上天不顾其纯孝,仍然夺走慈母生命。母亲的死,给小元培以沉重的打击,他坚持要行古制“寝苫枕块”之礼 即以草为席,以土块为枕 ,为家人所阻止。但元培却每以更深人静后,悄悄挟抱枕席赴母亲灵柩处呆怔。母亲既逝而未安葬,其兄为之订婚,元培痛哭流涕以拒,认为这是大逆不孝之事。由此可见青少年时期的蔡元培是把经学与理学的研读中所得到知识,从行动中表现出来的。

蔡元培17岁补诸生 秀才 ,从此“自由的读考据、诗章等书籍,不再练习八股文了”。18岁起,他自设塾馆授徒,开始正式从事教育工作,终其一生没有离开过教育岗位。

“戊戌变法”后,蔡元培由一个封建科举的士大夫一跃转变为一代宗师、中国文化史上的巨子。除了《马关条约》之刺激,与其自小沉稳明了是非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