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闲说“隔膜”

2005-03-09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读鲁迅,不见得非要正襟危坐、煞有介事,有时若无其事,悠闲从容地信手翻读,反倒会偶有所得。

最近,就发现鲁迅曾两次提到的“隔膜”,颇耐人寻味。

一次是鲁迅从《清代文字狱档》中发现的一件案例:乾隆四十八年二月,山西临汾县生员冯起炎,闻乾隆将谒泰陵,便身怀著作,在路上徘徊,意图逞进,

不料先以“形迹可疑”被捕了。那著作,是以《易》解《诗》,实则信口开河,惟结尾有“自传”似的文章却很特别,大意是有两个表妹,可娶,而恨力不足以办此,想请皇帝协办。虽然幼稚之极,然而何尝有丝毫恶意?不过着了当时通行的才子佳人小说的迷,想一举成名,天子做媒,表妹入抱而已。不料结尾却甚惨,这位才子被从重判刑,发往黑龙江等处给披甲人为奴去了。鲁迅就此案写了《隔膜》一文,并作出了极深刻的评析,认为这些惨案的来由,都只为了“隔膜”。“许多中国人似并不悟自己之为奴”。

另一次是有人要把《阿Q正传》改编成电影,鲁迅不同意,复信指出:“《阿Q正传》的本意,我留心各种评论,觉得能了解者不多,搬上银幕以后,大约也未免隔膜,供人一笑,颇亦无聊,不如不作也。”

两次说的“隔膜”,其深意何在呢?

鲁迅在1936年10月5日、即临终前14天发表的《“立此存照” 三 》中,教诲自己的同胞:“我们应该有‘自知’之明,也该有知人之明……”

所谓“‘自知’之明”与“知人之明”,其实就是鲁迅早期所提出的“首在审己,亦必知人;比较既周,爰生自觉。”也就是:首先在于审视自己,也必须了解他人,相互比较周全合宜,才能产生自觉。归根结底,就是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在这种认识中“转识成智”,生成自觉。

第一次谈“隔膜”中的冯起炎,是与皇帝之间存在隔膜。“不悟自己之为奴”,跑到皇帝那里“撒娇”,结果自酿悲剧。第二次谈的“隔膜”,是《阿Q正传》的改编者与鲁迅及其作品之间存在“隔膜”,不了解《阿Q正传》的本意,就在那里胡编乱造,结果只能“供人一笑,颇亦无聊”。而二者都是既无自知之明,又无知人之明,在自己和别人的思想中间,即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隔着几重铁壁”,情况不明,方法不对,自我意识处于盲目的懵懂状态,因而活得不明白。这有点儿像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也有点儿像鲁迅当年批判过的“左倾”机会主义者,“对于中国社会,未曾加以细密的分析,便将在苏维埃政权之下才能运用的方法,来机械地运用了。”与中国社会之间存在着“隔膜”;还有点儿像阿Q那样糊里糊涂、懵里懵懂,不知道自己和周围世界是怎么回事,与自身和外在世界都存在着“隔膜”……

鲁迅,何许人也?就是教诲中国人透破“隔膜”、活得明白点儿、自觉点儿的伟大思想家和文学家。就拔除奴隶之根性,实现精神解放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来说,也是伟大的革命家。

鲁迅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透破读者与鲁迅之间的“隔膜”,使中华民族真正理解本民族文化伟人的本意,从而也透破与中国之间的“隔膜”,促使人们更好地懂得一些中国的实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