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克里姆林官场文学的新面孔

2005-03-09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安德列・克列斯尼科夫:《我看见了普京!》一书的封面

女作家奥尔伽・克雷施坦诺夫斯卡娅最近出版了她的《俄罗斯权贵解剖》

对一个莫斯科记者来说,大概没有比在克里姆林宫干活更具吸引力,也更让人灰心丧气的了。这些官场记者贴近权贵的中心,濡染天下事端和权力纠葛,但却很少敢为外人道。不过,最近问世的两部由《生意人报》驻克里姆林记者安德列・克列斯尼科夫撰写的新著《我看见了普京!》 ЯПутинаВидел 和《普京看见了我!》 МеняПутинВидел! 可以说同时赢得读评两方的认可,连普京本人也表示对作者和作品的首肯。

这两部共计960页的报道集将焦点设定在2001到2004年,囊括了普京执政前四年里记者对他的采访和相关报道。不过,这两本厚厚的著作并非普通的新闻特写,它们从未见报,是作者以其特有的自述风格,在不时打出一个擦边球的语境下复述出的与总统相关的人和事。书中对一些未经官方解释的事件―――比如前总理卡西亚诺夫的解职―――也多有涉及。但是,作者没有为一些时事闹剧(比如尤科斯事件)留出篇幅。正是这种态度成就了它,让总统本人很是欣赏。克列斯尼科夫对普京的第一届任期的描述不失嘲弄,不时带出一种俄罗斯记者独有的傲慢。然而,他的文字和叙述的魅力却能够让读者宽容他对克里姆林的权利走廊的讥讽。这实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技巧。

官场文学近年风行俄罗斯图书业,克列斯尼科夫也绝不是惟一靠克里姆林宫内幕扬名的作家。2003年,《生意人报》前任驻克里姆林记者伊林娜・特列古波娃已先行一步,出版了回忆录《克里姆林挖掘者的故事》。这部书虽然大大火了一阵,让出版商跟作者获利不小,但它也断绝了特列古波娃接近克里姆林深宫的通道―――她的书太过于炫耀、主观,书中对自己和周围显贵奢华生活的描写多于对时政事件的叙述,把她的记者角色看得高过了自己的工作。相比之下,克列斯尼科夫则穿着牛仔上班,对自己的外表和生活不着一字。况且,克列斯尼科夫拥有他的前任并不具备的才华和审时度势的眼力―――很少有哪位记者有能力把总统普京的多个侧面归纳得如此完整、透彻和可信―――他是一个性格略显单调的工作狂、一位出色的谈判家,具有作风严谨、不易动怒的坚韧个性。克列斯尼科夫也证实了总统个性难以捉摸、难于理喻的这种外界流传。书中也对一些广为传播的经典故事做了个性化的描写:比如普京在记者会上对法国记者说粗话,以及他同白俄罗斯总统卢卡什科冷淡又尴尬的关系等等。其实,克列斯尼科夫的聪明已早有显现:还是在2000年总统大选之前,他就与娜塔丽娅・季马科娃等人合写了一本采访录《第一个人:同弗拉基米尔・普京的谈话》。这实际是一部克里姆林授权的竞选广告,把当时尚无声名的代总统大为赞扬了一番,让普京大感舒服。现在,季马科娃现在已升迁为总统办公室的新闻处主任。

最近两年,涉及克里姆林宫廷内幕、领袖生平以及达官显贵仕途生活的官场文学大肆泛滥。据统计,仅去年一年,俄出版有关新老政治家题材的纪实作品就有64种之多。由于时值斯大林逝世50周年,与之相关的图书占了大部分,而后才轮得上现任总统普京。普京已是两任,显然得到了大多数俄罗斯民众的认可,因此,有关他的著作均冠以《普京:俄罗斯的选择》、《普京的成就》或《普京的俄罗斯》等赫然响亮的书名。

以写政坛名人沽名钓誉者众,但其中也不乏取材谨严、论证持久的历史学者。奥尔伽・克雷施坦诺夫斯卡娅就是其中一位。这位49岁的社会学家花了整整15年时间潜心研究曾一度禁忌的课题:俄罗斯权力阶层的生活。她的集大成之作《俄罗斯权贵解剖》 АнатомияРоссийскойЭлиты 最近由扎哈罗夫出版社出版,以广泛的视角和汗牛充栋的史料展现了从勃列日涅夫到普京的几个时代中50多位权力人物的生活脉络。

谈到写书的动机,克雷施坦诺夫斯卡娅回忆说:“那是1989年开始写作的,最初的动因大概是因为研究领导人的生平当时是被禁止的,而苏联高层的生活秘密对我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当然,她的兴趣还有个人的原因―――她的祖父就曾是一位共产党的高层。她长大后,祖父常讲起自己如何逃脱大清洗的经历。她记得家里常有客人到访,紧闭在厨房一呆就是半天,激烈地讨论着尼基塔・赫鲁晓夫和他对个人崇拜提出严厉批评的苏共20大。

在俄罗斯社会科学院的赞助下,克雷施坦诺夫斯卡娅于1989年成立了自己的研究中心,开始研究俄罗斯上层人物。在《解剖》的开篇,她描述了研究该课题的喜悦心境和她的研究小组曾经面临的风险。“有一次,一位‘克格勃’军官打来电话,说有一个大学毕业生将要加入到研究小组,跟他们一道工作。但这个新人来了以后整天无所事事,下午5点一过就从桌子底下掏出一瓶伏特加开喝。”

克雷施坦诺夫斯卡娅的第一部作品的研究对象是勃列日涅夫时代的精英人物,她和助手们差不多采访了所有尚在世的当时中央委员会成员。幸运的是,改革时代的混乱局面大大简化了她的工作量―――她以每份四卢布的价钱从莫斯科市信息局买到了所有要人的地址信息,这在以前该算是高级机密了。

克雷施坦诺夫斯卡娅的《解剖》一书从1981年写起,一直延续至今。为使这部卷帙浩繁、洋洋洒洒的作品有个合适的定位,克雷施坦诺夫斯卡娅把苏俄权贵按当时最高领导人划分出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和普京4个时代。在勃列日涅夫时代,高层人物要经过兢兢业业的努力工作才能熬出头来,登上权力的阶梯。他们在高位一直到老,或病或死,直到不能工作为止。只有极少部分人被调离岗位,去外交界担任某个闲职。尽管这种官僚机制非常稳定,但它有个明显的弱点:苏联变成了一个老人政府。戈尔巴乔夫时代终止了老人政治,提拔了原受压制的年轻一代领导。如果人们对戈氏的改革尚存争议,那么,叶利钦时代的“绞肉机”政治更无法免于指责了―――他走马灯似的更换政府首脑,不仅在官僚体制内造成了混乱,也让各级官员有了可乘之机,中饱私囊,结果是官场腐败盛行。“随着叶利钦总统本人愈发消失在公众的视线之外,俄罗斯政治看起来就更像一出莎翁戏剧了。叶利钦周围出现了一大批非官方人士,比如他的女儿塔吉亚娜以及保镖卡尔扎可夫。这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家族政治。”克雷施坦诺夫斯卡娅评论说。市场经济同时也造就了一批新的权力阶层:富商权贵。在打打杀杀的俄罗斯生意场,富商权贵们教育水平高,他们追求时尚、倡导新科技。

普京时代最惊人的变化是大批来自军队和联邦安全局的人进入最高权力机构。从1993到2002年,高层领导者中军人的比例从11.2%上升到25.1%。这意味着其他成分人士(比如知识分子)丧失了权力。在这期间,领导者中拥有博士学历的比例从52.5%下降到20.9%。当然,普京还一步步将叶利钦时代成长起来的商贾权贵如霍多尔科夫斯基、传媒大亨古辛斯基等人逐出权力疆域。克雷施坦诺夫斯卡娅推断说,普京对这些富人的仇恨有可能出自个人的好恶。比如,一位克里姆林里的匿名人物就曾对她说过,普京就对古辛斯基旗下的NTV电视台讽喻政客的“人偶”节目十分反感,对用玩偶模拟自己的言行大为光火。

克雷施坦诺夫斯卡娅的研究在今天也并不是一帆风顺。问题是,作为第一手资料的名人传记越来越多的已经成了机密文件。她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取悦上层的畅销书作者,但是她说,没人能阻止她把这项对今天、对未来意义重大的研究进行下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