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月亮宝石》中的月亮宝石

2005-03-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英国女王的王冠

英国作家威尔基・科林斯(WilkieCollins,1824 1889)的《月亮宝石》(TheMoonstone,1868),围绕一颗叫“月亮宝石”的大钻石,以“钻石失窃”

、“真相大白”和“发现月亮宝石”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不仅多年前被大诗人和批评家T.S.艾略特(T.S.Eliot)称颂为是“第一部最伟大的英国侦探小说”,直到今天,文学史家仍然肯定它是英国最优秀的侦探小说之一。

不错,小说主体的内容是虚构的,但小说“序幕”中有关这颗钻石的传奇历史,却大体上并非凭空臆造。科林斯是参考了G.C.金出版于1865年的《宝石自然史》(G.C.King NaturalHistoryofPreciousStones)里的有关“科-依-诺尔”钻石的故事。“科-依-诺尔”采自印度南部克里希纳河(KrishnaRiver),它是现存宝石中历史最悠久的一颗钻石。

据说,“科-依-诺尔”原来镶嵌在一尊月神苏摩(Soma)像的前额上。部分由于它有像月亮一样的光泽,部分也由于迷信传说,说它不仅具有它所装饰的月神的威力,它的光泽也会随着月亮的阴晴圆缺而变化。公元11世纪起,在穆斯林入侵期间,神庙里的所有宝物被抢劫一空。但幸亏有三位僧侣的保护,苏摩神像连同这颗钻石被转移到了印度的第二圣城贝拿勒斯(Banaras),被重新安放到神庙的新神龛上,受到信徒的朝拜。

传说在神龛落成的那天夜里,印度教的主神之一、护卫并保存世界之神毗湿奴(Vishnu)出现在这三位僧侣的梦中,对他们说,从此以后,月亮宝石就由他们轮流看守卫护,直至世界的末日;最后,这位神灵还立下一条咒语,预言凡占有这颗钻石的人,得承受它所带来的灾难。也另有传说说,在印度教的经典《吠陀》中,早就有一段话:“拥有它就会拥有整个世界,拥有它就得承受随它而来的灾难。唯有神或一位女人拥有,才不会承受惩罚。”指的就是这颗钻石。而且钻石真的带着这诅咒,从一个占有者之手转到另一个占有者之手,果然都使他们遭受灾难。

据说,印度中西部马尔瓦地区的首领(“马尔瓦的拉贾”RajahofMalwa)是第一个秘密占有这颗钻石的人,时间在1302年前后,但钻石后来成了巴伯尔的战利品。莫卧儿王朝的创始人、印度皇帝巴伯尔(Babur,1483 1530),祖籍为蒙古的巴尔拉斯部落,是蒙古皇帝成吉思汗的母系第十三代后裔,也是帖木尔的第五代直系子孙。他抱着恢复帖木尔王位的愿望,一心要像他的这位祖先那样,征服印度斯坦。巴伯尔征战一生,统治的区域达到了西起印度河,东抵比哈尔,北自喜马拉雅山,南至瓜廖尔(Gwalior)的整个印度北方。但是,作为第一个拥有“科-依-诺尔”的君主,巴伯尔还来不及好好欣赏这颗稀世的宝石,便生病死了。

巴伯尔死后,他的儿子胡马雍(Hu鄄mayun,1508 1556)即位。胡马雍所继承的不是一个实际的帝国,只是一个建立帝国的希望。因为阿富汗人造反,他两次失去对帝国的控制,成为无家可归的浪子,在各处盘旋,寻求支持。1556年1月的一天,他突然从藏书楼的楼梯上摔下,重伤致死,成为又一个继承“科-依-诺尔”后遭遇厄运的君主。

时光在流逝,胡马雍的孙子阿克巴巩固和改造了莫卧儿国家,扩大了疆域。“科-依-诺尔”先是传到他的手里,然后又从他那里传给了他的孙子沙・贾汗(ShahJahan,1592 1666)。沙・贾汗是一个非常严厉而冷酷的征服者,但在他的统治下,这个国家达到了莫卧儿王朝的全盛时期。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这位从1628年起做了30年帝国皇帝的人是一位少有的情深之人。因为他在妻子阿柔曼・巴纽・比格姆因死于分娩之后,竟多日不食不眠,且费时22年、每天投工两万多人、耗资四千多万卢比,建造了一座规模宏伟的泰姬陵,以纪念这位爱妻。1657年1月,沙・贾汗患了重病,他的各任省督和军队司令官的儿子们,为继承王位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第二年,儿子奥朗则布获胜,沙・贾汗被赶下了王位,被关进阿格拉城堡,“作为一个普通的囚犯严密监禁,连一般的方便也被剥夺了”。一年夏天,酷热干燥,这位前国王不得不给奥朗则布写了一封伤感的信,说:“印度教徒应永受赞扬,/彼等对死者常奉献水汤。/吾子真乃一奇异穆斯林,/你使我生时为(缺)水而悲伤。”

印度的富庶自古以来就诱发着外来入侵者的野心,沙・贾汗在位时,莫卧儿帝国势力强大,他们自然不敢将野心变为行动;但是到了他的儿子穆罕默德沙(MuhammadShah,1719 1748在位)被拥上王位之后,情况就大为不同了。波斯的纳迪尔・沙阿(NadirShah,1688 1747),出身卑贱,原是强盗头子,1736年他自立为沙阿(国王),成为伊朗帝国的统治者。1738年,纳迪尔・沙阿找了一个借口,向印度进军。抢劫“孔雀宝座”和宝座上孔雀眼睛中的那颗“科-依-诺尔”钻石是纳迪尔・沙阿进军印度的主要目的之一。可是奇怪的是,他来到孔雀宝座跟前,却不见原来镶嵌在宝座上的这颗珍贵的钻石;设法到处寻觅,也找不着。最后是穆罕默德沙后宫中的一个妃子告了密,纳迪尔・沙阿才得知这颗钻石的真正去处。

戴头巾(dulband)是男性穆斯林信徒的传统习俗,虽然头巾的形状、颜色或尺寸可以不同,但最重要的是头巾的长度:根据社会地位,头巾愈大,显示其人的身份愈高,除了必须露出前额,以便祷告时能够使皮肤接触地面,最长头巾达到四五十米,把头部或内帽缠绕得厚厚的。据告密者说,穆罕默德沙是将这颗“科-依-诺尔”钻石深藏在自己的头巾里面。纳迪尔・沙阿可是一个异常精明的人。他并不用强硬的手段来抢夺,那会有失胜利者的“宽容大度”之风。他设下一计:在庆祝胜利的时候,他机敏地建议,要按众所周知的古代穆斯林礼节,与印度皇帝交换头巾,以表明双方对战果的严肃态度和他们之间兄弟般的关系与真诚永恒的友谊。这个建议是不可违背的,否则就是意味着对对方的侮辱。打了败仗的穆罕默德沙只好顺从了。得手后的那天夜里,当纳迪尔・沙阿解开穆罕默德沙的头巾、这颗“科-依-诺尔”钻石出现在他的面前时,他不由惊喜得叫了起来:“Koh i nor!”在他看来,这颗硕大的珠宝简直像是一座灿烂的小山。纳迪尔・沙阿将所有劫得的珠宝、孔雀宝座和“科-依-诺尔”钻石,全部带往伊朗首都德黑兰,大部分都存放在伊朗皇家珍宝库中。但像另外几个占有者一样,纳迪尔・沙阿也没有得到好下场:1747年6月的一天夜里,他正在熟睡,被他的部下所暗杀。

纳迪尔・沙阿手下有一名军人叫阿哈马德沙・阿卜达利(AhmadShahAb鄄dali)的,在纳迪尔・沙阿死后,阿富汗的酋长们推举他为国王。随着阿卜达利的得势,“科-依-诺尔”钻石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他的所有物。并最后传到他的孙子沙・舒贾(ShahShuja)一代。沙・舒贾,如历史学家所描述的,“他才智有限,他的品性又太消极,使他无法适应这种动乱时代的要求。”因此不但不能建立有效的统治,连自己这位置也难以保住,而只好求助于别人的保护。大约1811至1812年间,沙・舒贾遭到克什米尔总督、阿富汗人阿塔・穆罕默德・汗的拘禁。沙・舒贾的妻于是就去贿赂旁遮普国王兰季特・辛格,求他设法救她丈夫。兰季特・辛格提出要以“科-依-诺尔”钻石作为交换条件,沙・舒贾方才被从地牢里营救了出来。

兰季特・辛格占有“科-依-诺尔”的时间虽然比较长一些,但在他病逝后,1849年,英国殖民者经过两次战争,战胜了锡克人,兼并了旁遮普,将它变成为殖民地。旁遮普邦的最后一个统治者杜利普・辛格王(MaharajahDuleepSingh)与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是朋友,曾请这位女王做他好几个孩子的教母。他原来流亡在外,英国入侵旁遮普之后,他回来成为英国在这个邦的第一个殖民者。1850年,为纪念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创建东印度公司250周年,他把这颗186克拉重的钻石献给了维多利亚女王。这也算是遵从了印度教经典里的教导,让一位女人拥有月亮宝石。

维多利亚女王一贯热衷于收藏。她先是将这颗“科-依-诺尔”镶嵌在她的胸花上,后来又把它镶嵌到英国王冠前面的马耳他十字形装饰带的正中央,成为2800颗钻石中主要的一颗。曾有传闻,说维多利亚女王觉得这颗大钻石不是缀在回教徒的头巾上,担心会给她带来不幸,曾打算归还原主。不过这也不过是传闻而已。如今,这颗微微呈淡绿色的“科-依-诺尔”钻石,作为英国王室最耀眼的藏品之一,陈列在原属皇家监狱的“伦敦塔”,每年引来数百万的参观者。

但是正如科林斯说的,“科-依-诺尔”钻石的故事从来就不是英国和英国人的故事。《月亮宝石》最后写到:由于印度人的努力,最后使这稀世珍宝回到了印度神庙月亮神像的额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