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9•11的文学反馈

2005-04-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9・11已经过去几年了。作家们,尤其是小说家们对9・11这样重大的事件会有什么看法,这个21世纪伊始就给美国人以及全世界人留下也许是一辈子难忘的事件会成为小说家笔下的故事内容吗?在过去的3年里,文学特别是严肃文学对9・11的反应似乎有点迟钝,相对于新闻媒体争先恐后的报道,小说家们有点沉默。

这种

情况今年会有改变了。今年年初在美国已有一些故事内容涉及9・11的小说出版,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读者更是会有幸陆续读到一些由知名出版社出版的主要情节与9・11或者是其影响有关的小说,其中几位作者还是一些享有盛誉的当代作家。

大部分作品都是直接取材于9・11。如富勒德里克・皮革博得(FredericBeigbeder)的小说《?望世界的窗户》(WindowsontheWorld)讲述了一个离了婚的父亲和他的儿子在9・11那天在纽约世贸中心第107层吃早饭时发生的故事。在《好牧师的儿子》(TheGoodPriest'sSon)里,作者雷诺・普里司(ReynoldsPrice)笔下的主人公是一个文物保护者,9・11早上他原本要飞回到纽约的班机改飞加拿大的新斯科舍,他在下曼哈顿的公寓却顷刻间变成了瓦砾。在伊凡・麦克文(IanMcEwan)的《星期六》(Saturday)里,在一种恐怖的气氛里,一位父亲和他的女儿争论伊拉克是否是这次袭击的罪魁祸首。林娜・斯瓦慈(LynneSharonSchwartz)的《墙上的书写》(TheWritingontheWall)则更是让读者身临其境地经历了那颤抖的一瞬间:一位图书管理员在经过布鲁克林桥的时候,忽然间看到了一架飞机一头撞向了世贸中心,她原本幽闭的生活从此被掀开了一个大洞。乔纳森・富额(JonathanFoer)在《非常响和非常近》(ExtremelyLoudandIncrediblyClose)中给我们讲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一个九岁的孩子走遍整个纽约城寻找一个锁,因为这个锁可以配他在父亲屋里发现的一把钥匙,孩子的父亲死在9・11的早上。

此前,其他一些文艺形式,特别是通俗文化,如音乐,戏剧,非虚构作品等已经对9・11给予了很大的关注,最有名的当属麦克尔・摩尔的政治记录片《华氏9・11》,9・11实际上也早已进入了很多大众小说中,如神秘类、侦探类等通俗小说中。但就严肃文学而言,以9・11为题的小说的问世则还是最近的事。一些评论认为其中有些作品会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产生持久的魅力。另一方面,在9・11几年后才有这样一些小说的问世也说明任何一个严肃作品的创作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历一个复杂的甚至是艰难的写作过程。哥伦比亚大学英语教授萨皮罗认为,有一些文学形式如诗歌也许能比较快速地面对9・11这样的突发事件,而小说则不同,它必须要有真实感,要知道很多读者是经历过这个事件的,但同时也不能是简单的事件和过程叙述。著名女小说家欧茨则认为也许小说并不是表述9・11这个事件的最好的形式,尽管她自己最近的一个短篇小说“突变”讲述的就是9・11期间一个女人被困在下曼哈顿一间公寓里的故事。她认为电影是最好的方式,因为可以给观众一种幻觉。

以9・11为题的小说尚未赢得较大的读者群,但考虑到有些作者如麦克文和富额以前的作品曾得到过读者很大的欢迎,可以预见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变。况且,他们作品的形式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如富额那种超现实的、自由的文体风格就与欧茨所说的幻觉不相上下。他即将要出版的小说有很多页是空白的,有些页只有一行字,有些只有数字和图片,其中一些是拼凑在一起的,看起来就像是从世贸中心跳下来的人体。还有一些作者如《?望世界的窗户》作者皮革博得和《三哥》(TheThirdBrother)的作者尼克・麦克唐纳(NickMcDonell)也采用了直接描述的手法。把事件中一些场面原封不动地搬进小说中也许能让读者感到一种亲切感,但这样做也可能会招致一些人的反感,因为那些场面与这些人有直接的关系。皮革博得就提到有些人告诉他这样做很卑鄙、令人恶心,但他认为这正是创作表现历史的小说的要旨。“肯定会有让人震惊的地方,但是我们不应该害怕描写我们认为是重要的东西。”

皮革博得是一位法国作家,《?望世界的窗户》在法国已经被列为畅销书(此书的题目为英文)。尽管在9・11后美法之间产生了些龃龉,很多法国人认为美国人是活该,但他认为像9・11这样的事件,没有哪个国家是应得的。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他认为应该去理解这样的事件,把它变成笔下有用的东西,使这个世界以后不再有类似的事发生,这也是他写这本小说的初衷。《三哥》的作者麦克唐纳是一个年仅21岁的年轻人,他写第一本小说时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他说在9・11发生后,他就知道有一天他要把这个事件变成他小说中的内容。他随后就开始记笔记,亲自到出事地点体会当时的情境,找一些当时在场的人谈话,他还认真读了9・11委员会的调查报告,此外还同即将出发到伊拉克的士兵聊天,了解他们的心情。所有这一切都为他的小说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欧茨和萨皮罗都认为在多少年后才会有关于9・11这样的事件的精品之作问世,这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时间表来确定。从历史上看,有关重大事件的好的作品要等上很多年,《西线无佚事》在一战结束11年后才问世,《第二十二条军规》让人们看到战争的荒唐时,已经是二战结束16年之后了。但是,不管怎样,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个世界需要有一些人来描述这个事件,而对我们这些从电视上一遍又一遍看过这个事件的人来说,我们希望他们的描述有点新意,至少和电视有点区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