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感受三千年前的金沙文化

2005-03-09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一想到三千年前,浮现脑际的自然是很原始很落后的景象,可是不久前,有幸目睹了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众多文物后,我不得不修正这种主观的观念,不禁为三千年前金沙文化所表现的文明程度而叹为观止。

2001年2月8日,在成都西郊苏坡乡金沙村一个工地上,施工中发现了一些象牙和玉石、铜器,由此揭开了近年

来最新的一项重大考古发现―――金沙遗址的面目。据专家初步考证,这是三千年前商末至西周时期的一处蜀文化中心的遗址,分布面积在3平方公里以上。迄今已发掘出金器30余件,玉器、铜器各400余件,石器170余件,象牙总重近1吨。这么大的面积出土这么多的文物,曾有人猜测可能是座古作坊,但专家大多认为,出土文物中既有随葬品,又有大量祭祀品,还有建筑遗件和遗迹,很可能是古蜀国的一个都邑所在。

我不懂考古,更缺乏鉴别文物的专业知识。但从那天参观了金沙遗址的部分珍贵文物,以及听了成都文化局熟悉内情人士的介绍以后,我立刻产生了一些虽与这遗址无关、但又跟这次考古相关的联想。

其一,以前看成都市旅游材料,都说据有文字可考的记载,成都建城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晚期张仪筑成都城,而现在发现的金沙遗址是在商末(约公元前11世纪)和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这一来,就把成都建城史向前推进了700年,即距今三千年。这一推进,对于重新认识四川古代史及西蜀文明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二,对三千年前老祖宗的聪明才智和精湛工艺,可真要刮目相看。以前也看过不少出土文物,印象中唐宋以前的,做工相对简单粗糙些。可是看了金沙遗物,老印象不对了。先看玉器。这次出土的有玉琮、玉壁、玉璋、玉戈、玉矛、玉斧、玉凿、玉斤、玉镯、玉环、玉钺、玉钵、玉圭、玉珠、玉料、玉剑、玉剑壳、玉挂饰、玉牌形饰,等等。不仅品种多,造型美,色泽亮,而且做工精巧。例如有件高22厘米的翡翠绿色玉琮,造型与良渚文化风格相近,表面有少见的人形图案及细如头发的花纹,其雕刻的精细,堪与如今的微雕相媲美。最令人赞叹的要算是出土的金箔。这次看到了曾在电视上播映过的那件金箔国宝/凤凰金箔,这是一帧太阳神和鸟的圆形图案,在仅重0.21克的金箔上,要镂空刻出4只不同造型的鸟,其纯金度达到99.4%,足见当年工艺水平之精了。其三,从金沙出土的玉器,其造型和做工,留有许多与中原及长江下游良渚文化一致或相似的痕迹,而且那些玉琮、玉璋也非当地土生土长,这些都表明,此地当时与中原内地已有较多的联系,古蜀国似乎并不如古人所说那样:“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更不是“不晓文字,不知礼乐”的荒蛮状态。其四,初步清理出土的象牙竟多达一吨,其产地更多的是在云南、贵州等地。这么多的象牙,有可能是西南少数民族向古蜀国王公贵族进贡的贡品,显示古蜀国比较强大,金沙已成为当时西南地区一个很重要的政治中心或经济集散地。

感受到三千年前灿烂的金沙文化,我由衷地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而自豪。作为后人,我们难道还不应该振奋精神,为促进中华文明的更加辉煌灿烂而努力奋斗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